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攜手私募基金+操盤CVC,上市公司謀求新增長點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財經

本週,4家A股上市公司環旭電子、卓勝微、聖邦股份、眾合科技先後發佈公告稱,分別出資3000萬元、5000萬元、3000萬元和4000萬元,認購耀途資本發起設立的15億元新一期人民幣基金的有限合夥份額。就在12月初,金地集團也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公司作為有限合夥人以自有資金出資3000萬元認購杭州啓明融晶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份額,標的基金目前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並取得《私募投資基金備案證明》。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參與私募股權基金的認購積極性大增,通過上市公司主體或旗下公司,在一級市場集中“掃貨”,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包括IDG資本、啓明創投、嘉御基金、千乘資本、耀途資本、建銀國際等GP(普通合夥人)均獲得了來自上市公司注入的資金。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也親自下場通過CVC(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基金做起了投資,意圖尋求新的產業投資和轉型的突破。

上市公司扎堆湧入私募股權市場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2月至今,就有超過30家公司公告參與認購不同類別的股權類私募基金,保守估計全年有至少100家公司加入“掃貨”私募股權基金的大軍。從已經公告的類別可以發現,大部分上市公司參與認購的出資金額在5000萬元以下,且投資方向多圍繞公司主業上下游;從設立基金的投資方向來看,新技術、新能源、醫療產業、消費升級等類別均是比較熱門的領域;從A股上市公司選擇GP的類型來看,有人民幣基金也有美元基金,出資方式以人民幣為主,但是也有部分通過控股海外公司進行認購。

比如,伊利股份在今日發佈的公告中指出,境外全資子公司China Youran Dairy Holding Limited於2021年12月22日簽署了兩份投資協議,China Youran作為有限合夥人以自有資金認購Community Fund LP基金份額,認繳出資額為4200萬美元。

而證券時報記者通過查閲公告發現,Community Fund LP以開曼豁免有限合夥企業形式組建,成立於2021年8月17日,Community GP Limited為Community Fund LP 的普通合夥人,其實控人為IDG資本高級管理人員戴強,主要投資新技術及消費升級等相關領域的優秀子基金。早在今年月10份,比亞迪就已經公告通過控股子公司Golden Link Worldwide Limited(簡稱“Golden Link”)作為有限合夥人,擬對Community Fund LP認繳出資3億美元。

這意味着伊利股份和比亞迪聯合大手筆投資了IDG的美元基金,成為了IDG資本的美元LP(有限合夥人),投資目標直指科技及醫學創新等領域。

而同一家上市公司相中的可能不僅僅是一種類型的股權基金,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諸如很多當下熱門的產業龍頭如寧德時代等公司,撒的面都很廣,綁定多家GP也是常見的選擇。參與了深圳多傢俬募股權投資機構出資的蘇州中新集團,也是一個典型。證券時報記者查閲公告發現,中新集團今年以來投資了包括同創偉業、千乘資本、湖杉資本、源碼資本、遠毅資本、架橋資本、元禾璞華等在內的多傢俬募股權投資基金,其中大部分註冊基金在蘇州。

此外,也有公司通過聯合成立的新基金專項投資產業鏈上下游的項目,完成定向股權收購。

盈科資本合夥人、戰略運營中心總裁張慶春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專項收購基金相對而言投資標的更清晰,通常已鎖定投資目標,標的公司和上市公司有業務協同且有後續深度合作的意向,因而上市公司在專項收購基金中的出資比例通常較高,對參與標的企業投後管理的深度、資源協同方面會更加關注;未來投資退出方面,上市公司收購專項基金所持有的標的企業股權是專項基金退出的重要路徑。”

“上市公司出資股權基金除了自有資金資產增值外,也是基於自身轉型需求、產品外延需求為主,還有穩定供應鏈、增加客户來源等因素。”華大共贏產業基金管理合夥人王磊説,“越來越多的產業資本進入到股權投資基金行業是好的苗頭,有利於中國產業升級、轉型的明確趨勢。”

千乘資本董事長熊偉也持有同樣的觀點,根據他的觀察,上市公司投資基金的現象背後,主要是有業務合作的訴求,希望獲得財務+業務的協同,就他所關注的工業科技領域,投供應鏈的比較多,不僅希望通過投基金獲得有價值的供應商,也能借助供應商的上市來獲得收益。

他還強調,上市公司做私募股權投資,有兩個方向他比較認可,第一,為了加強自己的主營業務和拓展新的業務方向;第二,作為純投資人獲取投資收益。但如果跨界和過分依賴股權投資,單純獲取財務收益為目的則和財務投資者差別不大,長期來看可能會影響主業。

CVC成上市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隨着註冊制的實施,中國上市公司主體快速增加,截至12月23日,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4672家,中概股和港股的互聯網公司也不少,而且產業資本力量也在逐漸加強,從而CVC快速發展。諸如温氏投資、海爾資本、杉杉創投、碧桂園創投等,都是在市場比較活躍的機構。

IT桔子和融中研究發佈的最新CVC報告顯示,在中國,主要的CVC投資機構的主體公司行業以互聯網公司為主,在2021年,有159家是互聯網企業,佔比21%,位列榜首;非互聯網機構涵蓋了製造業、傳媒、生物醫療、遊戲、汽車、房地產、文娛等各行各業,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製造、傳媒、生物製藥、遊戲、軟件,分別各自佔據15%、9%、6%、6%、6%。

實體企業的從業者是否應當涉足VC(風險投資)?業內對此討論比較多,持有反對意見的人認為這是一種“脱實入虛”,因而並不看好實體企業在VC方面的嘗試。而有上市公司高管則認為,因為所處行業的不同,不少產業都面臨着轉型升級的挑戰。而對升級浪潮中的企業家來説,其所擁有的存量市場正在萎縮,企業自身轉型升級壓力非常大。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妨利用投資的方式建立CVC讓自己與新興的發展力量相連接,期待尋求公司轉型的第二增長曲線。

張慶春的觀點是,上市公司直接開展創投,一方面增加了私募股權市場的活力,另一方面對所在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整體上有利於推動行業發展,反哺國民經濟。

而王磊認為,上市公司做選擇做LP或是直投,在不同的階段適合不同的投資方式。他指出,上市公司主要專注於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的產業公司,模式相對確定。初期自有資金投資更多的是關注產業鏈,比如從供應鏈、客户的穩定角度看待投資;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有產品外延甚至是跨界投資產品的需求;第三個階段,如果投資相對成功,在滿足主業穩定發展的需求後,自己掌控投資管理公司,逐步進入到產業加投資的混合發展模式。股權投資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募投管退有固定的判斷邏輯,不同於產業視角的基於投資角度看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