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CXO罕見集體暴跌 黃金賽道怎麼了?投資人士:行業依舊向好 服務模式確需轉型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財經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5月28日,被普遍認為是“黃金賽道”的CXO(記者注:醫藥研發及生產外包,包括研發外包CRO、生產外包CMO/CDMO)板塊驚現集體暴跌。截至收盤,行業龍頭股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分別跌去2.94%、3.72%,昭衍新藥、博騰股份、康龍化成等第二梯隊的跌幅更在5%以上。

一直以來,CXO行業被稱為是掘金醫藥富礦的“鏟子”:作為生物醫藥研發、生產的第三方外包服務商,參與並分享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紅利。5月中旬,興業證券醫藥小組撰文表示,CXO賽道企業一季報再次表現出賽道整體優秀的成長性和較強的業績確定性。

“雖然當前板塊的估值仍處於歷史中上水平,但基於其優秀的業績變現(2021Q1醫藥板塊中極為靚眼的子領域之一),其景氣度和關注度仍維持在高位水平。”興業證券醫藥小組稱。

《科創板日報》記者歸納整理發現,市場的看空邏輯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對市場的空間容量存疑(認為國內CXO高景氣不可能無限期持續,國內總體市場規模有限,後期增長很乏力);二是認為國內CXO企業近幾年擴產瘋狂,可能提前跑完預期(藥明康德與國際CXO行業大龍頭艾昆緯的人員數量已經接近,可見擴張速度之快)。

某醫藥行業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合夥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他也注意到了CXO“大跳水”,並趁勢“買進了”。

記者進一步瞭解後,他的投機邏輯主要基於“市場空間仍然非常巨大”這一核心觀點。“CXO行業發展遠沒有觸及天花板,CXO服務的不侷限於國內市場,還有海外市場。”他將CXO與生物醫藥行業分別比喻成佛和廟,認為“佛”和“廟”是在同步一起擴大的過程中。

與他持相同看法的還有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後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大跳水”可能系對此前高估值的“理性回調”。“CXO還沒有到天花板。”史立臣説,還沒有聽説哪家CXO企業有產能飽和的。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已近天花板”的論調,史立臣認為,這是一種錯覺。

他將CXO市場分為存量和增量兩部分。存量市場中的客户主要為國內已有的傳統制藥類企業,後者中的絕大多數都還沒有“研發意識”,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因此沒有CXO需求,或者有需求而不知怎樣滿足;而極少數有研發意識的企業,比如恆瑞醫藥等,成了CXO企業們“爭相爭奪”的對象,因為“僧多肉少”,所以給人一種CXO好像不強勢、不景氣的錯覺。

史立臣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講述了一個他曾遇到的案例:某傳統制藥企業邀請某CRO來企業宣講,宣講結束,製藥企業對CRO的優勢、雙方的合作點仍然一無所知。

“對CXO來説,原本以仿製藥起家的傳統藥企是一片廣闊的市場,但是它們的研發才剛剛起步,很多情況搞不清楚,在如何引導需求、產生需求進而產生訂單等方面,CXO也需要放棄固有思維、從客户角度思考、重新學習。”史立臣稱,他認為現有CXO企業的運營方式仍然不夠“接地氣”。

而在增量市場上,史立臣認為,Biotech等創新型小企業存在CXO的剛性需求,隨着MAH(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核心是將藥品上市許可與藥品生產許可分離)等政策逐漸發揮影響力,CXO會有更多新可能。

具體到投資操作上,前述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合夥人認為不同的CXO業態有不同的投資邏輯,看清本質很關鍵。比如,臨牀前CRO因存有規模和品牌效應,會是強者愈強;臨牀CRO的發展則與臨牀試驗落點單位(即醫院)的關係親密度密切相關,會呈現更多的多樣性;CDMO則與半導體晶圓廠類似,更考驗企業大規模資本運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