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增長11倍,達到2562家。圖為三角鎮一高新技術企業的工作人員在檢測產品。
火炬開發區一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塵生產車間。
“我們正在規劃明年科創板上市,目標是將公司打造為一家有核心競爭力的科創板企業。”日前,在中山市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中山新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軍透露了該公司的近期目標。作為日前公佈的中山市20家首批市級創新標杆企業之一,新諾科技憑藉自身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在疫情之中逆勢上揚,今年二季度預計增長超100%。
在6月30日召開的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新諾科技獲頒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會上,中山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尹明表示,去年以來,中山全市在加快把中山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創新成果產業化基地工作上取得紮實成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是實現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的決勝之年,是上一個中長期科技規劃收官和下一個中長期規劃制定之年,更是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質量崛起的開局之年,抓好科技創新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中山市委書記賴澤華指出,站在新的起點,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科技創新的極端重要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奮力開創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廖瀚 羅麗娟
通訊員 鍾軒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1 大科學裝置“零突破”科創升級“補短板”
會上,尹明表示,過去一年,中山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中山市政府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簽約共建中山光子科學中心項目,實現了中山全市乃至珠江西岸大科學裝置“零突破”;
光子科學中心之外,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先進低温技術研究院也正式落户中山;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國家批准建設新藥創制國家實驗室,並正式向廣東省政府提出願意與中山市共同建設國家實驗室中山基地;
上海藥物所與中山市政府共同發起成立的中國科學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成功獲省政府批准註冊為中山市首家科研型省級事業單位,獲批建設全省唯一(全國8家)的國家級創新型 CMC&CMO;(藥品生產工藝、雜質等研究和藥品合同委託生產)服務平台,正在加快建設成為生物醫藥國家實驗室中山基地;
投資2億元建設的藥物研發公共技術平台和新藥研發中心已完成裝修及設備採購,預計年內投入使用。投資30億元建設的中山新藥創制產業園已於今年3月正式動工。
國家級高端科研平台的入駐給中山創新能級的提升注入了強心劑。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依託,尹明表示,中山將整合現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山建立的創新平台,統籌規劃建設集大科學裝置、孵化育成、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成果產業化服務於一體的高端科技資源集聚區——中山科技創新園。
尹明透露,這一選址南區,佔地527畝的高端科技創新園區目前已完成園區概念規劃,計劃將於今年動工建設,一期建設面積60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60億元。從公佈選址到完成園區概念規劃、計劃動工建設,中山科技創新園的快速起步是中山加快產業創新能級提升步伐的明證,也體現了中山嘗試補上“大院大所”缺乏短板的強烈願望。
從數據上看,中山在科創升級、結構調整上下足了心血。當對現有短板的反思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真金白銀的投入才是中山化解“心病”的唯一出路。
2019年,中山新增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36家省級工程中心,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台增至493家。與此同時,中山去年全年安排了市重大科技項目38項,立項資金1.43億元;安排市級引進高端科研機構創新專項資金44項,經費1.82億元;5個項目獲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立項,立項金額6500萬元;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共支持項目95個,安排省、市財政資金1.9億元。
2 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增長11倍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尹明介紹,中山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五年增長11倍,達到2562家,這一數字比去年的2378家又有所增長。
其中,規上企業約佔50%,超過1200家。對比去年同期公佈的1003家,不難發現,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的增長甚至高於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的增長。這是中山提升創新主體支撐作用的良好信號:一方面,更多高新技術企業躍升為規上企業;另一方面,更多的規上企業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這種現象將有利於創新要素向產業頭部流動、聚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去年全市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45.5%,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升至59%。
但必須正視的問題是,在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的背景下,去年中山市科技創新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反映在工業生產上,去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下降11.1%,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下降0.7%。分細分行業看,雖然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等取得了一定的增長,但醫藥製造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的下滑,需要我們敲響警鐘。
今年以來,中山有意識地加強了高技術製造業的投資,1-4月增長49.6%。在去年推動超500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的基礎上,今年1-5月中山工業技改投資再增長8.4%。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2019年全市技術合同登記221項,交易額3.68億元,增長12.31%;今年1-6月的技術合同交易額已超過去年全年,達4.1億元。
與此同時,中山積極引進培育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2019年安排6464萬元支持服務平台建設,全市各類檢驗檢測機構達 139家,加快建設全生命週期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體系,新增市級工業和工業互聯網類公共技術服務平台6家,總量12家;支持9個平台建設,安排資金2367萬元。
在創新人才引進方面,2019年中山市有2人入選“珠江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實現零的突破。認定廣東省外籍高層次人才5人,評選出45名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新增國家級創新平台分支機構2家、院士工作站2家。
截至2019年,全市共引進省、市級創新創業科研團隊42個;全市持有有效期內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人員共計1044名,今年已新辦100人次。今年落實中山人才新政24條,共受理粵港澳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認定285人,安排4000萬元落實個人所得税優惠政策財政補貼。
3 強化“六大支撐”提升創新承載力
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賴澤華強調,中山要以強化“六大支撐”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着力打造灣區西翼創新高地。“六大支撐”包括強化重大平台支撐、強化核心載體支撐、強化企業主體支撐、強化產業集羣支撐、強化高端人才支撐、強化創新生態支撐。
“六大支撐”指向了中山在科技創新路上存在的顯著短板。例如,在創新承載力方面,火炬開發區作為全市創新發展的重要依託,與身負同樣使命的東莞松山湖相比仍顯不足,城市創新承載能力對標珠三角先進城市還有距離。又如在企業創新方面,中山市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和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覆蓋率較低,規模以上企業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低於全省水平。在對創新人才吸引方面,中山現有高端人才數量與深圳、珠海、東莞差距明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引領,聚焦實體經濟,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大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築牢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對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擴大有效投資、強化融資保障、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等具體目標,我們可以發現,創新驅動發展工作的每一項具體工作,都踩在了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的步點上。
去年7月舉行的中山市科技創新大會提出,中山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機遇,加快建設創新中山,在科技創新發展的激烈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優勢。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賴澤華強調,中山有“敢為人先、開放創新”的城市精神命脈,有紮實的產業基礎和較強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聯合創新能力,有千載難逢的“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雖然中山在“0到1”的原創性、基礎性創新方面沒有優勢,但在“1到10”甚至是“10到100”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方面大有可為。要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牢牢抓住深中通道通車前這個黃金期、窗口期、機遇期,全力做好“融”的大文章,積極擁抱大灣區、擁抱大城市、擁抱高科技,讓中山真正成為深圳產業溢出、創新要素溢出的第一站。
▶記者手記
只有“配得上”才能“留得住”
科技創新無疑是中山打好經濟翻身仗的第一動力,也是中山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中山曾經在科技創新方面擁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從2010年到2015年,中山市全社會R&D;投入翻了一倍,到2015年,全市R&D;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為2.36%,比2010年提高0.44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中山市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3項,實現國家外觀專利金獎、省科技特等獎、省發明專利金獎“零”的突破,獲批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在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3D打印等多個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在《中山市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中山提出到2020年中山市全社會R&D;經費佔GDP比重達2.9%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2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件以上。對比經濟體量更大的佛山市、東莞市的同期規劃,中山在規劃目標的設定上達到了同樣的高標準。但近10年來,東莞、佛山在全社會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上的增量都達到了百億級別。相比之下,中山逐漸落於人後。
差距並不可怕。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山已經有了正視差距的勇氣與趕上差距的決心。對於今日的中山來説,科技創新的成果是自身城市競爭力的試金石。
從海底隧道穿出海面,經西人工島跨伶仃洋大橋,30分鐘登臨馬鞍島,珠江西岸的風景展露在眼前。距離這一設想實現的時間已經很近,在珠江東岸上,來自深圳等城市的服務業、製造業企業,早就將目光放在了珠江西岸廣闊的灣區經濟腹地上。而在珠江西岸,珠中江城市羣對跨海通道的熱情從未消退,期待着區域經濟空間的重構。
在中山,從珠江口在一片灘塗中逐漸崛起的馬鞍島,到全市層面在交通規劃上興起的“大作戰”,為了迎接經由深中通道而來的“客人”們,中山已經等待、準備了很長時間。毋庸置疑,深中通道的建設將確定中山珠江西岸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對中山城市整體運輸體系將產生深遠影響。從中山自身出發,如何有效吸引通道建設所帶來的各種資源要素,使其服務於中山市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避免中山市僅僅成為珠江東岸與珠江西岸聯繫的過境通道,是擺在面前的重要議題。
從這個角度看,在“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擁有紮實的產業基礎的中山,正需要通過科技創新來證明自己擁有承接深圳產業溢出、創新要素溢出的能力。在利用深中通道承接深圳產業外溢的“同題考試”中,珠江西岸各市都在抓緊備考。“小步慢跑”可能喝不上“頭啖湯”。
只有證明自己“配得上”,才能“留得住”。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城市對創新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是中山在超級跨海工程通車前必須要做好的發展文章。只有做好這篇文章,“深中同城”的未來圖景才真正具有説服力。
■數讀
2019年以來全市創新驅動的“點”與“面”
●2019年新增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36家省級工程中心,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台增至493家。
●2019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62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50家。評選出20家首批市級創新標杆企業。
●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股權投資基金61支,基金管理機構26家,合計資金規模超200億元;擁有科技銀行12家,科技貸款入池企業2361家,累計審批貸款84億元,發放科技貸款貼息6221萬元。
●積極引進培育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2019年安排6464萬元支持服務平台建設,全市各類檢驗檢測機構達139家。
●加快建設全生命週期公共技術服務平台體系,新增市級工業和工業互聯網類公共技術服務平台6家,總量12家。
●深化“放管服”改革,調整優化全市科技計劃體系,設置5類科技計劃,包括重點研發計劃、企業創新計劃、創新環境計劃、人才計劃、公益與基礎研究計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傳統優勢產業提升等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支持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最高資助1000萬元;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按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税前加計扣除額不超過6%給予補助,每年最高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