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動物產業愈發火熱。
【獵雲網 北京】5月24日報道(文/韓文靜)
比賣茅台利潤率還高?
前不久,專注於實驗動物小鼠模型的藥康生物登陸資本市場,實驗鼠的暴利生意也被推至台前。其部分品系的小白鼠單價高達萬元,毛利率高達95.65%,超過91%毛利率的茅台。
與小白鼠一樣,實驗猴的價格也同樣不菲,近年來實驗猴的價格也迎來了暴漲,有些品種單隻甚至超十萬,“一猴難求”成為常態。
新藥研發持續升温的大背景下,醫藥相關產業鏈快速發展,作為配套服務的上游,實驗動物產業愈發火熱,開始受到資本的更多關注。
“賣小動物”的生意火了小鼠是繼人類之後第二種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哺乳動物,因基因組與人類高度同源,成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實驗動物。
藥康生物的產品中,斑點鼠的價格最高,平均售價過萬元,其毛利率更是超90%,堪稱“鼠茅”。
“斑點鼠”之所以有高售價和高毛利率,是由於其部分產品為企業首創,存在一定市場稀缺性,具有定價優勢。
藥康生物表示,斑點鼠作為高附加值產品,其主要投入體現在前期研發階段的創制開發,相關費用計入研發費用。
無獨有偶。今年年初,根據財政部網站發佈的公告顯示,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採購食蟹猴項目的中標公告發布,最終由昆明亞靈生物成功中標,供應數量為30只,成交金額為366萬元,貨物單價為12.2萬元。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因為其生物學特性與人類極其相似,常被建立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而在2020年初,食蟹猴的採購單價為3萬元。短短兩年,實驗猴的單價翻了幾番,但儘管如此,依舊會出現“一猴難求”的情況。
“到今年年底,如果實驗猴漲到20萬,我都不覺得稀奇。”在《財健道》的報道中,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主任孫強表達了自己對實驗猴價格漲勢的觀點。
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實驗猴的需求迅速放大,各國對實驗猴的需求暴增。
然而養育實驗猴的時間成本很高,需要幾年時間,實驗猴生產能力有限是導致市場供不應求的原因之一,此外相關供應商也需要具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實驗動物生產許可證等資質,種種原因造成了實驗猴的價格居高不下。
看似稀疏平常的小鼠和小猴,背後卻藴藏着大生意,這也引起了資本的追逐。
資本出手爭奪市場上個月,藥康生物登陸科創板,商品化小鼠模型銷售為其主要業務。
招股書顯示在2018-2021年,藥康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329.06萬元、1.93億元、2.62億元以及3.94億元。
僅僅靠賣小白鼠,藥康生物這幾年的收入超9億。
而另一家賣小白鼠的公司南模生物,於去年年底成功登陸科創板,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也達到60%以上。
截至發稿前,這兩家以銷售實驗鼠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南模生物、集萃藥康,市值分別超過41億和93億元。
在一級市場,實驗動物行業同樣備受關注。
今年4月,卓凱生物宣佈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君聯資本獨家投資,此前公司已完成由荷塘基金領投,道遠資本、和玉資本、動平衡等機構跟投的B輪融資。
卓凱生物致力於精神類疾病果蠅模式動物及相關藥物的開發,公司擁有1200平米實驗區,包含果蠅嗅覺學習記憶評價平台,SPF級轉基因小鼠實驗平台。
同月,靈賦生物也完成超2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國壽股權領投,君聯資本聯合領投,主要用於實驗動物資源基地和實驗室的佈局。目前,靈賦生物在全國已經佈局長三角實驗用比格犬及狨猴資源基地、海南實驗用食蟹猴及小型豬動物資源基地。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統計,預計2024年,全球動物模型市場將達到226億美元。行業火熱的大背景下,相關上市公司甚至直接出手“買買買”。
今年4月28日,昭衍新藥在猴子模式動物領域進行了戰略併購,以18.05億元的價格收購兩家實驗動物模型公司——英茂生物和瑋美生物100%股權。
這兩家猴場將為昭衍新藥帶來2萬隻猴子,簡單用收購價去推算,一隻猴子的價格就高達9萬元。但這和市場上動輒十幾萬一隻的實驗猴相比,已經算是“批發價”。
相比於昭衍新藥,藥明康德的佈局更早一些。早在2020年,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蘇州康路生物完成對廣東春盛猴場的收購,其食蟹猴飼養規模達2萬餘隻。
2021年,康龍化成宣佈以購買股權及增資的形式收購新日本科學旗下肇慶創藥50.01%控股權,肇慶創藥主要經營範圍馴養繁殖國家二級野生動物獼猴和食蟹猴。
實驗動物作為人類的“替身”,是藥物臨牀前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正在隨着藥物研發行業的高速增長而獲得更多機會。可以説,小白鼠和小猴與創新藥互相成就,各路明星資本與上市公司盯上動物模型領域,也在意料之中。
風口會持續多久?近年來,創新藥物研發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投資熱點,與此相適應,創新藥物各階段臨牀試驗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然而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多家生物醫藥企業IPO破發。儘管被各路資本追捧,南模生物上市首日便破發,當日收盤跌幅為18.02%;藥康生物上市即破發,當日下跌17.89%。
這也反映出資本市場的隱憂。2018年至2021年,藥康生物的淨利潤為-602.27萬元、3,474.42萬元、7,643.35萬元以及1.25億元。其中政府補貼和公司回款佔據了幾乎一半,讓人不禁懷疑,藥康生物銷售小白鼠真的掙錢嗎?
國內另一大做小白鼠生意的百奧賽圖,與南模生物、藥康生物共同被稱為“國內模式動物三巨頭”。但其目前仍處於虧損當中,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別虧損4.77億元、5.46億元,兩年虧損超10億元。
雖然動物模型行業火熱,但資本看重的還是其商業化能力。動物模型市場未來能否被資本市場持續熱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新冠疫苗研製以鼠、猴作為動物模型居多,在各類疫苗研發中,動物模型功不可沒,實驗猴受疫情多重因素的影響,如今成了國際市場的“搶手貨”。但未來,隨着“疫情紅利”的消退,動物模型市場的想象空間還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動物模型市場的規模優勢還未能體現,行業的產業化發展尚不成熟。
就拿實驗猴來説,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自己培養的實驗猴數量達到24萬隻,但實際可以用於實驗的數量只有3萬隻,大部分還達不到出欄的要求,實驗猴行業需要有更高的標準化和產業化要求。
此外,食蟹猴和恆河猴都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交易都受到法律限制,需要拿到相關批文,這也造成了一定的養殖門檻。
從短期來看,隨着創新藥的興起和疫情的帶動,直接拉動了上游實驗動物模型市場規模的擴大,相關企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從長遠來看,不論是實驗動物小鼠模型行業還是實驗猴模型行業,作為細分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中國大部分動物模型公司帶着科研基因,銷售面較窄,大部分還處在燒錢研發的階段,且容易受到創新藥物開發市場的發展狀況的影響,動物模型行業雖火,但未來發展依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