社科院報告: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財富約為36.6萬元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2月26日,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佈的《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一書顯示,2019年,中國675.5萬億元的社會淨財富中,居民部門財富為512.6萬億元,佔比為76%,居民人均財富約為36.6萬元。不過,從21世紀的前10年與後10年比較來看,居民財富佔比下降了2.8個百分點,建議推進財富存量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據《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一書介紹,中國社會總資產已經由2017年的接近1400萬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萬億元。考慮到2019年的社會總負債達到980.1萬億元,則社會淨財富為675.5萬億元,人均社會淨財富約為48.2萬元。其中居民部門財富為512.6萬億元,居民人均財富約為36.6萬元。從20年的時間跨度來看,中國財富規模大幅增長,充分反映出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GDP已經由2000年的10萬億元,攀升到2019年的接近100萬億元;而財富存量由2000年的不到39萬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675.5萬億元。“2000年—2019年,中國名義GDP的複合年均增速為12.8%,社會淨財富的複合年均增速為16.2%。財富增速快於名義GDP增速(更快於實際GDP增速)。由於GDP是流量指標,財富是存量指標,從這個意義上,中國經濟的‘流量趕超’已經讓位於‘存量趕超’。”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一書指出。

為何中國近20年來社會淨財富增速高於名義GDP增速?據《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解釋,中國社會淨財富相對於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長,主要來自於兩方面的貢獻:較高的儲蓄率和價值重估效應。“第一,較高的儲蓄率直接對應較高的固定資本形成率,各部門的固定資本形成帶來了非金融資產的每期增量。在每期的總產出中,消費佔比相對較小,而投資佔比相對較大,促進了中國財富總量的更快增長。第二,財富總量上漲的另一個因素是價值重估過程——土地增值、股票、房地產價格上漲等因素均促進了存量資產的市場價值上升。”

還值得注意的是,從財富分配角度看,2019年,中國675.5萬億元的社會淨財富中,居民部門財富為512.6萬億元,佔比為76%。從21世紀的前10年與後10年比較來看,居民財富佔比下降了2.8個百分點。“與發達經濟體迥異的財富分配結構既反映出當前中國非常明顯的發展階段特點,比如政府主導的經濟趕超,也表現了中國經濟的制度性特徵,即以公有制為主體。政府主導下的經濟趕超客觀上要求經濟資源更多流向公共部門;而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權結構,這包括大量國有企業以及公有土地等,使得政府存量資產規模龐大。” 《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20》進而指出,需要推進財富存量改革,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第一,自然資源方面,要以建立產權制度為基礎,實現資源有償獲得和使用。第二,國有經濟方面,要完善退出機制,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第三,推出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第四,改革“科教文衞”,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

新京報記者 侯潤芳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陳荻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7 字。

轉載請註明: 社科院報告: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財富約為36.6萬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