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十週年 已成市場重要標尺
2020年6月1日,創業板指發佈滿十週年。十年磨一劍,創業板指從一隻不足100只股票的新指數,成長為具有市值3.85萬億市值的市場核心指數,十年累計上漲超115%。去年以來創業板指更是表現強勁,今年初至今上漲20.03%,漲幅在全球指數中領先。創業板指已經成為市場的重要標尺,也見證了創業板的發展壯大。
今年的“兩會”,創業板改革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改革創業板並試點註冊制”還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也讓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更加受到關注。個人以為,創業板已設立十多年,只有改革才能讓創業板市場增添活力,創業板的發展才會迎來全新的格局。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企業在創業板掛牌,在進一步完善了中國資本市場多層次架構的同時,也標誌着創業板開始為創新創業型企業提供服務。1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市場規模、影響力,還是開户户數、引入機構投資者等方面,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已滿十週歲的創業板,卻仍然還是當初的模樣。而且,通過10年來的發展,創業板某些方面的短板也日益凸顯。
科創板定位於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一定位是非常明確的。創業板雖然主要吸納創新創業型企業上市,但時至今日,其定位仍然處於模糊地帶。在創業板掛牌的上市公司,既有科技企業,也有創新企業,但也有某些“不倫不類”的企業。比如生產護膚品的,生產銷售零食的。
在掛牌公司上,與其他板塊相比,創業板也存在同質化的問題。在科創板設立以前,新股主要在滬市主板、深市中小板與創業板掛牌,但在創業板掛牌的企業,從本質上講,與在滬市主板以及深市中小板掛牌的企業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同質化現象,與創業板定位模糊有關,也導致創業板無法形成自身的特色,反過來又影響了創業板的發展。
而在上市條件方面,創業板包容性不足的問題凸顯。滬市主板與深市中小板對企業上市有盈利的硬性要求,創業板的上市條件雖然略有寬鬆,但虧損企業是無法在創業板上市的。而且,像同股不同權的企業、紅籌企業等,也均被創業板排除在外。創業板上市條件包容性不足的問題,既影響其掛牌企業的構成,也波及到自身的發展。
此外,創業板的套現問題也常常為市場所詬病。在創業板掛牌的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其股東套現不像國企上市公司那樣有硬性規定。而且,由於創業板個股的估值整體上比其他板塊要高得多,客觀上也更容易激發其股東的套現衝動。創業板曾被投資者解讀為“套現板”,實際上也是市場對於創業板股東瘋狂套現的不滿。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的出台,可以説順應了市場的訴求。《實施方案》在重點推進創業板試點註冊制的同時,發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改革也囊括其中。創業板改革,除了開啓註冊制試點外,對企業上市將更具包容性;由於欲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創業板市場的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將讓一個更加透明的上市公司呈現在市場面前;退市制度的改革,將使創業板的退市不再拖泥帶水。
通過改革後,創業板的特點將更加鮮明,與其他板塊之間將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適度競爭的格局,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加有效率的創業板在不久的將來將以全新的面貌出現。
□曹中銘(財經評論人)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