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隆基再籤70億硅片長單,行業產能過剩擔憂再起? 見智研究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財經

11月23日晚,光伏圈內兩家公司公佈簽訂大合同,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第一是隆基股份與一道新能源簽訂70.41億元硅片長單。第二是雙良節能與亞洲硅業簽訂68億元的購銷長單合同,

反映了行業擴產趨勢還在延續。下面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

給大家逐條分析。

與長期客户再合作,隆基硅片再籤大單

11月23日公告,公司與一道新能源簽訂2022-2023年硅片銷售框架合同,合同約定出貨量預計11.58億片,預估合同總金額約70.41億元,佔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約12.9%。根據光伏產品市場平均價格測算(單晶硅片182mm 6.87元/片),預估本次合同總金額約70.41億元(不含税)。

對於隆基而言,由於長單是保證量的供應,但定價方式仍然是月議的,這次長單的簽訂有利於保證公司單晶硅片的穩定銷售。

今年由於硅料價格高企,隆基也是提前就鎖定了硅料的長單,硅片價格也是隨着硅料價格的拉昇而跟漲,雖然成本壓力很大,但由於隆基自身成本管控十分優異,所以即使在博弈之年,盈利能力也是優勢凸顯,2021Q3歸母淨利潤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基本符合預期。

一道新能源是2018年成立的,主要是做光伏電池和組件、以及光伏電站建設的新能源綜合服務商。2020年產值12億,預計2021年底有望建成投產10GW電池和10GW組件,年產值可實現45億元。目前衢州基地一期產能為1GW高效單晶硅太陽能電池以及900MW高效組件,二期5GW高效單晶硅太陽能電池以及3GW高效組件,預計2022年底5月建成,建成後實現產值60億元。

這次綁定隆基長單,也意味着從原料端提前鎖定,以便於持續擴產。

硅片新勢力,加碼原材料佈局

11月23日晚間公告,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下稱“包頭雙良”)與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簽訂購銷長單合同,約定2021年12月至2026年11月期間向後者採購多晶硅料約2.521萬噸。預計採購金額68.04億。根據合同,雙方實際採購價格採取月度議價方式,故採購金額可能隨市場價格產生波動。

雙良節能屬於硅片行業的新進入者,2021年年初雙良節能進軍硅片生意後,動作一直都不小,先後已經與多家企業採購多晶硅料,同時10月又開始向下遊籤硅片銷售長單。

這次和亞洲硅業長達5年的長單協議,意味着公司後續積極“囤硅料”,以保障其原材料的供應,利於其硅片銷售的順利進行。

硅片新老玩家齊登場,競爭格局是否有變?

硅片賽道由於毛利較高,尤其今年產業鏈價格博弈中,硅片相比於電池和組件而言,由於可以向下遊傳導成本,故仍能分利潤的一杯羹,眾多新玩家紛紛擴產入局,整個賽道開始變得擁堵,曾經硅片行業“雙寡頭”的競爭格局是否可能有變,也值得大家思考。

2020年我國單晶硅片產能240GW,佔全球的97%,佔絕對領先地位,其中隆基/中環/晶科產能分別為85/55/30GW,基本佔總產能的70%左右。而2021年新勢力擴產較為迅猛,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僅京運通、上機數控、雙良節能、高景太陽能、江蘇美科等新勢力的總產能就近187GW。

圖:新勢力硅片擴產整理

資料來源:見智研究

根據

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預測,

不完全統計,2021年單晶硅片產能約400GW。同時硅片的開工率又受到硅料的約束,所以整體而言,大家對硅片行業的“產能過剩”心存擔憂。且硅料雖然也擴產,但沒有硅片幅度大,按這種趨勢發展,優異的競爭格局可能會被打破,而硅片價格也會面臨下調,行業可能面臨再次洗牌。

圖:國內單晶硅產能及增速

資料來源:見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