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退福利”、走路保年終獎、280萬的年薪養不了廉,老上熱搜的浙商證券,怎麼了?
文|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鐵馬· · ·
最近,浙商證券的投行部邪了門,屢次被掛上熱搜。
先問一下各位券商投行部員工,大家的年終獎,都是怎麼計算的?是根據個人業績,還是根據團隊今年送過會了幾個公司,還是今年成功發了多少債?
但最近這幾天,網傳有家券商是根據走了多少步來計算年終獎的:
1./ 走路梗又來了/
從網絡流傳圖可以看出,浙商證券投行將組織員工進行健康走活動,活動將影響到投行業務線年底考核成績甚至年終獎發放比例。要求投行員工拿出浙商證券業務團隊的狼性,積極參與。
試想,在投行部,有人正在出差盡調,有人正在碼材料,有人在和客户談判,忽然組織大家都回來走路,咱們一起去走路激發狼性,走不完扣你年終獎。
等等,這味道有點熟悉啊?沒錯,像不像當年招行的悦跑圈,本行員工必須下載,而且每天最少要跑4公里的感覺?
對此,浙商證券方面表示,這是很正常的工會活動,杭州很多單位都會組織走路活動。
雖然強身健體是好事,但是要強行和員工的年終獎和福利掛鈎,這就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了。
當然,可能浙商證券對於員工福利的基本操作就是摸不着頭腦。
例如十一前,金融圈有很多人爆料,浙商證券要求員工退還三年前發放的中秋節福利。
而且,已經離職的員工沒辦法,但是退休員工要把錢還回來…
雖然之後浙商證券表示,此次所涉及的退費是指2017-2019年公司給員工發放的圖書經費,並不是中秋福利,是為了規範審計。
但還是有不少人表示,發的是卡,退的是錢,而誰都知道企業團購卡是有折扣的,折扣大的甚至能達到面值的一半。另外據員工反映,發的卡去消費還比平常消費貴,如果員工按照票面價值還錢給公司,裏外公司還賺了。
這找誰説理去?
按理説,浙商證券應該不差這點錢,統一採購統一開票,但退還時卻讓員工按面值退還,多少有點差價説不清楚之嫌。
根據今年的半年報披露,華泰證券、中信證券、浙商證券是今年上半年人均薪酬最高的三家公司之一,半年薪酬超過43萬元。
另外今年浙商證券的半年報也顯示,實現營業收入44.88億元,同比增長67.74%;淨利潤6.55億元,同比增長36.00%。雖然這兩個數據的增幅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但其實浙商證券的利潤率比較低。
主要是因為去年浙商證券的期貨業務成了一匹黑馬,在營收中佔一半,而期貨業務的毛利率只有6.6%。
或許激發狼性也是提高今年毛利率的一招?心疼浙商證券投行部員工1分鐘。
2./ 不太平的投行部 /
而浙商證券投行部除了強行走路外,最近還有一個大瓜,那就是投行部原老大在任三年貪污了1200萬,被判11年半。
▲浙商證券副總裁、投行部負責人 周躍
浙商證券副總裁、投行部負責人周躍早年間在浙江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做了5年審計工作,之後進入浙江省證監局歷任上市公司監管一處副處長、機構監管處副處長(主持工作)、上市公司監管一處處長、信息調研處處長,兼任浙江證監局首席會計師。
之後從滬杭甬(浙商證券的大股東)調入浙商證券做副總裁時,剛40出頭。
而周躍對於浙商證券的投行部來説,有着“開山”的作用。之前有媒體採訪業內人士表示周躍曾以一己之力,將浙商證券投行從一個弱基礎的小投行,帶入行業排名前列,浙商證券投行團隊人數也從個位數增長到幾百人的規模。
在周躍2011年掌管浙商證券投行部到2018年落馬,浙商證券作為保薦人輔導了共32個IPO、併購重組、配股項目上會,其中有30個項目獲證監會通過,過會高達90%以上。
從2011年以來,公司投行輔導項目的過會量有逐年遞增的趨勢,例如2011年、2012年分別只有1個首發項目過會,2017年有9個項目過會(首發、併購重組),而且在2017年年底之前,浙商證券投行收入已連續四年增長率達到30%。
因為在浙商證券主管投行業務時,周躍的想法很清晰,不和中信、中金搶大客户,主要定位服務中小型客户,做“小而美”;他本人還曾在2016-2018年三度蟬聯“中國區十大傑出投資銀行家”。
在2018年年中,周躍落馬,不久前該案判決,裁判文書網顯示:
2012年至2015年,周躍在擔任浙商證券副總裁期間,利用其分管有關投行項目等職務便利,虛構第三方服務單位在相關投行項目中提供幫助的事由,使得浙商證券與第三方服務單位簽訂服務協議,由第三方服務單位從浙商證券支付的服務費中扣除一定比例税費後返還到周躍本人或其實際控制的他人銀行賬户,無需按照協議內容提供服務,以此方式騙取浙商證券資金共計1200萬元。
而當時周躍每年的年薪為280萬元。也就是説,周躍因在工資之外的“虛開服務費吃回扣”鋃鐺入獄。
而對於“服務費拿回扣”其實是幾年前在券商中的一些“普遍不良風氣”。
一位浙江地區券商人士表示,周躍的現象前幾年是很常見的潛規則,在外設立一家公司,以一些名目虛構一些服務項目,然後以提供服務為名目把錢塞進自己的腰包,不僅投行部這麼做,券商其他部門都有。
據《中國經濟週刊》報道,周躍的親屬就質疑,是不是被選擇性執法了:
“有周躍的親屬曾提出,此次涉案金額作為第三方機構外包服務費,由團隊包乾費用支出,費用主要來源於客户,與浙商證券的收入無關,沒有導致浙商證券單位財產損失,所以周躍的行為不符合貪污罪的特點,不構成貪污罪。”
而周躍親屬更大的質疑,可能來源於周躍事發後浙商證券並無其他投行業務職員因相同原因被追究責任。
3./ 包乾模式才是灰色地帶和罪魁禍首?/
為什麼會出現周躍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投行項目曾經的“大包乾模式”。
就是公司給投行團隊總收入定一個比例,比例之內都歸公司。
團隊拿了這個包,扣除平時的營運費用,剩下的就是獎金,所以你們只要多勞就能多得,類似於“金融包工頭”。
雖然大包乾模式非常具有激勵價值,但是也比較簡單粗放,可以支配的資金多了,費用管理不嚴格,很容易對業務人員過度激勵或者鑽空子。
而且有時在投行業務帶來利益、帶來增長的的前提下,券商甚至或許不會深究團隊包裏的資金去向。
例如,想從本屬於團隊的包中拿一部分進自己的口袋,就成為了灰色地帶,團隊的包裏的錢,到底是屬於公司?還是屬於團隊?還是屬於自己?
道理大家都知道,就算是簽了第三方服務費,也應該用在項目上,但大包乾模式阻擋不了這種方式逐漸成為了行業內的“潛規則”。
甚至在“大包乾”盛行時期,有的公司現在完全要求投行團隊大包乾,公司只收取牌照費,當時投行業務競爭得過於“激烈”,頗有現在互聯網公司燒錢大打價格戰的味道。
在2017年9月,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後,投行部門的“大包乾”被封殺,成為歷史。
另外,在周躍落馬後,浙商證券的投行業務也沉寂了一段時間,2018年僅過會兩家公司,還是在周躍在任時的項目。
之後分管投行部的副總裁位置空缺了近一年,才由銀監繫統出身的程景東出任,在今年上半年,浙商證券的投行收入才開始恢復元氣,營收3.86億元,同期增長211%,完成了7單保薦項目。
浙商證券投行業務在好轉,大家本以為薪水要上來了,但是獎金卻要和走路掛鈎了,這樣是否能激發狼性我們未可知,但是一天跑幾個城市做盡調、身上揣着幾個充電寶趕材料、忙到凌晨連軸轉的投行人,真的有時間去完成走路KPI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