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行們,2022上半年已過,大家的KPI和OKR都完成了麼?年中績效怎麼樣了。恰逢近期風傳多家助貸龍頭開啓了“畢業季”,向社會輸送起了人才。
那麼今天,我們聊一聊行業趨勢,以及消金人的未來。
作為消費金融行業長期的觀察者,「消費金融頻道」判斷今年行業有三大趨勢:
一、未來行業趨勢在回暖,但增長預期降低
規模方面,全國消費金融餘額(期限在1年以內)自從21年11月持續下跌了4千億,今年5-6月才止跌微增,很顯然行業高速增長時代已過去。
頭部平台規模增長乏力,一季度利潤同比下滑嚴重,二季度財報略有恢復,陸金所、360、樂信等的數據停滯已是有力證據。
我們用行業18個月的數據來説話。
本表統計全國範圍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全量消費貸款數據。
從數據可以看出,4月末全國1年以內的消費貸款餘額8.97萬億,從2021年11月高點9.38萬億,下降4089億;一年以上消費貸停滯;今年5-6月開始止跌增長。
雖然6月份開始發力抬頭,貸款餘額提升到9.23萬億,但還未恢復到最高點。折騰半年還沒回到起跑線,下半年留給各機構實現業績承諾的時間非常緊俏。
不得不説,今年上半年全國疫情對行業的衝擊影響頗大,從去年12月到今年多個月份的1年內和1年以上消費貸款接連出現罕見負增長,行業信貸資產風險進一步上升,各家風控策略普遍收緊,行業規模也在進一步收縮,好在5-6月各種窗口指導和放水支持,行業整體開始恢復。
但是從幾個頭部平台的業績來看,規模並沒有這麼明顯的恢復。主要是原因可能是頭部機構在定價、催收、信息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受到更多的監管壓力,現在中小機構的規模反而在逆勢增長。
也幸好監管在銀行互聯網貸款新規給予了聯合貸等業務一年的延長期(喘息期),各平台不至於被釜底抽薪。
人力
由於助貸業務增速放緩,一季度低於預期等因素影響,對外展業的精力獲得適當放鬆,轉向對內優化業務結構,以及對在業務高增長時的“人力資源溢出”進行回調。
連頭部平台也開始了“畢業季”。面對下半年的不確定性,各平台開始走向“保守保本” 聚焦核心盈利業務。
包括螞蟻、京東科技、陸金所以及“三樂”陸陸續續都有裁員傳聞。
甚至,「消費金融頻道」聽聞一些平台的CXO級別的高管秘密找工作。上半年很多平台的財務報表和風險表現令公司股東不滿意,壓力之下某些平台的高管“身在曹營心在漢”,下半年,行業多家高層應該會有大概率流動。
有些消費金融機構在今年除了裁員外,普遍對新崗位需求壓縮,從前台BD\產品\運營等到中後台的數據\風控\技術等。
有意思的是,初級崗位需求多數砍掉,普遍希望招聘有經驗的老手,且招聘標準越來越高。因為老手不用培訓,入職即可以上手幹活。大規模校招時代一去幾年不回頭。
有行業大佬分享招聘經:“已經不招有點理想化、太菜或太強的人,擔心他們太弱和太強,心理落差太大”,幹不成留不住壓不住,所謂“面試造飛機,進來擰螺絲”。在行業低谷期,來了能維持並略有改善就是好的。
有同業資深人士向我們抱怨“壓力好大,KPI從大幅增長調整到小幅增長,再到維持去年的規模,加上新政策頻出,合規改造事情太多,真正做事產出價值少。”
「消費金融頻道」經瞭解,各類裁員傳聞大多為非核心業務板塊的 “人員優化或者畢業”,或者類似陸金所回應的“對職能重疊部門進行整合優化”。
各家機構對外解釋了很多,其實背後的理由很簡單。在行業增速放緩,沒有了高增長和高盈利水平,沒有了資本市場愛聽的故事可講,財務表現也越蒼白,再有錢的公司也就沒法繼續將人力財力浪費在在確定性不高的業務上。
但依然值得肯定的是,頭部平台還是保持着超高的人效比,同等業務下,其他企業則需要多2-3倍的人力。
不過,“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今年的新業務探索也開始慢下來了,很多高投入低產出的業務板塊,已經早早開始關停並轉。
像陸金所的普惠信貸業務之外的高投入低產出的板塊、360的保險板塊等非核心業務、樂信的保險和先買後付“買鴨”、京東數科的保險板塊,以及一些同業的小微、信用付、線上商城等嘗試性業務,近一年已經是多次人員調整。
各家機構在這些業務板塊沒有形成良性的投入產出,或者説造血能力薄弱,被弱化是情理之內的事。
獲客成本上升,那就壓縮營銷費用,聚焦老客,拉長期限和額度,偷偷調高對客利率,保住利潤就是最大的KPI,賺錢才是硬道理。
三、新競爭:銀行入場搶奪主導權
在以往,銀行業並不重視消費信貸,個人貸業務主要還是依託住房按揭貸款。
隨着“零售銀行”、“直銷銀行”的興起,以及今年住房貸所產生的一些問題演變的尖鋭,個人零售轉型已經成為許多銀行的新目標。像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都是零售銀行的榜樣。
今年,銀行業開始厲兵秣馬,多家巨頭壓降個人消費貸利率,在當前的政策紅利期搶佔個貸市場,行業集中度升高。
2022年二季度,多家銀行集中下調消費貸款利率。目前,四大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均已下調至4%以內。
對於符合要求的用户,農行網捷貸年化利率低至3.7%,建行快貸年化利率最低4%,工行融e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中國銀行中銀e貸年化利率最低3.9%。
銀保監會公佈,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貸款餘額5.75萬億,同比增長21.8%;其中用於生產經營的個人互聯網貸款和企業流動資金互聯網貸款同比分別增長68.1%、46.3%。「消費金融頻道」初步估算,頭部助貸平台主導的互聯網貸款餘額佔比約50%以上。
住户貸款的短期貸款包括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
銀行業巨頭在全國住户貸款、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長乏力時,受窗口指導和各類通知要求,逐步壓降利率,在當前的政策紅利期搶佔消金市場,BATJ等頭部平台以及幾家大行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高,行業集中度升高。
最後説兩句心裏話
説完趨勢,再説説我們的分析和判斷。
消金人關心的是,這一波調整是短暫的,週期性的,還是趨勢性的?
規模方面,消金行業步入規模和盈利“低速增長新常態”,未來幾年的中短期週期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合規成本升高,定價和盈利水平下降導致全行業的內卷。
往好處想,至少這個行業已經存在千年,我們長期還是有機會的。我們覺得行業趨勢在回暖,但沒有預期的快,行業容量大幅增長預期降低。
利潤方面,今年一季度各家機構的盈利水平同比下滑嚴重。但是經過多家機構的瞭解後,我們欣慰的地發現,各平台二季度財報普遍有所恢復。
當前行業的紅利更多在頭部平台和持有全國牌照的銀行和消費金融機構,不在地方銀行和中小助貸機構。
對下半年的判斷有兩個方面:
一是從各家平台紛紛註銷小貸等牌照,以及退出一些其他的部分地方金融牌照可以看出,隨着行業增速放緩、盈利空間壓縮、監管力度加大,平台的擴張動力也下降了。
當前主要的幾個動作是控制規模(裁員優化暫告一個段落,個別機構高管變動待發布),聚焦老客,收縮營銷支出,拉長期限和額度,提高經營效率,努力控制資產風險(儘管行業催收效果一直在微降),偷偷調高對客利率,保住一切可以盈利的核心業務。
二是下半年另一個工作重點就是逐步斷直連和消保等方面各類合規改造,新規的執行和監管壓力,存量和新增業務的合法合規一直是垂在大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行業格局初定,嘗試性業務和短期不能有效產出的業務很容易被調整或優化,畢竟要符合資本定律,不能持續流血反哺。危機時代保持盈利,業務收縮和裁員無可避免,聚焦核心業務,對新業務和短期沒有產出的業務警惕之,畢竟你我的職業生涯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