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從出生到成長,經歷多年後會形成一個獨特的性格鮮明的個體,一個股民從剛開始的追漲殺跌到後來的淡定如僧,也會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操作方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抄襲,能常年穩定獲利,就是一種好的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
今天閒來無事,寫寫自己多年養成的操作習慣。
1.關於倉位。
從不空倉,從不滿倉,從不槓桿,從不借錢買賣股票。
絕大多數時候是7成倉位,遇到大規模的下跌時,會慢慢加倉,有過滿倉的計劃,但一直沒有實現。比如去年疫情,預計是大盤跌至2400點附近滿倉,但最終2600多點,加到近8成倉位結束了。
當然,我説的滿倉,是除了兩年生活的費用,以及可能打新所需的費用外的資金都用上。
也見過有股民一次性全倉躺平等待的,這種操作風格也可以,適合心態非常好的股民。
期貨做了近10年,太明白槓桿帶來的魅力與風險。以前做期貨時,倉位始終都是在3成左右,究其原因,是最早做時,波動太大,差點爆倉後養成的謹慎習慣。2017年的時候,有幸參加了一次全國期貨實盤大賽,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一直在前20名裏的高手,千萬級資金,倉位始終保持在20%附近。
槓桿融資和借錢買賣,一是受限太多,二是心態有很容易變化。不如好好管理手中的每一份資產,慢慢變富。
2.關於股票。
看我的持倉,很容易看出我的股票持有風格。
重倉股票都是中,大盤股,除了絕味食品只有500億左右,其他都是千億市值級別的股票。所有持倉裏,除了輕倉的值得買,其他基本都是500億市值以上的股票。
幾乎不買新股或者次新股。這幾年買過的新股只有金龍魚,是上市幾天後買入的。買過的次新股,是安克創新。重倉股票裏,沒有新股或者次新股,大多都是上市多年的股票。
不跟風買熱點股票。鋰電板塊的寧德和比亞迪是去年入的,白酒板塊裏的山西汾酒是2018年開始買的。更喜歡買好股票,靜等風來。前段時間火熱的半導體,軍工,鴻蒙概念等等,沒有看中的,就不買,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賺好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就好。
最近的市場,熱點隨時在變,賺錢的有兩種,一是埋伏在熱點爆發前,二是爆發後買入,然後賣在熱點散場的最早時,第二種顯然風險更大,難度更高,常常只有追漲殺跌後的後悔莫及。
3.關於操作。
買入股票後,我通常只關注3件事。第一,下跌後是否有更便宜的籌碼,有的話加點倉位;第二,股票的基本面有沒有變化,有的話,是否需要賣出;第三,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標的。
買入的股票一般持有都是按年計算,不做短線。這幾年只做過一次有計劃的短時間投資,大概是2018年暑假的時候,中興通訊被制裁,跌停開始反彈後10多塊買入,2019年7月份30多塊清倉。
今年一共做了一次美的集團的T,一次立訊精密的小波段,就是好玩試下。雖然都賺錢了,但做短線需要長時間盯盤,而且現在回頭看,33塊的立訊精密也不一定能再買到了,還好當時只T掉了前一天買的一部分。還是安靜等待,把時間花在學習更合我 意。
4.關於買入和賣出。
買入和加倉,有時候能買到低點,比如19塊的福耀,有時候會買在高點,比如最早一次買入的52塊的立訊精密;賣出也一樣,雲南白藥120多塊賣完後一路下跌,欣旺達30多塊賣完後,沒過幾天就漲了好幾塊。
永遠不追求低買高賣。買入,一邊加低價籌碼,一邊等待利潤的到來。賣出,無論是虧損或者盈利,做好決定後果斷賣出。
不會買入的每一隻股票都是對的,我只要保證絕大多數是對的,且在犯錯後,立刻改正錯誤就好。
5.遠離高風險。
前段時間,有網友私信讓幫忙看看他持倉的股票,我一看,10只中間有3只是剛上市的新股,打開漲停板後追漲的,記得其中有齊魯銀行和瑞豐銀行,那個時候的齊魯銀行PE已經20多了,當然,還追過熱門的新股三峽能源。
和他聊過兩次,説新股通常打開漲停板時,估值已經很高了,那時候買入風險很高,收益沒多少。結果今天和又我説,買了鹽湖,虧得想退出股市了。
很多人不願意“慢慢變富”,更喜歡追熱點,追漲停板,幻想自己是下一個徐翔,哪怕高風險,也願意為此一搏。但是股市這麼多年,徐翔只有一個,股市成名的基本都是長期價投者。
一般來講沒有人願意做大胖子,但是大家都很喜歡多吃多喝,人性就是如此。行動和目標通常很容易南轅北轍。 想理解自己容易犯的錯誤,多看看別人犯的錯誤是個捷徑。
通常來講在股市裏投資獲利總是要付出些代價,比如你的財產在上下波動,畢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想象一下,身材保持的很好,總要忍受點飢餓吧。
今天就寫到這。
股市辣媽奶爸
202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