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和海洋,究竟誰才是撐起經濟循環的主流中國歷史已經證明!
對於經濟體來説主要存在兩條循環通道,一條就是跨越國際的外循環,一條就是依靠龐大國內市場的內循環。在這個“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並行的時代,究竟誰才是撐起經濟循環的主流呢?或者説,陸地和海洋,誰才是中國經濟的命門?或許從歷史中我們可以得到答案!
一、先秦至西漢初,內循環為主
我們知道,人類的文明發展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雖然其中並不缺乏交流碰撞,但是在中國的土地上,顯然特殊的地形給予了人們很好的保護。因此,從先秦至西漢初,神州大地的經濟是以內循環為主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説魯國產了素縞,要往外賣,那麼在春秋時期主要有這麼兩個銷路:一個是在魯國國內賣掉,一個是通過商人轉運到他國去賣掉,至於具體轉運到哪個國家,那麼就要看商人們的分銷能力了。
但是這個範圍大體上侷限於“中國”,整個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都是在“國內”完成的,這就是歷史上比較封閉的經濟內循環方式。
二、張騫鑿空之後接入經濟外循環
對於商人們來説賤買貴賣是最好的獲利方式,尤其是把某地的特產販運到邊遠地區進行銷售。雖説説中國從很久之前就不缺乏和中華文明區外的地區進行通商,但是當時畢竟還是極少數,不過在張騫通西域之後事情就變得不同了。
雖然説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通商,而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和烏孫一塊打匈奴,但是主要目的並未達成,好在產生了積極的副作用,那就是“陸上絲綢之路”從此貫通,我華夏經濟開始逐漸接軌周邊國家和地區,進入了外循環模式。
於是中國人生產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開始大量運往西域地區,換回來的有寶馬、寶石、香料等物品,此外大批的植物也開始引入中原,我們的食物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是古老的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接入外循環的鏈條,並獲得了巨大的好處。
三、唐宋海上絲路擴大了經濟外循環規模
中國絲綢之路有兩條,陸上一條,海上還有一條。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鼎盛於唐宋時期。尤其是宋朝,有宋一朝海運一直十分發達!
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貨運規模,陸上絲綢之路頂多就是幾百匹駱駝馱着貨物,總共也不會太多,但是海上絲路有大船,貨運量可以説是十分驚人!一艘海運大船一次運輸的貨物,少説也有一兩百噸的規模。
而且宋朝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已經十分發達,指南針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不誇張的説宋船已經可以通航“世界”。
巨大的海運外貿規模帶來的就是經濟外循環規模的空前擴大,中國的商品不僅擁有了更廣闊的海外市場,而且獲得的利潤更是成倍增加。此外,外國的商品也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經濟循環的鏈條從此變成中國-外國1-外國2-外國3-中國的外放模式,不再是單純的中國國內的單循環模式。
在這一階段,中國和世界的交流更加頻繁,互相影響也變得更加深刻。
四、明清海禁,大規模的經濟外循環被打斷,經濟內循環重回主流
雖然説絲綢之路一直髮展的不錯,明朝初期甚至開啓了“宣德華而柔遠人”的鄭和下西洋,但是明朝開始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雖然説主要是為了對付倭寇,隆慶期間也曾開關,但是這之後,中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在即將到來的“海洋時代”充當弄潮兒的機遇。
清朝海禁更是嚴厲,期間雖然短暫開放,但是政策再度高壓,一段時間內都是“民間片板不得入海”,許多遠洋大船統統被拆毀,好不可惜!
好在還留了一個“廣州十三行”,不然中國連看眼看世界的窗户都沒了。
但是朝廷雖然嚴禁海運,架不住民間總有私自駕船出海的,畢竟面對高昂的利潤,資本是敢於冒着殺頭風險的,不僅如此,它還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清朝南洋猖獗的海盜中就有不少是做走私生意的,説句不好聽的,那就是政府給逼的!要不然誰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跑去當海盜呢?
不過這些畢竟只是少數,只有少數的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到外國的洋玩意兒。對於大部分的中國百姓來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部都是國內產的,內循環下中國百姓的日子其實挺慘的,不過緊緊巴巴也是一輩子過去了。當然,這主要是因為落後的生產力沒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導致的。
五、鴉片戰爭後中國重新接入外循環
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的中國大門,原本內循環的中國再次接入更大範圍的外循環。
不過這次中國淪為的是商品傾銷地和原料產地,這個循環的中心是當時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這次接入外循環讓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漸開始解體,並且誕生了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和近現代企業,但是帶來的更多的是屈辱和彷徨,畢竟這是被迫的!
六、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短暫的“新內循環”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終於自己做了自己的主,外交上我們不僅“另起爐灶”,還“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並且“一邊倒”向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
當時的中國其實是一種擴大化的“新內循環模式”,這個經濟循環模式是以本國國內為中心,同時接入蘇聯等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擴大化的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我們用本國的物品(主要是農產品)換取工業設備、工業產品,開始了艱難的工業化進程。
不過這個內循環雖然相比完全的封閉好很多,但是距離西方發達地區的經濟外部大循環還是差了不少。畢竟當時的中國人基本是沒有什麼消費力的,此外生產能力也十分有限,經濟循環最重要的兩端都嚴重落後,經濟怎麼能有大發展呢?
七、改革開放後中國再次接入經濟外循環大軌道
1978中國改革開放,毫無疑問這對於中國來説是完全正確的決定!開放以來外資來投資生產,我們輸出廉價勞動力和原材料換取豐富多彩的商品,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滿足。
與此同時,國內的生產也開始多樣化起來,中國建立了世界最齊全的工農業生產體系。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人們的錢袋子也開始充盈起來,消費開始生長。
於是中國在生產、消費這個經濟循環的兩端開始爆發,尤其是生產,如果不出口到外國,生產過剩那是常有的事情。與此同時一部分人的消費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消費升級開始啓動。
不過,好景不長,疫情影響下打破了中國經濟的外循環格局。因為大量過剩的產品根本無法再賣到國外去,而國內的消費並沒有培育起來,因為人們手裏的資金其實十分有限,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説,錢都用來買房子去了。
所以為了釋放消費力,打通生產-消費的“最後一公里”,長遠看房價將會得到抑制,房住不炒會是至少十到二十年之內的主流。
隨着外部市場逐漸萎縮,培育國內市場,做大國內市場規模將是中國經濟未來的主流。也就是説中國經濟將形成國內生產國內消費的內循環為主的經濟模式。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閉關鎖國”,因為中國依然要接駁世界,海洋時代退居其次之後,陸運和航空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雖然航空目前也很慘淡,但是總會逐漸走出陰影)。所以我們有了中歐班列,有了一帶一路,內陸城市這次將擁有比沿海城市更大的機遇。
與此同時,生產必然會做出相應調整和升級,以適應人民羣眾不斷增長和變化的消費新需求。
而一個穩定和壯大的國內市場對於中國來説,毫無疑問將是我們最有利的對抗外來風險的武器。
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內循環為主並非一條不通的路,但是一定不是一條坦途,不過熬過去之後,中華必定再次震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