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因銷量低迷逐漸失去聲量,但近日卻因“創始人沈暉年薪12億元”登上熱搜。
9月26日,“威馬年虧82億創始人年薪12億”的詞條衝上了熱搜,該詞條稱,據威馬汽車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威馬汽車虧損持續增加,其中,2021年虧損約82億元。但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的薪資卻在2021年高達12.617億元。同年,威馬汽車向主要管理層支付的薪資總額為17.5億元,沈暉一人薪資佔據了主要管理層薪資的72%。
沈暉一年工資真的超過12億嗎?
威馬汽車提交給港交所的招股書顯示,沈暉2021年度的酬金為12.617億元中,薪酬及花紅為201萬元,其餘12.597億元均為“受限制股份/購股權開支”。然而,在這超12億元的年薪中,沈暉的薪酬僅201萬元,其餘均為其所持股權的價值。
據中國基金報微信公號,沈暉在朋友圈發文稱,有些事情,腳指頭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時間解釋。還是講講事實吧。沈暉還稱,“我也不知道收入這麼高,老婆查我就麻煩了!”
其實向管理層提供股權激勵是不少企業在IPO前的做法。例如小米在2018年上市前給予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一筆99億元的股權激勵。
曾引發熱議的商湯科技高管天價薪酬風波與該事件類似,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商湯科技董事會執行主席、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徐立的年薪為5.12億、執行董事及首席科學家王曉剛年薪為3.75億、執行董事及董事會秘書徐冰年薪為3.05億。商湯科技後來官方回應稱:“半年數億薪酬是外界的錯誤解讀,實際上這部分薪酬還包含很多部分,其中包括了薪金、工資、股份分紅、股份基礎下的社會保障成本等等福利。”
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汽車分析師張翔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沈暉的12億元,就是一個股權激勵,在汽車行業中也十分常見。可以把它理解為對賭協議,同樣存在風險。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沈暉未必可以拿到這筆錢,畢竟威馬現在的銷量已經大幅度下滑。”
張翔還提到,“沈暉的實際年薪200多萬,在汽車行業中只是一箇中游水平。例如捐出1.6億元的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年薪高達796萬。”
在造車新勢力三家頭部企業中,蔚來沒有在財報中披露管理層薪酬,不過小鵬和理想的創始人2021年年薪均低於沈暉。
2021年,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總薪酬為135.2萬元,其中基本工資、住房公積金、津貼及實物福利101.4萬元,酌情花紅33.1萬元。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2021年總薪酬為150.4萬元,其中,薪金、津貼和實物福利137.4萬元,退休金計劃供款13萬元。
威馬的歷史可追溯至2015年10月,創始人沈暉通過所控制的杭州阿米巴暉瀚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自執行董事杜立剛和獨立第三方王海貞收購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2018年9月,威馬推出了首款量產車EX5,在2019年11月推出第二款智能電動汽車SUV車型EX6。
52歲的沈暉,在工程、汽車零部件及汽車行業擁有超過20年經驗,曾任Volvo Cars Group的全球控股公司上海吉利兆圓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及董事會成員。
由於沈暉曾先後在博格華納、菲亞特、沃爾沃以及吉利等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擔任管理崗位,因此相比於李斌、何小鵬、李想,在汽車製造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曾因此一度受到資本的追捧,從成立至今,威馬汽車已歷經11次融資,累計融資超3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首款車量產時間2018年,與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目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三強相比,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但“蔚小理”一路狂奔的時候,威馬汽車早已掉出第一梯隊。
招股書顯示,威馬汽車交付數據從2019年的12799輛增至2020年的21937輛、2021年的44152輛。2022年一季度,威馬交付7476輛。
可以對比的是,2021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98155輛,蔚來汽車累計交付91429輛,理想汽車累計交付90491輛。2022年一季度,小鵬汽車交付34561輛,理想汽車交付31716輛,蔚來汽車交付25768輛。
這意味着,威馬前三年交付總量,都不及“蔚小理”中去年一年。今年一季度的交付數據,更是不足“蔚小理”的單月交付數據。
早在2020年9月,威馬汽車便着手申報科創板,但沒多久即被曝出暫緩科創板IPO進程。今年6月1日,威馬汽車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依據招股書,在IPO前,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暉及其妻子王蕾共計持有威馬30.82%股權,共同構成控股股東。此外,雅居樂集團持股6.46%,百度持股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