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的打新熱潮,投資者拿到的最大紅包,應該是來自快手的IPO。
定價115港元的快手,暗盤就翻了一倍,最高點股價突破400港幣,市值高達1.7萬億港元,當時的快手,得到了全市場的一致看好。
但是市場先生就是這麼反覆無常,上漲的時候有多瘋狂,下跌的時候就同樣有多瘋狂。
當過熱的情緒開始冷卻,與此同時各種非基本面的因素不斷擾動投資人的情緒,快手股價最低跌到60港元左右。
在這段時間裏面,快手的經營有什麼不一樣嗎?並沒有。快手作為內容型社區,一直保持自己的打法和節奏,三季度更是交出大超市場預期的業績,一定程度上對市場的焦慮情緒做很好的回應。
最近,快手的股價相較低點,已經反彈了50%,過去小米、美團都演繹過頂着光環上市,然後破發,再王者歸來的劇情。而從這次三季度的業績看,快手大概率也已經在重演類似的劇情。
來源:富途;截止至2021年11月23日
一、價值加速綻放
短視頻生意的核心模式,其實就是如何吸引流量,然後如何用不同的業務,將流量變現。從最新的三季報,我們可以發現,快手無論是流量獲取,還是變現手段,表現都可圈可點。
用户數方面:
1、月活躍用户數5.73億,同比增長19.5%,超過市場預期的5.34億;
2、日活躍用户數3.2億,同比增長18%,超過市場預期的3.12億;
3、用户時長從88.2分鐘,增長至119.1分鐘,同比增長35%;
來源:公司財報
收入方面,公司總營收204.93億元,同比增長33.44%,超出市場預期的200.98億。公司的三大業務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和其他服務(主要為電商)分別收入109.09億元、77.24億元、18.60億元,其中線上營銷服務同比增長76.49%,其他服務同比增長53.09%。
來源:公司財報
來源:廣發證券
從這份財報,我們可以看到幾個方面。
首先,快手的流量仍然在提升。
除了活躍用户數和用户時長持續增長,用户的粘性也在同步增強,DAU/MAU為55.93%;同時,快手的互關人數達到140億對,同比增長59%,説明快手的用户並不是孤立的,他們在快手上有社交關係沉澱,並不容易流失到其他平台。
另外,快手在年輕用户羣體裏也有不錯的影響力。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90後為主力的新消費人羣貢獻了超過30%的交易量。
在流量提升的同時,快手的變現能力也在進一步提升。
線上營銷方面,在廣告行業大盤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快手的線上營銷業務收入依然大幅增長,增長的來源主要來自於流量的增長以及廣告主數量的持續增長,快手的流量價值正在逐步釋放;
電商方面,三季度的電商交易額為1757.87億元,同比大幅增加86.1%,隨着平台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快手的信任電商模式得到強化;同時電商服務收入18.6億元,take rate僅為1%,在快速發展和擴大市場份額階段,這個百分比是可以接受的,相比其他電商平台,仍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直播服務方面,三季度開始回暖,收入環比增長7.4%至77億元,直播平均月付費用户恢復增長至4610萬,環比增長3.6%;
在成本端,快手對成本進行有效的管控。
二季度財報發佈後,快手股價出現過短暫的下跌,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擔憂快手的銷售費用過高。
這次的財報可以説是打破了這個質疑。
三季度快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110億元,較今年前兩個季度有所收窄,銷售費用佔收入的比例也從一季度的69%,下降到54%;
來源:公司財報
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文章《快手(1024.HK):二季度經營數據穩健,市場情緒砸出黃金坑》的觀點,快手進入穩步加速的發展階段,在流量穩定提升的同時,流量的價值也在進一步釋放。
根據中信建投早前發佈的研報,快手預計在2023年用户數將達到6.57億,隨着營收和利潤的逐步釋放,快手的市值依然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二、架構調整釋放生產力
今年,快手內部進行了多輪變革:
6月底,快手整合用户增長部與產品部,實現後端數據共享;
8月,整合海外產品線;
9月,事業部組織轉型;
10月,快手兩位聯合創始人進行分工調整;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説,組織架構調整意味着生產關係的重構,最終目標就是提升運轉效率,釋放生產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騰訊。早年的騰訊採用職能式架構,將公司按照職能劃分為研發、業務、渠道等多個部門。
當公司規模小、產品單一的時候,這種組織架構是有效的,一方面足夠扁平,溝通成本低,另外一方面CEO管理起來也很方便。
但是當公司業務線增多後,層級就會變得複雜,比如説遊戲業務和QQ業務都需要研發資源,研發部應該優先滿足誰的要求?另外假如遊戲業務成功了,激勵應該如何在研發線和業務線之間分配?
於是,騰訊多年來多次變革,從原來簡單的職能式架構,轉變為現在的事業羣架構,讓各個業務自己決策,釋放了生產力。
快手這一次的變革,和當年的騰訊非常像。
將原來的研發、數據分析、PMO業務等中台職能型部門拆分,同時成立電商事業部、商業化事業部、國際化事業部和遊戲事業部,將原有的人員分配至對應的事業部。
通過變革,電商、線上營銷、海外、遊戲等各個業務各自獨立,給予了各個部門最大的自由度,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快手,運轉效率明顯提速。
線上營銷業務,
5月份上線"磁力金牛"產品,實現投放資源整合與投放通路重構兩大核心功能升級;
8月份,磁力金牛新增短視頻ROI、建議出價和直播預約組件功能;
10月份,發佈"磁力方舟",通過6R進行建模分析,為廣告主提供策略與覆盤支持;
電商業務,
7月份,設立SKA品牌運營中心,到10月份已經累計服務包括海瀾之家、花西子、雅鹿等46個品牌商;
9月份,啓動"商家備戰成長計劃",通過流量、培訓、策略支持幫助商家快速提升直播能力;
11月份,舉辦116品質購物節;
海外業務,
8月份,快手國際化事業部發起"Trinity"產品合併行動,將Kwai中東、Kwai拉美與主打東南亞市場的Snack Video合併成Kwai一款產品;
10月份,在巴西上線廣告平台,逐步開啓海外商業化;
過去,快手給人的感覺是佛系,按照自己的戰略一步步發展,不追求強勁的增速,一如其股票代碼1024一樣,自帶一種程序員的浪漫。
但是在抖音通過加大投入取得爆發式增長後,快手顯然也反思了自己的治理問題,並且做出了調整,調整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比如説在用户數方面,用户增長部和產品部合併後,快速推進了以下工作:
1、內容上,增加供給,比如説快手短劇、NBA合作的短視頻等等;
2、打通了用户數據和產品數據,推薦內容更加精準,優化用户體驗;
3、公私域的分發效率調整,公域對有消費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流量,進行一定的資源分配,提升用户的幸福感;對私域流量則進行優化,幫助私域流量體現價值;
從數據上看,用户增長明顯在提速,三季度月活躍用户數和日活躍用户數分別增長19.5%和18%,高於二季度的6.75%和11.8%。
除了用户量和收入的快速上升,營銷業務方面,三季度品牌入駐數量同比增長150%;116期間,快手電商開播同比增長52%,超過4000個品牌參與,品牌商品GMV同比增長433%;
10月份,兩位創始人也調整了分工,由宿華擔任董事長,程一笑擔任CEO。
過去,宿華和程一笑本來就是前者負責戰略定位,後者負責產品設計和業務孵化,這一次調整更加深化了這種分工。
快手的目標很明顯,一直以來快手都在處於短視頻這條最優秀的賽道,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充分挖掘其潛力,所以説三季度的業績,只是快手業績爆發的開始。
三、贏家不一定通吃
過去幾年,快手的成長性是不容質疑的。營收從2017年的83.3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87.76億,月活躍用户數從2017年的1.36億,上升到2020年的4.81億。
但是市場仍然對其有疑問:短視頻行業是否會Winner Takes All?投行業第二是否有意義?
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比如社交領域的微信,現在基本已經壟斷了即時通訊領域,當年鬥得難分難解的米聊、來往,現在已經不見蹤影。
但是互聯網是不是每個領域都贏家通吃呢?似乎也不是。
除了社交領域的微信和搜索領域的百度外,其餘業務像電商、長視頻、外賣、音樂軟件,基本都不存在贏家通吃的情況,一個行業可以有兩個甚至三個玩家。
另外,像打車軟件,當年假如不是有合併,相信滴滴和快的也是難分高下。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規律:
首先,當一款應用的功能不是同質化的時候,很難做到贏家通吃。
像提供即時通訊業務的微信、提供搜索服務的百度,這種都是同質化的服務,很容易就會出現贏家通吃的情況;
相反,像長視頻、音樂服務、外賣,雖然大家的服務類似,但是具體內容並不完全一樣,比如我在b站能看到的內容,在愛奇藝可能就沒有,如此一來,很難形成贏家通吃的情況。
其次,業務不管是否同質化,當用户的習慣培養出來,第二名也佔據了足夠的市場份額,第一名似乎也很難搶到對方的市場。
比如説滴滴和快的就是最好的案例,雙方雖然都是同質化的打車服務,但是因為市場份額相當,誰也燒不死誰,所以最後只有騰訊出面撮合雙方合併,不然也許到現在依然是兩分天下的局面。
回到快手身上,首先短視頻並不是同質化的業務,快手提供的公域+私域模式,和抖音是不一樣的,同時快手也加強了運營,通過快手短劇、知識直播等新業務,形成了差異化競爭。
其次,快手的市場規模已經形成,不光沒有被抖音搶走份額,還在持續增長。
對於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來説,競爭對手的衰落速度是很快的,比如説即時通訊領域的米聊、社交平台的騰訊微博、短視頻領域的微視。
而快手這幾年,在抖音的激烈競爭下,不光沒有流失自己的市場份額,還依然取得了增長,那就很有力的反擊了短視頻贏家通吃這個説法了。
四、結語
今年對於快手來説,是股價大起大落的一年。
但是撇開市場先生的報價,僅僅關注業績,快手今年的改變是明顯的。
通過組織架構的調整,無論是流量粘性,還是變現能力,快手都在優化;另外,快手處於目前整個互聯網最優質的賽道 —— 短視頻上,未來還有成長的空間。
從內在價值的角度來説,快手是不斷成長的。
從估值來看,快手未來的年化增速可能是20%,也可能是30%或40%,但無論是哪個增速,目前股價對應4倍左右的PS估值,都已經是合理區間了。
現在市場也許對於短視頻是否贏家通吃還有顧慮,一旦發現這個邏輯證偽,快手的增長是可以持續的時候,也許估值會迎來一個快速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