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想幹一番事業者如何得償所願?古往今來的經驗教訓都指向了這一點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財經

想幹一番事業者,大有人在。然而,怎樣才能得償所願呢?以筆者觀之,古往今來,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指向了一點:事業有成,成於識。

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識”,意為識見、卓見,也為判斷、決斷,或為理論、理念……眾多“識”之和,乃成“識”之整體。

“識理”,是“識”之首。此之“理”,因人因事制宜,包羅萬象很有些深廣。如國家治理之“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民貴君輕”之理。為啥?因“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李世民深諳此理,帶來大唐盛世;秦始皇對此不屑,二世而亡了。

“識己”,是“識”之要。知己之長、己之短,該冒尖時敢冒尖,該亮相時勇亮相。“毛遂自薦”,可謂“識己”範例。“曹劌論戰”“馮諼彈鋏”,亦屬“識己”的不凡表現。反面的例子也不少。如不聽指揮、不聽勸阻,一味逞能的馬謖,導致“揮淚斬馬謖”的悲慘終局,就因其忒不知自己斤兩。

“識人”,也為“識”之一。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最終奠定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識人”之正反經驗,在齊桓公身上表現最全面:早年不計前嫌,重用管仲,很快成為“春秋五霸”,晚年昏聵重用豎刁等奸佞,被圈在宮中,活活餓死。

“識理”“識己”“識人”,生活實踐中多是複合立體顯現的。比如劉邦,雲“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繼而,劉邦知人善任,國家元氣漸漸恢復。比較之下,項羽這方面的修為見識遠不及他,連“亞父”范增都被攆走了,最終淪為末路,只能“霸王別姬”。

話説到這兒,或許有人緊皺眉頭了:怎麼總以古人為例?那好,就以現當代人物為例説説吧。當年,華羅庚著文質疑某數學家論文之錯——“識己”的大膽表現,引來熊慶來的“識人”,將之調進清華園,從此邁入學術生涯的快車道;與華羅庚同樣的故事,在陳景潤身上重演——他寫信給華羅庚,告其《堆疊素數論》有誤,引來了華羅庚“識人”,將其調進中科院數學所,最終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做出重大貢獻。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是異彩紛呈的年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不走尋常路的“北大屠夫”陸步軒、跨越“人生實苦”的清華男生魏祥,再到祝願“每個人的努力終有所成”的中科院博士黃國平,也一再證明:“伯樂相馬,既需要有學高德馨的伯樂,也需要有奮蹄嘶鳴的好馬。”事業有成,成於“識”。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鄭殿興

流程編輯:L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