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老闆們重獲生機的背後,這股力量絕對不容忽視
在這個國慶與中秋疊加的加長版“十一”假期,旅遊業終於迎來了久違的火爆場面。據統計,假期前四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3100億元。
但不應忘記,短短几個月前,旅遊等小微、民營企業扎堆的行業還是一片慘淡。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為廣大民企老闆重獲生機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其背後的一股重要力量也不容忽視。
民企老闆缺錢怎麼辦?
疫情之下,許多民企碰到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缺錢。
旅遊勝地三亞眼下正遊人如織。三亞海事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第一天,旅遊船艇進出港2312艘次、接待旅客4.96萬人次,同比去年分別增加20.7%、82.9%。
但將日曆翻回上半年,疫情讓春節旺季“報銷”,三亞包括旅遊在內的消費行業在嚴格疫情防控措施下一度長時間無工可開,不少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直接被“抄底”,多家旅行社面臨銀行貸款到期、回款又無着落的困境。
三亞百能假期旅行社就是其中之一。好在疫情期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海南省三亞市分行信貸客户經理通過實地走訪瞭解到企業的經營情況。經審批後,該行為這家旅行社發放了210萬元小企業貸款,有效緩解了其經營壓力。“多虧銀行大力支持,讓我有信心渡過難關。”三亞百能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飛如是感嘆。
以此為縮影,今年以來,中國將應對疫情衝擊的主要着力點聚焦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羣體等民營經濟上。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金融必須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透露,根據中小企業協會統計,全國3000多萬家小微企業,現在有2000多萬家獲得了銀行貸款,官方統計的數字是2360多萬家能夠拿到銀行貸款。2/3以上的小微企業能拿到銀行貸款,“這個比例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
多項相關數據大幅提升也為此提供了印證。截至今年7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0.8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62%。其中,單户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91萬億元,與2018年初相比,兩年多時間,餘額將近翻了一倍;較年初增速19.2%,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0.43個百分點。
五家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37.1%,全年有望超額實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0%增速目標。2020年1至7月,全國銀行業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5.93%,較去年全年利率水平下降0.77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上半年金融管理部門緊扣“保市場主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比較明顯。一方面,目前普惠金融投放量增長較快;另一方面,二季度中國經濟反彈明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銀行信貸投放作出的貢獻。
銀行“惜貸”“懼貸”怎麼破?
民企老闆們獲得更多金融支持,很大程度上源於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合力突破了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發展的瓶頸。
一直以來,制約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一個現實問題是:此前由於銀行不良貸款實行問責制,民企中尤其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又持續居高不下,致使部分銀行人士不敢向他們發放貸款,出現了“惜貸”和“懼貸”的心態。
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一級巡視員毛紅軍透露,如今監管部門明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三個百分點以內的容忍標準,督促銀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分支機構,在內部考核中適當提高容忍度。對因疫情影響發生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有充分證據應視為不可抗力,對相關人員免予追責。
如果説“敢貸、願貸”主要是機制問題,“能貸、會貸”則更多是能力問題,其核心是銀行要加強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持續創新產品服務模式,精準對接民企企業融資需求。
對此,有關方面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知識產權、股權、應收賬款等擔保方式,減少對抵押物的過度依賴。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精簡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縮短辦貸時間。
位於浙江台州的浙江利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吉利汽車集團的核心供應商,系“浙江智造融通工程”千億技改重點項目企業。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廠區工人無法如期復工、在建項目未能開工建設,加上銀行抵押授信已用足、商業租賃公司成本高,企業面臨多重壓力。
為了能讓浙江利民正常供應吉利的訂單、儘快達產復銷,浙商銀行聯合浙銀租賃,基於企業現有生產線和機器設備,通過銀租聯動模式為企業提供了4000萬元信用授信。
由於該業務模式中,區塊鏈技術發揮了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作用,企業暫時不用付一分錢就能先用上設備,由浙銀租賃先行購買,然後租給企業,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分期支付税金,業務結清後再獲得設備。而全額租息可用於企業增值税進項税抵扣,與銀行貸款相比融資利率打了折。
浙江利民嚐到甜頭後,陸續採用上述模式,利用設備租賃融資款繼續投入生產經營。今年6-8月份,浙江利民在浙商銀行新獲了3筆近8000萬元的流動性支持,融資成本下降了近100個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王恩博
責編:周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