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電器折戟創業板IPO 未來將繼續推進上市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翁榕濤 廣州報道

提交招股書10個月後,創維電器被迫按下了上市的暫停鍵。

近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創維電器申請撤回首次公開發行項目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終止對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審核。

此前,深交所曾發問詢函要求創維電器結合公司和行業特點,説明公司是否符合創業板在創新性、成長性方面的要求。

實際上,註冊制改革後創業板支持“三創四新”企業的定位愈發明晰,監管部門持續嚴把“入口關”,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擬上市企業因為被問詢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後,主動撤回IPO申請文件。

此次撤回IPO後,創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創維電器仍會繼續推進IPO。”

有金融機構分析師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指出,“創維電器是從創維集團(00751.HK)的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業務分拆而出,該市場已步入競爭激烈的成熟期階段,盈利提升空間有限,未來增長機會主要是海外與包括國內三線及以下城市在內的下沉市場,未來需要向智能化、高端化、品質化等方向發展。”

監管問詢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

從最新披露的招股書來看,創維電器主要是主要從事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形成自主品牌與ODM協同發展的業務模式。

2022年上半年,創維電器營業收入預計為16.22億元,同比減少16.38%,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831.16萬元,同比增加0.83%。

公司將營收下降歸因於疫情反覆,比如一季度受深圳疫情影響,子公司深圳電器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二季度受上海疫情影響,面臨原材料無法供應、銷售貨物無法正常發出的情況。

創維電器成立於2013年,在創維集團將其分拆上市之前,其負責集團的白色家電業務板塊在過去幾年表現平平。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創維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85億元、37.39億元以及40.0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 1.75億元、1.52億元和 1.24億元。可以看出營收雖然保持增長,利潤卻持續下跌。公司將其主要歸因於疫情和原材料上漲。

前述業績表現引發了監管部門對於創維電器成長性的擔憂,在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中,針對業績表現等內容提出了其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的問題。

一是創維電器存在的“高營收低毛利率”情況,報告期公司淨利潤下滑,毛利率水平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結合公司高收入、低毛利率,同行業可比公司多為主板上市公司的特點,要求進一步分析論證是否符合創業板創新性要求。

二是2020年和2021年可比公司海爾、海信等公司的收入增幅顯著高於創維電器。要求其結合業績和可比公司的差異情況,論證發行人是否符合創業板成長型要求。

有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分析,“監管和投資者會非常關注擬上市企業的業績表現,若業績出現下滑,就會導致對其成長性產生質疑,這時候要去看到底是外部環境因素還是公司自身問題。同時監管也可能有一些技術研發方面的指標,比如最好是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達到一定水準等等。”

創維電器主營業務收入來自冰箱、洗衣機產品,兩者合計佔營業收入比例在85%以上。也因此其主要對標的是白色家電上市企業,包括海爾智家(600690.SH)、海信家電(000921.SZ)、澳柯瑪(600336.SH)、長虹美菱(000521.SZ)、奧馬電器(002668.SZ)、惠而浦(600983.SH)。

就成長性定位來看,受限於白色家電行業遇到增長瓶頸,創維電器並未在近年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2021年海信家電、澳柯瑪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0%、22%,而同期創維電器的營收增長僅為7%。

就創新性定位來看,創維電器存在高收入低毛利率的問題。創維電器2019年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14.90%、12.99%及 11.70%。而2021年海爾智家、海信家電的總體毛利率分別為31.23%、19.7%。

值得注意的是,創維電器的低毛利率與其採取的經營戰略有關。為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近年來創維電器銷售重心更是向利潤較低的貼牌銷售代工模式明顯傾斜。

招股書顯示,創維電器的生產經營模式主要是自主品牌銷售和貼牌銷售兩種,其中自主品牌銷售又分為直銷、經銷,貼牌銷售又分為ODM、OEM。

其中貼牌加工模式的業務,在創維電器營收中佔比更大,且在逐年升高。2019年-2021年,公司ODM/OEM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 49.53%、56.18%、58.22%。與之相反,其自主品牌的營收佔比則逐年下降。

目前,創維電器ODM主要客户為小米、雲米、國美、海信家電、澳柯瑪等。與小米的合作為公司貢獻了最多收入,2021年小米為公司第一大客户,銷售金額5.36億元,佔當期銷售總額的13.4%。

針對毛利率較低的問題,創維電器回覆稱,相比自有品牌產品,ODM/OEM 產品毛利率較低。數據顯示,近三年直銷渠道的產品毛利率普遍在20%左右,而ODM/OEM產品毛利率僅在12%,是造成毛利率低於可比公司的主要原因。

自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以來,監管層多次強調創業板堅守服務創新創業的定位。即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應當是符合板塊定位的“三創(創新、創造、創意)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

不過,今年以來,仍有部分保薦機構對“三創”、“四新”要求認識仍不夠深刻,少數申報企業不符合創業板上市“三創”、“四新”要求,在審核中主動撤回或被否決。

今年8月,深交所保薦機構工作座談會指出,將進一步研究完善創業板“三創”“四新”的判斷標準,更好地堅守板塊定位,嚴把市場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從今年創業板IPO來看,IPO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的企業仍有不少。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9月13日,今年創業板IPO主動撤回已達108家,主要倒在了深交所第二輪問詢和第三輪問詢。其中如上海唯都股份、上海聯眾信息、天津同仁堂集團、正業設計等企業,均曾被監管問詢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目前都已經主動撤回IPO材料。

白電行業遭遇盈利低谷期

創維電器的主營收入超過85%來自於冰箱、洗衣機產品,是已經充分市場化競爭的白色家電冰洗市場。

僅在A股資本市場上,目前佈局冰洗市場的企業就有海爾智家、海信家電、澳柯瑪、長虹美菱、惠而浦等,不同企業經營業績分化較大,出現了強者恆強的趨勢。

年營收規模居前的有海爾智家、海信家電、長虹美菱三家,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2275.56億元、675.63億元、180.33億元,牢牢佔據了白色家電企業營收前三名位置。

此外還有奧馬電器的年營業也突破百億元,但卻陷入了虧損困境。2021年其營業收入為101.22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7990.79萬元,公司因為連續虧損已經被ST處理;惠而浦2021年營業收入49.31億元,淨利潤虧損達5.89億元。

國泰君安研究分析指出,從白色家電核心原材料——銅、鋁、鋼材、塑料的歷史價格走勢來看,整體大宗價格與我國地產、家電的需求週期明顯正相關。白電行業整體盈利表現在2020年中期、2021年下半年均出現了明顯的低谷期。

這背後有諸多因素,比如去年以來的大宗商品漲價、疫情反覆以及地產調控政策等。國泰君安分析指出,隨着今年二季度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出現下跌,從2020年中期開始持續兩年左右的大宗單邊上行週期告一段落,白電企業有望迎來利潤的改善。

不過,除了成本端的因素以外,家電企業還需要考慮行業競爭加劇的因素。

比如2018年奧克斯憑藉網批模式以低端空調機型搶佔市場,實現規模、份額快速提升,2019年第四季度格力電器在雙11掀起價格戰大幅度降價,即便同期大宗商品處於下行期間,依舊明顯壓制整體行業盈利水平。

與傳統價格戰不同,奧克斯通過渠道改革降低銷售成本,從而有更充足的利潤空間應對價格戰,而格力電器主要通過降價的方式,導致原有的利潤損失。

白色家電市場目前已是存量競爭,隨着小米、京東等互聯網品牌的加入,行業競爭將再度加劇,與傳統白電企業相比,小米、京東等互聯網品牌同樣由於銷售渠道的優勢,有更充裕的利潤空間進行價格競爭,這也意味着行業分化趨勢會進一步明顯,傳統白電企業的盈利空間也可能會再度壓縮。

有家電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當前家電龍頭更在意利潤率的穩定增長,而非市場份額的奪取。價格戰並不符合家電企業的長期競爭策略,同時也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優化產品結構,才是龍頭企業提升利潤率水平的核心方式。”

家電企業分拆上市不易

創維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在2021年曾指出,創維計劃利用資本市場的開放性尋求發展,未來可能分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標百億規模。

今年以來,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海爾集團、創維集團均有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計劃,但都在遞交招股書後主動撤回IPO申請。

其中,美的集團分拆子公司美智光電上市,美智光電是一家專注於照明、智能前裝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但在籌備近三年後,今年7月撤回了創業板IPO申請。 具體內容可參考本報記者的相關報道《美智光電折戟創業板啓示:LED照明業的IPO風潮與難題》。

海爾集團分拆子公司青島有屋智能公司上市,但在8月份的時候突然撤回IPO申請。與創維電器類似,有屋智能近幾年營收保持着穩步增長態勢,淨利潤卻出現下滑。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有屋智能營業收入分別為32億元、37億元、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7億元、2億元、9120萬元。

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千趣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向記者指出,“近期一些家電企業撤回IPO,和當下上市監管更加嚴格有一定關係,比如企業的盈利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關聯交易規模、債權風險處置情況等,若不能滿足要求,主動撤回申請也是合理選擇。未來待一些硬性指標要求滿足上市條件,後期還是有機會登陸資本市場的。”

公開信息顯示,美智光電、有屋智能已重啓上市輔導。

除了創維電器以外,創維集團還計劃分拆酷開科技上市,酷開科技是創維集團旗下負責智能電視系統運營的技術平台,2021年深圳證監局披露,酷開科技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境內交易所掛牌上市。 

家電巨頭們為何紛紛分拆業務上市?有家電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家電巨頭分拆子公司創業板上市,主要是藉着註冊制改革的熱度融資,2020年、2021年創業板處於熱度高、估值高的窗口期,近兩年上市的融資成本低、估值更高,而後續若是錯過上市的窗口期,則面臨着許多不確定性。” 

從市值來看,目前創維集團在港股的市值僅為78億港元,近10年最高市值表現則在230億港元,在港股市場,國內家電企業並不受市場青睞。

此外,從創維集團本身的業務表現來看,2022年上半年營收為242.84億元,同比上升7.6%,股東應占溢利卻僅有3.39億元,同比下降17.1%。公司綜合毛利率水平為16%。

從其業務板塊來看,主要有多媒體業務、智能系統技術業務、智能電器業務、新能源業務以及現代服務業業務,今年上半年分別錄得營收108.48億元、61.99億元、20.99億元、42.06億元以及9.32億元。

其中智能系統技術業務主要由酷開科技負責,智能電器業務則由創維電器負責。除此之外,還有望分拆而出的業務主要是新能源業務以及現代服務業業務。

從各業務板塊的業績表現來看,創維集團能否實現分拆出10家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的龐大資本計劃,還有待觀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65 字。

轉載請註明: 創維電器折戟創業板IPO 未來將繼續推進上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