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中韓開了一次特殊的會議。
特就特在,這是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首次與外方在線下“面對面”召開政府間經貿合作機制會議。此前,無論是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還是金磚國家經貿部長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特別峯會,都是以線上“屏對屏”的形式舉行。
中韓為何要如此鄭重其事地見面?雙方究竟談了些什麼?
為什麼要面談?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衝擊還在持續,世界經濟復甦依然步履蹣跚。從最近主要經濟體陸續公佈的二季度經濟報中可見,不少國家經濟都因疫情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走出深淵所需要的時間可能遠超預期。
考慮到疫情很可能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儘快找到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國與國開展經貿合作的新辦法,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短期內提振經濟增長、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需要,更關係到能否儘早適應“後疫情時代”,能否在世界大變局中佔據先機,贏得主動。
此次中韓經貿聯委會專門以面對面形式舉辦第24次會議,就是為了這事。
面談有必要,也有條件。現在,中國抗擊疫情已經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韓國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據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3日零時,韓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再次回落到低於30例的水平。
兩國還率先開通了重要商務等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按規定,相關人員履行對方國家必要的行政審批程序後可以申請簽證,經健康檢測、檢疫檢測合格,就可以進入對方國家,開展正常活動。這都為雙方恢復線下經貿交流預備了有利條件。
中韓企業迎新利好
此次會議期間,中韓達成了一系列經貿合作共識。每一項共識背後,都是給兩國企業滿滿的利好。
例如,雙方同意繼續深入推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韓國“新南方”、“新北方”政策對接合作,積極推進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中韓自貿協定現在已經實施四年多,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據官方數據,得益於該自貿協定,僅山東一個省企業2019年進口減税就多達44億元,享惠進口額634.6億元,同比增長3.7%。
因協定效果良好,2017年12月文在寅總統訪華期間,中韓雙方宣佈啓動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截至目前,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第二階段談判共進行了六輪。在推動雙邊貿易復甦日益緊迫之際,預計今後談判將加速推進,企業也有望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此外,雙方還同意挖掘更多貿易領域和潛力,積極組織各類經貿促進活動,為兩國企業搭建更多貿易平台。
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進口來源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國。但受疫情影響,兩國貿易有所降温。據中方統計,今年上半年中韓貿易額為9227.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其中中國對韓出口同比下降2.1%,自韓進口下降3%。
長期以來,中國對韓國出口商品以機電產品、賤金屬製品和化工產品為主。分析人士認為,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發生改變,催生了不少新需求,中企可抓住機遇拓展新品類,尋找對韓出口新空間。
在投資方面,中韓也提出了新的合作方向。兩國一致認為,中國正在推進“新基建”,韓方也推出“韓國版新政”,兩者十分契合。雙方要加強對接,共同推動以產業合作帶動各領域貿易投資合作,培育“後疫情時代”兩國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中韓相互投資勢頭一直不錯。韓國是中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國,中國是韓國第二大投資對象國。據中方統計,截至2019年底韓國對華實際投資累計已達825.8億美元。
目前,新基建正吸引越來越多外企“跑步”入場。微軟工業物聯網國際加速器落户大連;英特爾在南京推進未來科技智慧中心建設;西門子與烏魯木齊政府共建中歐數字化工業新基建創新基地……不少跨國公司都將新基建視為“掘金”中國市場的難得機遇。
在此情況下,中韓如加強“新基建”與“韓國版新政”的對接,不僅兩國企業都會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中韓相互投資也有望再上新台階。
“開路先鋒”
此次會議的特殊之處還在於,這是一次“探路”的會議。
商務部亞洲司負責人表示,中韓率先面對面召開經貿聯委會,推動逐步恢復政府間經貿領域交往與合作,彰顯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意志,向外界發出了中韓兩國堅定發展雙邊經貿關係的明確積極信號,對區域乃至全球經貿合作恢復與發展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既然是“示範”,那麼今後更多類似的經貿合作方案可期。如該負責人所言,今後將積極探索與有關國家加強恢復經貿交流的可行性方案,為促進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正能量。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傅夢孜表示,疫情之下,加強區域合作已成大勢所趨。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努力暢通國內產業和商業循環的同時,積極與國際社會開展抗疫情、保經濟的深入合作,不僅將助力區域經濟發展,也將為一個健康、安全、和諧有序的全球化增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