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道!丁元英為什麼不用他所破解的文化密碼,去國外股市操作?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財經

很多看過電視劇《天道》和小説《遙遠的救世主》朋友,估計都對丁元英成立私募基金,在國內A股市場賺錢的事都很感興趣,但其中也有人疑惑,為什麼丁元英拿着外國人的錢在國內操作賺錢,而不是拿錢去國外股市操作賺錢。

如果私募基金可以投資德國股市或者其他中國以外的股市賺錢,丁元英就不會有心理負擔了。那樣豈不是更好。為什麼跑到當時正在改革開放的中國股市。

其實這裏面最主要的一點原因是因為。那時候的中國股市還不完善,有很多漏洞!

用丁元英自己的話來説,就是當時中國改放改革開放的時候是摸着石頭過河,各種法律制度規範建立的不夠完全,才會有各種空白地帶,這也是經各種監管上的不利

而國外股市相對建立較早,各種規章制度建立的比較完善,而且一旦出現這種違規操作,就會被嚴厲的懲罰和打擊,這種成本是相當高昂的。

這也是為什麼丁元英不願意運用國外的資金去操作國外股市的原因。其實以他作為世界經濟研究員的身份,對世界經濟的研究,國外經濟,國內經濟都研究的應該算是相當的透徹,他卻跑到了國內股市,而不是在國外股市。

丁元英不是神,他只能按照規律趨勢賺錢,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而不能改天換地。其他國家的股市當然也可以掙錢,但是在一個相當規範和健全的交易市場,掙錢也只能在某種框架之內行事。

也就是説,賺的錢的和收益率是有限制的。而在當時的中國和一些欠發達地區,股市不正規,是一種利益階層圈錢的工具和手段。鯨吞海納,沒有規則限制,都是人心變化的具現。

在這種市場能掙錢的只有兩種人。一種就是所謂強勢階層,也就是所謂的莊家,一種就是丁這種高明投機者。書中有一段話,是丁元英和芮小丹的對話。

丁元英説:“香港迴歸是政治問題,是國家主權問題,至少近期不是經濟問題。十五大是要解決政治、經濟的基本策略問題,國有資產重組、債權變股權這些改革舉措已經勢在必行,這裏面既有政治經濟學,也有市場經濟學,既要為改革開出一條道,又要分解改革的陣痛,這時的股市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這種背景下,你既得盯住莊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門的快刀,你得在狼嘴裏有肉的時候下筷子,還得在衙門拔刀之前抽身。”

芮小丹一笑説:“朦朦朧朧更不懂了,就覺得後背發冷。”

就把這種情況説的很清楚。丁元英留學在德國,借用德國人的規則,完善的信用體系來融資,將自身的風險降到最低,

而來到當時中國這樣一個剛剛改革開放之初漏洞百出和規則疆化的市場來圈錢。這就是利用了地域文化經濟發展不對稱的優勢。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來我們國家投資總是能掙的盆滿缽肥,而我們國家的企業出去,卻總是成為別人的獵物。其實就是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不對稱,觀念和思維跟不上別人造成的。

理論上講。歐美國家的股市成立也不是很早,英國在1551年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公司-MUSCOV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的投資者是倫敦喜歡冒險的商人,但是西方的股票交易和證券交易所的確是1611你的荷蘭。

英國和法國也較早的成立了證券交易所,而美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卻是成立於1811年有經紀人按照《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營運,不過200多年。

但是相對來説文化制度是比較完善,但是研究起來,以丁元英的才智應該不是很難,但是他卻反而恰恰把中國文化研究的那麼透徹,兩相比較一個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個是200多年的文化。

可以一目瞭然,儘管丁元英對中國傳統文化抱有深深的遺憾。也正是因為他了解了這些,也是因為當時的空白地帶,讓他來選擇當時的中國股市。

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這個民族能夠屹立不倒。難道就不能説明這是也是一種強勢文化的表現嗎?難道真的是像丁元英所説的弱勢文化的羣體,弱勢文化的民族表現。

一個民族能夠經歷那麼多次的磨難,一直存留到現在,還能夠在屹立在東方不倒,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與文化才能支撐得住。

當初的四大文明古國,現在也只剩下中國和印度,而其他兩個文明古國也已經煙消雲散,淹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有一句話叫適者生存。

不管是現在的西方文明也好,還是文化也罷,都會有這麼一個適者生存的問題,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屹立不倒,他的精神,他的脊樑,他的文化。難道是一種強勢文化的表現。

在小説《遙遠的救世主》和電視劇《天道》中我們看到了丁元英的兩次賺錢的方式,一次是在掛失賺錢,一次是在所謂的扶貧事件上的賺錢,都是用所謂的文化密碼。

但是實際上這兩次賺錢。都是利用了法律規章制度的漏洞。對於這種事情你怎麼看!

本文由魚樂嗨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小人物的視野看世界,你有你的大世界,我有我的小視野。

私信發消息:【天道】,贈送未刪減版電視劇,免費獲贈本文所提到的《遙遠救世主》電子書!以及免費獲取一份本打開你思維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