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發佈 白酒行業收入利潤目標增速大幅上修

4月9日,在以“攜手·開局”為題的2021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酒業協會發布了《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意見》)。相較半年前的徵求意見稿,此次發佈的《意見》對於酒類產業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均有較大提升。其中,白酒行業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銷售收入年均遞增10.2%、利潤年均遞增11.2%。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徵求意見稿發佈後,中國酒業協會利用半年左右時間做了大量調研,對未來中國經濟大環境更有信心。百姓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旺盛,酒業的增勢強而有力。

白酒產業年均利潤遞增11.2%

《意見》顯示,在產業經濟目標上,預計2025年,中國酒類產業將實現釀酒總產量669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23.9%,年均遞增4.4%;銷售收入達到1418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69.8%,年均遞增11.2%;實現利潤334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86.4%,年均遞增13.3%。

其中,白酒行業產量800萬千升,比“十三五”末增長8.0%,年均遞增1.6%;銷售收入達到950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62.8%,年均遞增10.2%;實現利潤2700億元,比“十三五”末增長70.3%,年均遞增11.2%。

此前發佈的徵求意見稿中,對於上述板塊的目標描述則是:白酒銷售收入800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5.6%,年均遞增6.3%;實現利潤200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7.0%,年均遞增6.5%。

宋書玉介紹,白酒行業要緊緊圍繞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升級發展的核心目標,持續深化白酒優勢產區建設,打造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羣;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科學技術支撐高品質白酒的成果轉化,助推白酒傳統生產工藝技術不斷提升與創新;促進優勢名酒產區和美酒特色產區發展,大幅提升名優酒比例,從目前的30萬千升提高到65萬千升,佔比從4%提升至8.1%;以標準建設全面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老酒市場交易走上一條依法規範、高標準、嚴要求的發展之道,助力陳年白酒市場超過千億目標。

此外,《意見》顯示,“十三五”末(2020年),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887家,相比“十二五”末減少802家。盈利水平主要來自白酒行業(利潤1585.4億元),相比“十二五”末增長117.3%;其他的酒類行業均為下降,啤酒下降6.1%,黃酒下降9.8%,其他酒下降10.0%,發酵酒精下降61.1%,葡萄酒下降幅度最大,為95%。

在市場建設上,《意見》指定的目標是:實施“酒類大商1510培育計劃”,培育千億級酒類大商至少一家,百億級大商5家,50億級大商10家。

全面邁入現代化產業體系

酒業歷史悠久,文化傳承是品牌力的價值彰顯。隨着時代發展,現代化的經營理念逐漸滲透進酒企。《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將藉助5G技術、物聯網新技術深化智慧工廠建設,構建產區、酒莊、標準等為一體的中國酒類品質與價值表達體系,打造國家、行業、企業聯動人才建設體系,探索並豐富創新白酒文化傳播新途徑。

《意見》顯示,在科技創新上,充分發揮產業力量、產學研協結合模式的優勢,形成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和合作共建的分享體系,培育和建設“傳統制造業(白酒、黃酒、露酒)先進創新中心”。

在生態保護上,構建酒類產業生態釀造體系,促使酒類產業向綠色生態發展全面轉型。將通過建設“零碳產區”“零碳工廠”為目標,推動酒業“碳中和”相關標準、規範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酒業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零碳”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酒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上的影響力。

宋書玉表示,酒業將充分挖掘國內市場增長潛力,緊緊抓住消費增長重點,充分發揮消費拉動經濟作用;優化產業經濟結構,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穩固產業基礎,繼續強力推進產業協調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意見》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制定“新”字當頭,着眼於未來的長遠導向,更着眼於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縱觀酒類產業,任何一次轉型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酒類產業來説,只有真正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轉變,酒類產業才能實現產業常青,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宋書玉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發佈 白酒行業收入利潤目標增速大幅上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