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整治融資租賃行業亂象 三類“空殼公司”遭監管嚴打
為規範融資租賃企業經營行為、有效防控地方金融風險,各地整治融資租賃行業亂象頻出重拳。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融資租賃業務體量較大的地區,都發布了對轄區內融資租賃企業的監管性文件,其中有許多監管規定是首度提出。10月1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公告,將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牽頭清理規範該轄區融資租賃企業。
據悉,各地重點對存量企業中偏離主業、無序發展、“空殼”“失聯”公司進行分類整頓,重點打擊行業炒殼賣殼現象。此外,各地進一步明確了融資租賃公司的准入門檻和經營範圍。
業內人士表示,強監管念起“緊箍咒”,為的是讓融資租賃行業“守初心”,進而使眾多通過融資租賃獲得金融支持的實體企業受益。
據中國租賃聯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為66540億元,2019年融資租賃企業總數約為12130家。
但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顯示,在這1萬多家融資租賃公司中,處於營業狀態的僅有約3000家,72%的融資租賃公司處於空殼、停業狀態。
今年6月,銀保監會印發《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各地金融監管局先後開展行業清理規範工作。
深圳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聯合設立,而前海地區是深圳融資租賃牌照發放最多的區域,監管“亮劍”重點打擊該地區“殼公司”。
北京金城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彭凱總結稱,此次監管嚴打的“空殼公司”大概有三類:一是倒賣融資租賃牌照的掮客成立的公司;二是幫助關聯公司將標的去地方交易所掛牌,從而給關聯方“輸血”的公司;三是某些受讓融資租賃收益權或非標資產的財富管理公司。這些公司在融資租賃監管較為寬鬆時大量註冊牌照,但在金融屬性、股東背景、成立目的等方面都不符合融資租賃的行業特質。
目前,除了深圳外,北京、天津、浙江、青海等地都紛紛掀起對空殼融資租賃公司的整頓風暴。
除了大量清理殼公司外,各地發佈的融資租賃行業監督管理指引還抬高准入門檻,對適用對象、業務範圍、經營規則和風險控制、信息報送等方面作明確規定。
各地監管部門在註冊資本上體現出一定差異性,但普遍呈“嚴監管”傾向。今年4月,北京發佈的融資租賃指引要求企業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2億元人民幣或等值自由兑換貨幣,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青海、廈門對該行業的最低註冊資本金要求分別是1.7億元、1億元。
“各地先後抬高註冊資本門檻,將卡掉一大半‘空殼’融資租賃公司。”彭凱表示,“融資租賃行業重資產、專業性高,准入門檻高,有助於行業擺脱異化現象。”
銀保監會印發的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中,設置了量化監管指標,其中不少監管規定是首次出現。比如,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和其他租賃資產比重不得低於總資產的60%;融資租賃公司開展的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不得超過淨資產的20%;對單一承租人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餘額不得超過淨資產的30%;對單一集團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餘額不得超過淨資產的50%,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