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説起老街,你會想到…
漁村的老街還是山塘老街?
其實,每個街鎮都有那麼一條街,
承載着一代人的回憶,寄託着他們的相思,
可卻不那麼被熟知……
熟悉的街啊,隱秘的角落裏,
也總有那麼些人一直堅持着,
看着一家“過氣”的小店,守着一寸光陰
品着生活的味……
一街·一人·一故事
第①期
走在阮巷老街上,踩着些許龜裂的地面,有種古樸又祥和的感覺。往老街的西段走,在道路盡頭的轉角處,有一間並不起眼的雜貨店——63號店,簡單,質樸。
“小布丁、鐵鍋、亭林月餅……”這塊不怎麼精美的黑板就是這家雜貨店的招牌。雖説沒有規整的排版,但這淳樸動人又蒼勁有力的粉筆字,似乎能把人瞬間拉回到那個淡泊幽靜的年代。而這些手寫粉筆字,出自一位八旬老人之手,也正是這家雜貨店現在的主人——陸忠全。
以前雜貨店,也叫做南貨店。主要出售一些小零嘴、燈泡、熱水瓶的內膽、家家必需的調味品等。在交通不便,物流阻塞的年代,這樣一家小店可謂是當時的“網紅店”,讓多少繁華曾在於此。
看到我們幾個“生面孔”到訪,老人顯得格外驚喜,像是邂逅了許久不見的故人,熱情地跟我們嘮起了家常,説起了這家雜貨店的種種往事。
“這家店以前是我妹妹看着的,她現在要在家帶小孩,我退休就接手了。”今年已經80多歲的陸忠全,兩鬢髮白,經營這家雜貨店已有10多年了。他退休前是寶鋼的一名工人,也是一名老黨員。據他回憶,這家小店在解放前就有了,具體存在多少年,自己也記不清了。
這家雜貨店面積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臨近中秋國慶,老人在玻璃枱面最顯眼的位置處,擺放了幾盒月餅,貨架上還插了面小國旗,頗有節日的氛圍。
油、鹽、醬、醋、茶……貨架上錯落有致地陳列着街坊鄰居的日常必需品,而最上面的一排還擺放着很有年代感的電燈泡、糖瓶、收音機,從積攢的灰塵上可以看出,這些東西已經長時間無人問津了……
“上了歲數”的大鐵鍋、算盤、鐵秤砣……每一個物件都寄託着老人與這家小店十多年來朝夕相處的戀戀情感。在窗台口,還擺放着簡單的洗漱用品,旁邊的水池裏,還有清洗乾淨的蔬菜。
原來,老人的吃住都在這裏。“萬一人家半夜裏突然要什麼了,缺什麼了,過來這裏,我也能及時開門。”陸忠全説,自己的退休工資足以支撐日常的開銷,但他還是選擇堅守在這裏,為的就是方便鄰里街坊。
而這小小的一方空間,對於街坊來説,更像是彼此打個照面,輕聲問候的休息站。你能看到每個上門買點什麼的人們,臉上都洋溢着一股幸福感,儘管買的僅是一瓶醋或一袋醬油。
其實,阮巷老街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但隨着社會的發展,村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選擇了“走出去”。漸漸地,人少了,所以小店的生意,也自然大不如從前了。可老人還是對這家在他人眼中“過氣”的小店,有着格外深厚的情感。
“我小時候經常來這裏,那時候很繁榮,人來人往的。”當被問到為何要將這家小店堅持至今,老人不禁濕潤了眼眶,“現在這裏冷清了很多,但我希望有人回來時候,看到這家店還開着,喚起一些美好的回憶,那就夠了。”
小小的雜貨店,靜默不言,卻又生生不息……
近年來,阮巷村精心打造老街文化,在鬧市口設立了村黨羣服務站、老街文化展示館、阮巷老街書場…
每逢元宵、國慶等重大節日,老街上還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吸引四方百姓前來趕集,已日漸成為老街文化的一張名片。
如果,你正好有閒,
不妨去那裏走走,
在這縱橫交錯的小巷裏,
總會發現些許驚喜!
老街,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