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美國就業增長乏力:數據扭曲引爭議,美股大跌“搶風頭”
當地時間9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美國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88.1萬,比前一週減少13萬,再度回落至100萬大關以內。但由於政府為解決新冠疫情造成的數據扭曲問題,對季節性調整方法進行了改動,所以前後兩週的數據已不具備直接可比性。分析人士認為,即便以往果真存在“高估”現象,但真實數據仍然處於歷史高位,再加上新冠疫情和相關封鎖措施導致裁員數量飆升,美國就業復甦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此同時,推動美國股市在今夏創下歷史新高的科技股行情當日急劇反轉,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近5%,蘋果市值蒸發逾1500億美元,成功搶走了新失業數據的關注度。在美國經濟復甦乏力以及財政刺激措施難產引發不確定性之際,此次大跌反映出投資者對於美股高估值是否可持續的質疑。
△彭博社報道,美國的失業救濟申請數據釋放出勞動力市場狀況喜憂參半的信號,而由於此次改變了統計方法,前後兩週的數據並不具備直接可比性
數據與現實脱節?
當地時間9月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29日的一週中,首次申請州政府失業救濟計劃的人數為88.1萬,好於市場預期,但仍是疫情前平均水平的4倍。前一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修正為101.1萬。
數據同時顯示,4周平均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高達99.175萬,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高達1325.4萬,普遍居高不下。
不過,由於勞工部此次改變了數據的季節性調整方法,導致上週和前一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數據並不具備直接可比性。根據政府的説法,新方法將適用於9月3日及未來發布的報告,但暫時不會修改9月3日之前發佈的數據。
此次計算方法的改變,旨在重新評估就業的季節性波動,解決數據“高估”的問題。正常情況下,勞動力數據會隨着返校或者假日因素波動,以往的季節性調整方案較為合理。但由於疫情造成的特殊情況,統計人員發現,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報告人數往往超過實際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過去一個月中,兩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例如,在截至8月22日的一週中,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100萬,但未經調整的申請人數僅為82萬,兩者相差18萬。美國勞工部認為,新的調整方法將以加法而非乘法為基礎,有望縮小實際人數與報告人數之間的差距。
傑富瑞集團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阿內塔·馬爾科夫斯卡表示,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下降,更能反映近幾周未經調整數據發生的情況,“這只是在跟上現實狀況”。
當然,失業救濟申請數據由此面臨一些質疑。比如,此次處理數據扭曲的問題,本身就説明了以往或多或少存在失真的現象。此外,疑問也會接踵而至:新的調整方法能否準確反映現實?
而除了季節性因素調整方法的改變,另一個對於該數據指標意義的擔憂是:失業救濟申請數據可能即將失去預測能力。彭博社分析稱,到今年9月底,領取失業救濟的人數將開始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但這不是就業回暖的跡象,而是救濟計劃陸續到期的現實。
企業裁員數量上升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上週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再度下降,這或許是勞動力市場狀況緩慢改善的一個跡象,但也有可能體現的是一種新衡量方法的影響。由於採用一種新的方法計算季節性因素調整,勞工部9月3日發佈的報告存在某種不確定性。
《華爾街日報》認為,雖然這是一個重大調整,但不會改變總體狀況:新冠疫情和相關封鎖措施導致裁員數量飆升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從未有過的高位,而且短期內這一數據仍有可能保持在衰退水平附近。
根據全球再就業服務機構Challenger,Gray&Christmas;此前公佈的數據,7月美國企業宣佈再裁減262649個就業崗位,較6月增加54%。而在9月2日,美聯航和福特汽車均宣佈了裁員計劃,加上可口可樂、美國航空、米高梅此前也紛紛宣佈裁員計劃,令美國企業的裁員現象受到了廣泛關注。萬神殿宏觀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指出:“簡而言之,裁員的速度仍然很快,而且新下崗人員迅速找到另一份工作的比例似乎在下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一些行業受傷很重,我認為一些行業永遠不會恢復。新冠病毒只是把它們推下懸崖,但它們其實早已無力、脆弱,現在它們不會恢復了。但我認為我們可以期待,在未來10年,一些新的行業將會誕生。所以我們會以這種方式實現正常水平的經濟活動。”
失業救濟申請數據發佈一天後,備受關注的8月非農就業報告即將出爐,這是衡量美國勞動力市場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市場預測8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人口140萬,失業率有望降至9.8%。但即便沒有出現大幅不及預期的情況,美國失業數據仍然遠遠談不上正常。再加上企業裁員勢頭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勞動力市場要想全面復甦,恐非短期可以實現。
△圖為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半年走勢。在9月2日首次突破12000點大關後,該指數9月3日大跌4.96%
科技股行情反轉
相比9月3日發佈的“改動版”失業救濟申請數據,當日美國財經界更為引人注目的事件,無疑要屬此前持續亢奮的美股出現大跌行情。當然,這兩個領域也存在內部邏輯關聯:美股大跌與高估值有關,美聯儲是高估值的推手,而充分就業又是美聯儲的重要目標。
就在此前的9月2日,儘管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就業數據不及預期,美股開盤後仍然高歌猛進。截至當日收盤,道瓊斯指數自今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29000點大關,標準普爾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首次突破12000點大關。
就在各界熱議美股與經濟表現背道而馳之際,9月3日在科技股領跌之下,美股三大指數齊遭重挫,均創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道瓊斯指數一度跌超100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近5%。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807.77點,跌幅2.78%,納斯達克指數跌4.96%,標普500指數跌3.51%。
大型科技股方面,蘋果股價收盤跌超8%,市值蒸發逾1500億美元;亞馬遜、字母表(谷歌母公司)和微軟股價均下跌超過4%。新冠疫情期間的幾隻明星股票,包括特斯拉和Zoom視頻通信跌幅更大,其中特斯拉跌超9%,報407美元,要知道,該股9月1日剛剛創下歷史新高的502.49美元。
美國價值投資網站GuruFocus.com的創始人兼CEO田測產博士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覺得今天股市大跌的原因,就是股票估值太貴了。美股作為一個整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估值水平,從現在起,長期回報不會很高了。如果想要回報高的話,除非有一個比較大的下跌。而科技股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更貴,科技股在未來12個月的回報不會很高,就是因為估值太高了。”
△GuruFocus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美股存在個股太貴的現象,以特斯拉為例,價值線與價格線嚴重偏離
至於此前美股逆勢上漲的原因,除了科技股的引領作用,不少分析人士也提到了美聯儲的推手作用。通過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美聯儲正以超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導致出現流動性驅動的股市上漲,令美股表現與經濟基本面脱節,帶來資產價格泡沫等問題。但由於美股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恐高”情緒始終存在,不少分析師對於下跌回調並不感到意外。(央視記者 顧鄉 許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