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含糊不得,市場照着眼下這個狀態發展下去,再過幾個月,又要去3500點,這是起碼的。為什麼這麼説,看看從前去年9月以來,北上資金增加3000億以上,就非常清楚。北上資金雖然成分複雜,一會流進,一會兒流出,但總體來説,這些資金是不計較幾個點的得失的。還有今年一季度大量發行的公募基金,基本也是閉眼配置股票。然後看看這些資金目前賺了多少?看藍籌扎堆的滬深3oo指數就清楚,整體上漲幅度不大。至今盈利更是不多,也就消費股上有好點的成績,其他真一般。試問這些資金進來那麼多,他們要不要把股票拉昇去賺錢?
北上資金必然導演滿倉踏空
以上這些,炒過幾年股票的人都能看到,不是什麼秘密。所以,如果單純就以這個因素,就大幅買進股票,或者一直持有股票,基本就是被誤導了。因為,北上資金會不會提他人抬轎?後發的基金會不會不去接老基金的貨而為那些沒賺錢的人抬轎?這在未來的幾個月裏變數太大了。並且別説北上資金、新發基金,就算是所有機構資金加在一起,面對一個55萬億流通市值的市場,全線攻擊,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可以斷言,後面的行情滿倉踏空的比例,要比2017年、2019年上半年的時候更大。對此也不僅僅是我有這種判斷,跟業內的很多朋友溝通,這種判斷也是被廣泛認同的。所以很多機構,現在做股票也是多方聯絡,集體調研,集體攻擊,集體撤退。默契之高,完全不是前幾年能比的。
這正因為如此,我現在看股票,通常就是借力打力。拿我用的量化系統,量化「機構庫存」。看機構行為目前是什麼一個狀態,「機構庫存」提升,積極的機構行為越來越多,那麼這種股票哪怕調整,甚至突然大跌,都不用太害怕,很快就會雲開霧散,就像下面圖裏的股票那樣。大家自己到應用市場,裝一個「博尓系統」的手機應用,自己也照樣能夠去量化。
相反的狀態,天差地別
同樣,有的股票完全不是這種狀態,而是恰恰相反的那種,漲着漲着,或者盤着盤着,「機構庫存」就消失了。機構放棄,機構不管,你説股票的表現能好到哪去?就算最近行情挺好,但依舊有股票破位往下,比如曉成科技(3oo139),上週震盪橫盤並有長陽嘗試攻擊,但量化的結果是上週一之後,機構庫存就已經消失。所以本週盤不住了,破位往下,昨天跌3%以上,今天繼續跌4%。
很多時候,我自己也在思考,為什麼炒股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説那麼難,原因就是太多朋友,因為各種情況,或者上班,或者有家務。所以特別喜歡只看一個大方向,然後就買股票,圖個省事。而大方向不是不要看,但大方向即便看對了,也只是賺錢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沒合格,一樣還是難。就比方説眼下,行情漲漲跌跌的震盪,震盪背後,你的股票,機構資金是一個什麼態度,如果是積極的態度,8成機會能賺,如果不積極,這就很難説了。但大家也可以面對自己股票的走勢,想一想,上面的問題自己心裏是否清楚,要是這個問題自己不清楚,可以到應用市場裏,找到「博尓系統」的應用,裝好之後再量化「機構庫存」,量化之後,自然很清楚的,會解決接下來行情裏的,操作的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