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時代!北交所指數呼之欲出?

百企時代!北交所指數呼之欲出?
百家企業時代到來,僅僅是北交所征途的第一步,卻也是極其關鍵的一步,為吸引更多優秀中小企業前來融資、引入更大規模資金以及推出指數提供了初步條件。

6月24日,北交所迎來新股優機股份,上市企業已擴至100家,總市值為2099.87億元。100家企業“小而美”特徵突出,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較為匹配。整體表現符合預期,但仍面臨流動性分化、市場活躍度不高的問題。

百企時代!北交所指數呼之欲出?

《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數位專家學者,他們認為北交所運行至今的表現基本符合預期,將吸引更多優秀中小企業來融資,為引入規模更大的資金以及推出指數提供了初步條件。北交所畢竟是中國最年輕的交易所,還需要成長時間,社會需要一定包容度。

對於提高市場活躍度以及北交所指數何時有望推出等問題,專家建議儘快推出北交所的基金,特別是ETF基金。參考科創50指數,北交所指數有望在下半年推出,具體時間節點例如北交所開市交易一週年前後。

此外,記者瞭解到,後續北交所將進一步優化審核機制,加強掛牌、監管和審核各環節的內部協同,完善企業掛牌上市“快車道”制度安排,推動保薦團隊與持續督導深度融合,便利符合條件的企業順暢、高效地進入北交所發展。

“年輕”的北交所也正朝着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前進。今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這一專門性、系統性司法文件為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履行自律監管職能提供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北交所迎來100家企業

時間撥回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迎來81家首批掛牌上市企業,其中71家為存量新三板精選層掛牌公司。

隨着2022年6月24日優機股份上市,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數量達到百家。整體看,100家上市公司經營保持穩健,創新屬性明顯,規範性水平持續提升,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彰顯了較為強勁的發展韌性。

百家企業整體契合北交所市場定位。北交所目前100家上市公司中,中小企業佔比76%,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佔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體現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化創新形態。100家企業“小而美”特徵突出,與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較為匹配。

百家企業經營質量整體保持穩健。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04.66億元,同比增長31.04%;歸母淨利潤76.25億元,同比增長22.81%。除處於研發階段、依據市值標準未盈利上市的諾思蘭德外,其他公司均實現盈利,盈利面99%,淨利潤5000萬元以上的公司近半數。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北交所上市公司體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

企業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度研發支出合計33.39億元,研發強度平均6.87%,是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的4.78倍。100家上市公司中,22家屬於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為充分有效激勵人才,22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合計對1880名員工進行激勵,有效調動了員工積極性,激發了上市公司創新活力。

規範治理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公司治理專項行動顯示,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日趨完善,“三會”運作基本規範,股權結構明顯優化,有效的內外部制約機制逐步建立。第一大股東平均持股比例較上市前下降9個百分點,上市公司均按要求聘任了獨立董事,超4成公司設立了審計委員會,近8成公司設立了內審部門,監督和指導公司財務和審計工作。

投資者關係管理意識逐步增強。上市公司更加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北交所設立以來,54家公司接待各類投資者調研110餘次。年報披露期間有90家公司召開業績説明會,公司董事長、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保薦代表人等親自“上陣”答疑,通過視頻、文字互動等方式增進與投資者互動交流,整體回覆率達94%,超8成公司回覆率達到100%,市場反應積極正面。

整體運行符合預期

Chioce數據顯示,以今日收盤情況來看,98只個股日成交額近5億元,換手率低於0.5%的共計65只個股。從市場交投等情況來看,如何評價北交所運行至今的表現?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新三板相比,北交所總體交易活躍度有很大提高,股票估值相對更加合理,上市企業也通過登陸北交所進行募資,形成了投資、交易良性循環,並且形成了好的退出機制,整體狀況是不錯的。“但是當中也有幾個問題,一是交投總體上還不夠活躍,部分小品種成交比較清淡。二是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目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數量比較少”。

“整體而言,北交所運行至今的表現基本符合預期,經受住了市場考驗,正在逐步釋放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活力,也吸引到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金融系主任、副教授葉小杰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從交易活躍度來看,北交所與滬深兩市還是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是北交所的投資門檻相對較高,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數量比較有限;另一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規模、體量相對較小,而且品牌效應也有待提高。

“北交所畢竟是中國最年輕的交易所,還需要成長時間,社會需要一定包容度。目前來看,北交所交易活躍度、上市企業質量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中國國際科促會科技產業投資分會副會長、戰略投資智庫執行主任布娜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百家企業時代到來,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但是這一步很重要,為吸引更多優秀中小企業到北交所來融資,引入規模更大的資金以及推出指數提供了初步條件。

布娜新認為,註冊制改革承載巨大的使命,北交所要努力找到新的市場問題和契機,形成獨特的突破口,與其他證券交易市場聯動的同時,不斷提升能力,在新維度上將自己也打造成具有更大優勢的交易所。

北交所指數何時到來

如何進一步提高市場交投活躍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入市?

在桂浩明看來,儘快推出北交所的基金,特別是ETF基金,這個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在北交所還沒指數,如果能夠推出北交所指數,可在指數基礎上開發相應的服務,讓機構投資者能夠進來,將利於解決現在流動性比較差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讓更多個人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投資北交所。”桂浩明進一步分析。

“隨着北交所迎來百企,推出北交所指數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葉小杰告訴記者,北交所指數作用很大,一方面,北交所指數的推出能夠為市場各方提供一個錨定物,通過觀察指數漲跌即可大致瞭解北交所的整體運行情況。另一方面,北交所指數的推出也有助於相關基金產品的推出,為其提供跟蹤標的,從而吸引到更多投資者通過基金來間接投資北交所。

何時有望迎來北交所指數?

葉小杰説,推出北交所指數需要一些條件。一是市場上形成市值高、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二是市場上的公司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具備規模效應。參考科創50指數,北交所指數有望在下半年推出,具體時間節點例如北交所開市交易一週年前後。

破發現象下的思考

記者梳理Choice數據獲悉,65只個股最新收盤價相較上市首發價出現不同程度跌幅(71只精選層股票平移至北交所的個股上市首日取在精選層掛牌日計算)。

“綜合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漲跌情況和A股整體具有高度相關性,畢竟北交所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成部分,其漲跌還是會受到宏觀、市場等因素的影響。”葉小杰分析。

“北交所股票出現破發是正常的市場選擇現象。”桂浩明表示,他同時向記者強調,目前北交所股票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通過詢價,第二是直接定價。對於直接定價的股票,需要思考怎樣怎樣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定位,讓機構等各路投資者充分認同,既保證有足夠的認購資金,同時也能夠儘可能滿足企業的融資要求。過程中還要逐漸制定相應的規範,定價才更加有序合理地推進。

投資者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葉小杰坦言,一是北交所的交易活躍度問題。目前北交所的投資門檻與科創板類似,但是其吸引力弱於科創板。因此有必要採取相關措施,激發北交所的交易活躍度,進一步提升北交所的價值發現功能,為北交所改革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二是北交所能否成功突顯自身特色,吸引更多企業的青睞。作為北交所重要的制度創新,轉板機制已經成功落地,但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優質企業都把北交所作為跳板,最後還是轉到科創板或創業板,那無形之中會削弱北交所的品牌形象。現有轉板機制是單向的,這固然契合企業發展壯大的客觀需求,但並不利於北交所。因此,北交所應該進一步推進制度創新,為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資、交易等方面的服務,以此突顯自身的特色。

投行迎來增量機遇

據悉,北交所開市以來,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整體運行良好,有效利用券商持續督導基礎,充分利用前期新三板主辦券商的督導基礎,實施保薦機構與持續督導券商一體化,加強保薦機構責任,審核過程中強化盡職調查針對性,持續督導期間滿足特定條件可簡化核查。

Choice數據顯示,100家北交所企業涉及承銷及保薦費用共計13.66億元。作為保薦機構,中信建投服務13家企業,安信證券服務企業10家,申萬宏源、開源證券服務上市企業分別是8家、7家,中信證券2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券商秒賺北交所增量市場,東吳證券、東北證券、國元證券、長江證券等券商也有服務項目。

券商機構如何更好抓住北交所帶來的增量市場?

財經評論員曹中銘向本報記者表示,券商抓好北交所帶來的增量市場,首先需要把好發行人的“質量”,包括業績與成長性,是否符合北交所的板塊定位,是否屬於“專精特新”型企業等。券商投行也需要提高兩大能力:一是項目的篩選能力,二是新股定價能力,且兩者缺一不可。

上市將駛入快車道

2022年以來,北交所共計新增19家上市企業。今日上市的N優機高開收漲6.29%報7.44元/股,日成交額0.63億元,換手率高近55%。

百企時代!北交所指數呼之欲出?

就審核節奏來看,記者瞭解到,目前北交所項目審核平均用時(自受理至核准/註冊)平均用時143天,企業質量好、中介機構勤勉責任的項目審核更加高效,近期報註冊的惠豐鑽石審核僅耗時71天。實踐中,有些企業感受到審核時間較長,主要是受到更換主辦券商、反饋時間長等因素造成的。

後續北交所將進一步優化審核機制,加強掛牌、監管和審核各環節的內部協同,完善企業掛牌上市“快車道”制度安排,推動保薦團隊與持續督導深度融合,便利符合條件的企業順暢、高效地進入北交所發展。

截至6月22日,北交所在輔企業310餘家,在審企業68家。在輔企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佔比超過四成,呈現發展快、盈利能力強、研發強度大特點。整體看,北交所具有一定的後備企業數量,且總體質地相對較好,具備常態化發行上市的基礎。

記者 朱燈花

編輯 陳偲

封面攝影 曹韻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27 字。

轉載請註明: 百企時代!北交所指數呼之欲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