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行長劉珺談居民資產配置:中國正成為全球投資熱點

人民網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王宇鵬)“中國或許正成為當前全球投資的熱點,人民幣資產的全球吸引力顯著增強。”在8月11日晚舉行的第二期中國金融四十人“曲江講堂”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在發表主題演講“當前形勢下的居民資產配置”時表示,國內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或將逐步上升,控制風險永遠是首要要素,而多元化配置則是投資取勝的重要抓手。

交行行長劉珺談居民資產配置:中國正成為全球投資熱點

圖為交通銀行行長劉珺

中國正成為全球投資熱點

劉珺認為,資產配置內外部環境呈現出三個新特徵。

一是疫情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歷史性大波動。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普遍陷入“流動性危機”,負利率也將成為常態。

二是投資的方式和行為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被動型投資的興起和快速發展在解構傳統投資的同時,也與量化和智能投資一起開始建構新的投資格局。

三是防範全球市場風險隱患。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都推出了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需要防範來自其他國家的風險轉移。

“在新的內外部環境下,資產組合與以往不同,過去的經驗未必能夠指導未來。”劉珺認為,儘管此前投資新興經濟體是一種提升收益的方式,但在疫情背景下,部分新興經濟體的脆弱性加速暴露,新興經濟體不再適合作為整體板塊開展投資,而是需要在個體分析的基礎之上有效增加顆粒度,使新興經濟體的活動投資變得更為精確。

劉珺認為,更明智的選擇或許是投資中國。

“中國或許是現在主要經濟體中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正收益資產的大型經濟體,並且這種正收益資產的體量相當之大,可以吸納很多投資資金。”劉珺認為,下一步,投資全球未必是好的投資主題,但中國或許正成為當前全球投資的熱點,人民幣資產的全球吸引力顯著增強。

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逐步上升

劉珺表示,資產配置領域有一個重要判斷,即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高到一定程度,其國民或機構對房地產的投資就會降低,人均GDP一萬美元通常就是這道分水嶺。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這意味着國內居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或將逐步上升。

“從房產投資的角度看,伴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房住不炒的調控引導,房地產市場將逐漸迴歸理性。”劉珺表示,“相對於其他投資,不動產投資的變現能力相對較弱,同時對地點的要求相對較高,關鍵時候如果想變現,可能要付出相對較大比例的折讓。”

劉珺表示,發達國家利率長期呈現下行狀態,而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呈現出震盪走低的趨勢。未來中長期利率的下行或許是一種常態,而長期下行的利率會使收益率增長更加緩慢。

“投資上有一個‘七二定律’,即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劉珺表示,利率下行和通脹將對投資收益造成侵蝕,實際投資回報的增長將更加緩慢。

多元化配置是取勝抓手

劉珺強調,做好資產配置,控制風險永遠是首要要素,而實證研究已經證實,多元化配置是投資取勝的唯一抓手。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單一資產能持續上漲,即便是長期累計收益不錯的資產,例如美股,如果觀察它從2011年到2020年上半年的波動率曲線,其劇烈程度也超乎想象。”劉珺説。

劉珺認為,分散配置、組合投資可以讓收益波動明顯降低,“資產之間的相關性越弱,分散風險的效果也就越好。”

針對當前形勢下的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劉珺從三方面給出建議:

一是量入為出。投資者要認識到做好財務安排的重要性,有些理財產品不能馬上變現,所以要在日常使用和未來應急之需的基礎之上進行理財。

二是做任何投資決策前,都需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追求高收益的同時,承擔的風險通常也會增加。

三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資產配置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從市場研判到制定配置方案,再到執行配置方案,如果是非專業團隊或缺少專業經驗,就很難做得好。建議委託專業的機構和人士進行投資理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8 字。

轉載請註明: 交行行長劉珺談居民資產配置:中國正成為全球投資熱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