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7日銀行板塊重啓上漲行情以來,截至10月14日收盤,合計9個交易日中,申萬銀行指數有6天上漲,期間累計漲幅達4.45%,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四,也是在震盪中為數不多錄得正漲幅的板塊之一。
為何近期銀行板塊走勢明顯進入上升通道?華寶銀行ETF基金經理胡潔分析稱,在國慶假期前後油價、海外利率持續提升的大環境下促使資金更多配置銀行板塊。此外,三季報窗口臨近,今年銀行板塊的業績呈現穩中向好態勢,讓市場比較放心。
從市場資金動向來看,明星基金經理張坤、趙楓等近期也對銀行股進行了加倉操作,被譽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也在近期頻頻增持銀行股。
對此胡潔認為,這體現了當下時點銀行股投資性價比較高。今年市場表現分化較大,市場普遍看好的行業估值大多處於歷史高位。銀行板塊ROE較高,基本面穩定且估值處於低位,不失為當前不錯的投資選擇。從歷史數據的統計規律來看,四季度是銀行股的相對收益和絕對收益表現最好的季度。
今日(10.15),銀行板塊高開後震盪走高,截至10:30,全市場規模最大的銀行類ETF——銀行ETF(512800)漲1.11%,成交額超1.24億元。Level-2數據顯示,銀行ETF(512800)現獲淨申購超1500萬元,且仍在持續淨流入,若全天保持淨申購,則已連續四日淨流入。
個股方面,銀行股漲多跌少。其中,平安銀行、杭州銀行等跌近2%,漲幅居前,招商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等均上漲。
展望四季度,胡潔表示,政策更加註重穩信用及地產政策可能微調,經濟走勢或好於預期,銀行實質基本面有望穩中向好。當前,銀行股的低估值已經反映了較為悲觀的經濟下行預期,政策催化之下,四季度銀行板塊估值有望穩步修復,或是較好的投資機會。
機構觀點方面:
申萬宏源判斷:在財政發力託底經濟、信貸增速趨穩背景下,9月社融增速已見底,基於社融增速有望在四季度企穩、10月下旬三季報業績催化或好於中報、信用風險擔憂緩和等三大理由,堅定看好四季度銀行板塊估值修復。
安信證券在銀行股2021Q4投資策略中表示,銀行的基本面趨勢依然處於景氣改善通道中。資產質量顯著改善是最大的亮點,信用卡風險高位逐步緩釋,房地產領域風險引發監管層密切關注,上市銀行抵押物充足,發生系統性風險概率較低。宏觀層面,政策已經出現拐點,對應銀行股有望底部企穩回升;行業層面,淨息差壓力逐步緩解,信用風險可控。當前是非常不錯的中期佈局時機。
新財富銀行業白金分析師、浙商證券邱冠華認為,四季度的銀行股是一項性價比極高的正向期權,中性情形下,Q4勝率很高;樂觀情形下,銀行股有望迎來房地產政策執行層面糾偏、寬信用信貸超預期和銀行三季報等利好催化。
華泰證券金工團隊量化研究測算,過去10年(2010-2020),每年10月份,銀行股跑贏滬深300和中證500的概率分別為66.67%和83.33%。綜合來看認為,從統計上10月份銀行等行業相對錶現通常較優,上漲概率較大,同時應該謹慎對待中證500的投資機會,相對來説,含有銀行權重較高的指數在10月份或更具投資價值。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王一峯表示,臨近銀行三季報發佈,四季度銀行板塊將有配置機會。主要原因是,房地產風險形勢或將邊際緩釋預期下,市場此前的悲觀預期有望進一步修正;銀行板塊通常會在第四季度有較好表現,前期調整進一步提升板塊配置性價比。
廣發證券銀行行業2021年四季度投資策略表示,重申低波動銀行資產壓倉石價值。年內來看,隨着財政支出加快,考慮到當前銀行板塊估值和倉位處於底部區間,同時業績確定性較強,配置價值凸顯,繼續看好銀行股既有絕對又有相對收益。
天風證券表示:內資機構於三季度加大了對銀行板塊持倉力度,反映在港股通中銀行市值佔比企穩回升。外資機構對銀行板塊的配置熱情也有所升温,陸股通中銀行市值佔比在三季度向上抬升。此外兩融餘額中銀行佔比呈現出上行態勢,表明普通投資者對銀行股的參與熱情亦開始有所提升。
銀行股近期備受資金關注,更多投資者選擇通過銀行ETF(512800)及其聯接基金(A份額代碼240019/C份額代碼006697)把握行情,公開數據顯示,銀行ETF跟蹤中證銀行指數,包含37只上市銀行股,反映板塊整體行情,避免個股黑天鵝風險。7成倉位聚焦十大頭部銀行股,3成倉位分享中小銀行的業績高彈性成長機遇。2021年以來截至5月底,銀行ETF(512800)跑贏8成以上銀行A股,是投資銀行股的高效工具。
無場內證券賬户的投資者可在網上代銷平台7*24申贖銀行ETF聯接基金的A類份額(240019)和C類份額(006697),最低10元即可買入,便捷高效。
風險提示:中證銀行指數(399986)成立於2013年7月15日,該指數的歷史業績是根據該指數目前的成份股結構模擬回測而來。其指數成份股可能會發生變化,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任職機構立場及任何產品的投資策略。本文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您認為本文對您的知識產權造成了侵害,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