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23億!又一超級賽道出現:比芯片還難
作者丨鉛筆道編輯部
最近,又一個超級傳統賽道獲得鉅額融資:23.325億元。這個賽道就是養豬業。
9月29日,一家名叫“中芯種業”的企業宣佈通過增資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廣東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0億,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投資3億,華農資產投資3257萬(以股權形式)。
作為首輪融資,這個金額的量級,只有“芯片”行業能與之抗衡了。沒錯,在養豬行業,育種就是該賽道的“芯片公司”,俗稱“豬芯片”。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科技投資熱達到高潮:企業獲得融資的可能性,與其技術含金量完全成正比。
若要把賽道歸類,其次序為:硬科技>軟科技。而硬科技裏,基礎設施科技>應用層科技。在基礎設施科技裏,最搶手就是行業的“源頭科技”。
比如智能產業的源頭是“芯片”,農業的“源頭科技”就是種子——在養殖業,這個“源頭科技”就是育種。
因此,“中芯種業”就是養豬業的“芯片公司”,它要解決的也是一項“卡脖子”技術。
“中芯種業”的董事長名叫吳珍芳,是華南農業大學的一名教授,自1998年起就一直致力於種豬育種工作,至今24年。那時候,國內產業核心的原種豬幾乎全依賴進口。
24年裏,吳珍芳累計投入了20多億元,目前小有成績:開發出了12個品系的豬,可滿足1億頭肉豬的種源需求。
這是個什麼概念?據國家官方數據,2021年全國出欄的生豬數量約6.71億頭,而“中芯種業”已經能滿足其中14.9%的需求。
這離“生豬育種國產化”又邁進了一小步。
據頭豹研究院數據,國內種豬對進口依賴嚴重:2020年,國內的種豬進口數量約2萬頭——佔市場份額約30%-40%。這其中,約有40%的種豬來自澳大利亞,30%來自美國,15%來自法國,10%來自丹麥。
之所以依賴進口,是因為進口種豬“性能”的優越性。比如生長週期是本土豬種的50%,“料肉比”是本土豬種的40%-53.6%(吃得更少長肉更快)。
△本土豬種性能VS進口豬種性能
因此,國內的種豬產業基本被外資公司壟斷。
以Hypor、PIC、Genesus為代表的國際三巨頭,已佔據全球市場的48%(以營收計算);而在國內,以牧原、天兆豬業等為代表的領先企業只佔據國內份額的5%。更關鍵的是,即便是這些企業,種豬依然依賴進口。
在種豬賽道,國內企業被“卡脖子”的程度絲毫不亞於“芯片”——這種緊迫性,吸引了各路新老玩家的進入——“中芯育種”只是其中之一。
“中芯種業”的背後是“温氏股份”(控股公司),是一家食品上市公司,屬於典型的“下游走向上游”。它的產品包括散養土雞、蛋品等。
還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傲農生物,也在今年5月宣佈:投資6億元,進軍生豬育種。它的主營業務是:飼料、養豬等——也屬於“下游走向上游”。
這一波生力軍的湧入後,生豬產業需要多久才能解決“卡脖子”問題?至少10年,並且是10年一小步。
據頭豹研究院數據,培育一個豬種首先要經歷3步:祖代豬種、二元豬種、三元商品豬。從起碼時間看,祖代豬種培育週期是14個月,二元豬種是14個月,三元商品豬種是12個月。
也就是説,一個新豬種的起碼培育週期是3年——但這還沒完,耗時3年培育的豬種仍有各類缺陷,還需7年左右時間培育優秀的身體機能。
最終的結論:培育一個優秀的三元商品豬種大約需要10年。
這個數字背後有什麼意義?“豬芯片”的技術難度或許低於“芯片”,但培育週期確實比“芯片”長太多了。
從過往30年的案例看,每代芯片的研發週期大約3-4年。比如1989年,華晶電子集團開始研發芯片。1993年,第一塊256K DRAM在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試製成功。
相信未來,“豬芯片”的研發潮,也會帶動各行各業的“芯片研發潮”。每個垂直行業都會存在“芯片”環節,只要具備被“卡脖子”特徵,都將具備很大的資本化價值。
鉛筆道編輯部成員不持有所述企業股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