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鑫聞|A股鼠年完美收官,年漲幅40%,人均賺14萬!牛年或將穩中求穩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2月10日週三,大盤延續強勢,高開高走,連漲三日。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創業板指均創出逾5年新高,鼠年A股圓滿收官。或許是由於鼠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將開啓春節長假模式原因,兩市成交量略顯不足。截至收盤,北向資金淨賣出超17億元。
鼠年完美收官,年漲幅達38%,人均賺14萬!
值得一提的是,盤面上,白酒引領大消費普漲,稀土、疫苗等題材活躍。山西汾酒漲停,貴州茅台上漲4.05%,報收於2601元/股,創歷史新高。
而對於白酒板塊的不停上漲,機構仍表示樂觀。中信證券最新研報將貴州茅台的1年目標價上調至3000元/股,並維持“買入”評級。中信證券研報認為,白酒板塊投資依然樂觀,茅台攻守兼備,更多催化下有望引領行業上漲。
回顧即將過去的鼠年,從年初的股市巨震到年尾的連續大陽線,A股這一年可謂是驚心動魄。記者根據wind數據整理,從豬年年底(2020年1月23日)到鼠年年底,A股總市值從64.4萬億增長至89.19萬億元,A股在鼠年裏市值增長了24.79萬億元,最高年漲幅達38%。而按照目前A股最新户數1.78億計算,今年股民平均每户市值增長了13.93萬元。
但也有股民表示,賺錢是賺了,但是人均近14萬有些誇張了。國信證券山東分公司類興亮(執業證書編號:S0980614100004)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回顧2019、2020兩年,業績確定性強與成長性好兩個方向被市場充分挖掘,A股市場連續兩年走出了結構牛市,大量行業龍頭經歷了價值發現、價值迴歸、龍頭溢價,甚至泡沫的過程。在這期間,大量公募、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
事實上,通過數據對比就知道大牛市已從我們身邊悄然而過。而結構牛悄然而過,在接下來的牛年,我們該如何做?是該追牛,還是防備熊市?我們可以從A股運行邏輯、當前A股情況和未來佈局三個方面來分析。
鼠年A股運行邏輯:經濟持續復甦+流動性邊際收緊+公募高速發行
回顧鼠年A股市場的主要運行邏輯,類興亮提出三點,分別為經濟持續復甦、流動性邊際收緊和公募高速發行。
首先,我國取得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雙勝利,經濟復甦成為全年的一個主要邏輯。年初疫情期間,主以業績大幅增長的防疫物資與宅經濟為主題,比如:呼吸機、口罩生產企業、小家電、速凍食品,休閒食品等;而後是全面復工復產,國外疫情蔓延,中國成為全世界的生產大後方,各種物資全面出口,週期類品種逐漸觸底反彈,整個工業產業鏈從後往前逐步景氣,估值與利潤雙擊。
同時,類興亮指出,流動性是鼠年股市走牛的重大推動力。2020年是全球資本市場的牛市,如果僅僅用“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來解釋就顯得過於蒼白了。
2020年,全球經濟大衰退,全球資本市場在此期間均經歷了暴跌時刻,但同時也都創出了歷史新高。類興亮認為:“在當前的節點,國內流動性面臨轉向,國外流動性雖然還沒有看到轉向的跡象,但是早晚也要轉向,所以邊際趨緊是一個趨勢,而反映到股市,就是高估值板塊承壓。”
第三個邏輯則是公募高速發行。公募等機構在2019~2020年兩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業績,自然而然的也取得了高速的成長,新產品發行量屢創新高。
近兩年,公募基金爆款產品一日募集一千多億,甚至兩千多億的情況常有出現,投資者認購熱情高漲。在類興亮看來,公募的火爆其實是機構主導市場定價權的體現。過去兩年,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充分挖掘了業績確定性強與成長性好兩個方向,各行業龍頭走出了從價值發現到價值迴歸再到甚至泡沫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抱團股上漲-##_FORMAT_GT_##淨值上漲-##_FORMAT_GT_##新發產品-##_FORMAT_GT_##繼續抱團-##_FORMAT_GT_##繼續上漲-##_FORMAT_GT_##繼續發產品”的機構抱團正循環,而未來,是否會有一個反向的負反饋,也就是從“抱團股下跌-##_FORMAT_GT_##淨值下跌-##_FORMAT_GT_##基民贖回-##_FORMAT_GT_##被動賣出-##_FORMAT_GT_##繼續下跌-##_FORMAT_GT_##繼續贖回”這個負的循環?類興亮認為,這是必然的。
A股當前“一九分化”嚴重,強者恆強趨勢進一步顯現
當前A股行情“一九分化”嚴重。截至2月10日收盤,在滬深兩市4000多隻個股中,2019年元旦以來上漲的有2282家,下跌有1893家,佔比超45.28%。也就是説,從2440低點以來,還有超過45%的股票不但沒有漲,反而還呈現下跌態勢。
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前10%個股對市場收益貢獻度約為81%,該數字於2020年四季度上升至139%,意味着後90%的個股貢獻度了39%的負收益。也就是説,一邊是抱團龍頭股不斷創歷史新高,另一邊則是是大量的中小盤股不斷創歷史新低。類興亮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A股歷史上是罕見的,但是在國外成熟市場都發生過。”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A股市場按照市值從大到小排序,從中間分開,市值前50%的股票交易量之和佔80%,市值後50%的交易量之和佔20%。如果你覺得已經很極端了,那你就錯了。實際上,在成熟資本市場上,這種情況更為極端。數據顯示,日本市值後50%的股票成交額僅佔總成交額的4%,韓國是3%,美國是2%,香港則是1%。
從機構重倉情況來看,美國頭部基金重倉股前五家公司分別是Microsoft、Amazon、Facebook、Apple和Alphabet,這五家公司在機構的重倉股中佔比高達45%。而反觀中國市場,機構重倉的前五家公司分別為貴州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騰訊控股和美團,這五家公司在機構重倉股中的佔比目前僅為28%。也就是説,這一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
牛年A股如何投:穩中求穩!
對於後市,A股是否會繼續走牛?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類興亮總結為四個字:穩中求穩。
類興亮表示:“首先要承認在過去的兩年是結構性牛市的兩年,上證指數雖然在3000附近晃悠了多年,但是上述業績確定性強與成長性好兩個方向,大牛股比比皆是,機構抱團走到了一個非常極端的底部,在連贏兩年的情況下,出現均值迴歸是正常的,所以抱團板塊都要小心,從基本面出發,以估值為準繩,不要追高。”
另一方面,任何一種市場風格走到極端的情況,帶來風險的同時也會帶來機會。比如從2013年到2015年三年是中小創的牛市,傳媒互聯網大漲,成長風格走到極致,後來就則是藍籌股的崛起,一直延續至今。
類興亮提醒:“當前市場雖仍是機構審美,在機構審美之下,還是要看基本面,要算性價比。由於資金過於向龍頭集中,造成很多基本面向好的二三線績優股被市場冷落,估值合理偏低。”
總而言之,回顧2019、2020兩年,業績確定性強與成長性好兩個方向被市場充分挖掘,A股市場走了連續兩年的結構性牛市。在此背景下,類興亮建議投資者,牛年應該採取穩健策略,穩紮穩打,挖掘基本面向好,估值偏低的二三線績優股。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資訊僅供參考。上述所列示上市公司僅陳述其與該事件相關,不作為具體推薦,投資者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