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扎堆佈局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陸慧婧

美股去年底以來的表現可謂異常慘淡。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2021年11月18日以來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到26.95%,已超過歷史上絕大部分進入衰退時美股的回撤幅度。

市場往往“危中有機”,美股調整或也能帶來機遇,引來不少基金公司悄然佈局美股QDII產品,尤其佈局納指100ETF的基金公司逐漸增多。不過,也有基金公司認為,佈局A股的基金產品賽道已經異常擁擠,積極佈局QDII是為了尋找差異化佈局。

悄然佈局美股QDII產品

美股調整以來,基金公司佈局美股QDII的熱情明顯高漲。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8月份以來合計有11只QDII基金上報,其中佈局美股市場的就達到4只,分別為易方達納斯達克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QDII)、易方達MSCI美國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QDII),華寶納斯達克精選股票型發起式(QDII)、國泰標普5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髮起式聯接基金(QDII)等。

基金公司扎堆佈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就有多家基金公司積極佈局納斯達克100ETF。如最早在今年一季度就有華安納斯達克1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QDII)、和嘉實納斯達克100指數型發起式(QDII)申報。隨後博時、南方申請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發起式(QDII),而招商、匯添富、華泰柏瑞等都申請了納斯達克100ETF產品。

此外,南方基金還申請了南方標普500ETF,而景順長城申請了納斯達克科技指數發起式(QDII)基金。

這一頻率要明顯高於2021年,當時僅少數三四家基金公司佈局了納斯達克100指數等QDII產品。今年如此積極佈局包括斯達克100指數產品在內的美股QDII產品,不少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美股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具備一定的佈局價值;另一方面,也跟A股指數賽道競爭已經過於擁擠,而佈局QDII產品走出差異化的道路。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申請QDII資格的熱情也在高漲,證監會網站顯示,興證全球、永贏、寶盈基金年內相繼獲批QDII資格,截止9月2日,還有包括信達澳亞、西部利得、中郵基金在內9家基金公司的QDII資格申請仍在等待獲批。

廣發納指100ETF及聯接基金經理劉傑談及行業目前積極佈局的原因表示,主要還是納指的深度回調帶來了一些投資機會和市場的投資需求。截至5月末,2022年以來納指100指數下跌超過25%。最近幾個月美聯儲加息與縮表導致市場情緒比較低迷,多空博弈激烈,加息前後,市場震盪幅度顯著增加;由於納指100涵蓋了眾多美股乃至全球性科技巨頭公司,因此結合當前市場情況,無論短期還是中長期,納指100指數的投資機會以及投資價值都受到市場的持續關注。

“指數具有投資價值,長期來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還是非常亮眼的,過去10年的年化收益接近16%,且其與A股、港股的相關性水平較低,具有較好的分散風險的互補作用。”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萬瓊表示。

“我比較看好美股跌下去帶來的投資機遇,我們內部也在籌備相關的QDII產品,主要是做主動投資佈局美股市場。”另一位業內高管表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佈局QDII產品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了完善產品線。A股市場主要黃金賽道的指數產品佈局已經差不多,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而將產品佈局視野擴寬至海外是為了走差異化競爭,也是滿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上述人士還表示,QDII產品競爭格局不同於A股市場,因為這類產品受制於額度限制,相對來説對於一些後來者帶來一定的機遇,因此在目前美股回調的大背景下,引來不少基金公司的佈局。

投資者持續抄底美股等市場

百億QDII已增至8只之多

不僅在新基金品種上受到重視,一些場內的QDII品種規模也在增加。

數據顯示,儘管在各類公募基金中,QDII基金仍屬於小眾品種,但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這類基金已經連續3年多時間實現規模及份額“雙連升”。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QDII基金整體規模達到2921.32億元,相比去年年末增長了22.53%,7月末份額達到3224.50億份,相比去年底增長80.11%,這已經是QDII基金自2019年以來,實現正增長的第四個年份,尤其是在2021年,QDII基金規模大增上千億,規模增幅接近85%,是2012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巨無霸”QDII基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截止今年二季度末,規模超百億的QDII基金數量達到8只,相比去年年末增加了3只,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易方達優質精選分別以397.41億元、277.66億元、199.00億元規模位居QDII規模榜前三,華夏恆生科技ETF、易方達恆生H股ETF、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聯接三隻基金今年新進百億基金序列。

多隻美股等QDII“吸金”能力強勁,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今年以來規模增長超過30億元的QDII基金多達6只,分別投向美股及港股市場,側面反映出在今年美股及港股市場劇烈調整的大背景下,投資者抄底意願“濃厚”。廣發納指ETF規模更是從去年年末的10億出頭增長至9月1日的118.09億元,規模增幅超過9倍,除此之外,華夏恆生科技指數ETF規模增長超過50億元,華夏恆生互聯網ETF、博時恆生醫療ETF規模增長超過40億元、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規模增長也超過30億元。

談及納指ETF規模增長,廣發納指100ETF及聯接基金經理劉傑表示,總體上是因為今年美股尤其是納指回調比較多,這在歷史上比較罕見,市場資金十分關注納指100所覆蓋的全球科技巨頭的短期投資機會和長期配置價值。“站在短期角度看,每一次回調疊加短期政策,都存在一些反彈博弈的機會。站在長期投資的角度上,以納指100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依然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參考指標,雖然2022年部分公司業績存在不達預期情況,但彭博客户端數據顯示,納指100在2022年和2023年ROE預測數據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因此在現有加息預期與市場充分溝通的趨勢下,未來更長時間維度來看,在市場充分調整的情況下,美股科技龍頭大概率依然由基本面情況來決定其二級市場表現。”

國泰基金也認為,納指ETF份額持續淨流入,顯示出投資者對於這一板塊的關注度還是比較高的。對於中長期投資者而言,當前納斯達克指數估值處於歷史較低位,具備較高性價比,因此有資金不斷在佈局。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萬瓊也認為投資者逢低加倉是正常現象。“納斯達克100指數確實今年以來跌幅較大,最大跌幅從歷史數據來看,都是較大跌幅了,市場其實已經進行了超前衰退交易。”

“當前納斯達克100指數估值處於歷史較低位,具備較高性價比,截至2022年8月,納斯達克100指數PE-TTM為26,處於過去5年自下而上28.5百分位,已經處於底部區域,吸引了眾多長期投資者逆市加倉。”嘉實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DII)擬任基金經理張鍾玉引用了一組數據分析。

美股調整帶來佈局機遇

最高點下來已跌去近27%

從納斯達克指數來看,自2021年11月攀升16212.23點高峯之後,就出現大幅度調整。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2021年11月18日以來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到26.95%。然而“調整也帶來機遇”,不少QDII基金經理認為美股存在佈局機遇。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萬瓊表示,今年以來,美股的最大回撤接近24%(指標普500指數的最大回撤),已超過歷史上絕大部分進入衰退時美股的回撤幅度,這更多反映的是:在疫後全球供應鏈修復不充分、俄烏衝突加劇能源緊張帶來持續高通脹,進而迫使全球央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緊流動性引發的市場超前衰退交易。但是美國居民、企業部門相對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生產、消費都保持強勁的基本面來看,目前説經濟衰退還言之過早,而且就算衰退程度大概率還是輕度衰退。

“待通脹明確加速回落,美聯儲緊縮步伐放緩,美股壓力將有所緩解,屆時美股還是具有較好的配置價值。”萬瓊表示,美股最大的壓力來自於通脹。現階段來看,美聯儲加息的節奏和幅度主要取決通脹數據。加息預期的調整,會給市場帶來比較大的波動。在通脹出現拐點之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難以真正退坡,因此美股還是會持續震盪。

同樣,嘉實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DII)擬任基金經理張鍾玉表示,今年以來,美股市場整體經歷了較大回撤,接近2020年疫情首次爆發時市場的底部水平,綜合來看,美股已經反映了一定的悲觀預期,市場“泡沫”程度比2021年底大為緩解。但在當前的美國政策環境以及全球經濟環境下,美股估值仍有可能隨企業盈利進一步下調,下調幅度取決於美聯儲緊縮政策轉向的時間和美國經濟下行的速度。展望四季度仍有一些意外衝擊可能導致企業盈利超預期下降,如俄烏衝突推高冬季消費旺季能源價格、歐洲經濟增長放緩、新興市場糧食危機、疫情反覆等。

“今年以來美股市場出現大幅調整,從驅動因素來看,此輪美股調整主要是估值出現大幅下殺,通脹上行和美聯儲加息是本次美股回調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國高通貨膨脹降低了服務需求,導致工廠訂單和生產的全面收縮,美國企業活動顯著放緩。”國泰基金相關投資人士表示,四季度如果經濟增速下行速度快於美聯儲當前預期,通脹也可能回落較快,美聯儲本輪加息可能提前結束,對於包括美股在內全球市場的衝擊也會減弱,可以關注美股基金的佈局機會。

而廣發納指100ETF及聯接基金經理劉傑表示,因此短期市場情緒因加息縮表導致的波動,與科技龍頭公司當前整體業績可能存在一定的背離,因此也催生了一些短期投資機會;另外,對於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也給市場進一步加息帶來了壓力,加息和通脹需要美聯儲進行不斷平衡,也催生了一些短期投資機會。對於未來而言,通脹尤其是油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會影響到美聯儲加息的政策以及加息幅度和次數。若未來油價穩定,通脹趨勢緩和或明顯改善,貿易關税合理,經濟趨勢向好給科技公司基本面帶來更多利好,都會更有利於美股的企穩反彈。

此外,另一位投資人士表示,美股年初至今的下跌,已經讓估值水平變得具有吸引力。雖然對於貨幣政策和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市場在短期出現波動,但隨着貨幣緊縮政策的深入,除非通脹大超預期,今年四季度加息速度或有退坡可能,市場有望迎來轉機。

“如果我們深入探討,美聯儲加息的主要動力來自於通脹高企及就業改善,其背後是整個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強韌,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深度衰退的概率預計不大,美股的盈利仍是具備韌性的。”上述人士認為。

近期美元匯率走強

或利好QDII產品

伴隨着美聯儲不斷加息,美元指數今年以來持續走高,並再創20年新高。數據顯示,美元指數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超13%。而美元走強或利好QDII產品。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總監助理兼基金經理萬瓊分析,QDII產品主要分主動和被動策略。主動策略的產品,基金經理可能會做匯率對沖;而被動策略的產品,大概率都不會做匯率對沖,更多的是給到投資者一個純粹的資產配置的工具。這類純粹的美股資產配置工具,給到投資者就是一個美股資產,如果美元升值,投資者就會獲得升值部分的收益;如果美元貶值,投資者會承擔這部分的虧損。

“在外緊內松的大宏觀背景下,美元對人民幣大概率會升值,那麼投資被動QDII產品的投資者,大概率能獲得這部分升值收益。”萬瓊表示。

而另一位QDII基金經理也表示,人民幣匯率的短期調整是利好QDII的,邏輯上是一般QDII投向以美元資產為主,所以如果美元走強是利好美元資產的,目前QDII產品是受益的。

廣發納指100ETF及聯接基金經理劉傑則分析,近期美元匯率走強。首先是美元指數再創20年新高因素導致美元走強,其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一是8月美國PMI、就業、通脹等指標均好於預期;二是美聯儲打消了市場對於放緩加息的期待;三是極端乾旱、高温天氣使得歐洲能源危機問題雪上加霜。其次,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加深,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意外推出降息工具,中美國債收益率倒掛程度進一步加深。

“近期美元匯率的走強,也增加了美元資產配置的需求,也放大了包括納指ETF在內的場內交易量,疊加近大半年美股的大幅回落,預計國內資金會加大美股QDII資產尤其是納指ETF的關注度。”劉傑表示。

劉傑進一步表示,從長期投資角度看,借鑑歷史數據分析,將納指ETF加入到資產配置大籃子中,也有助於整體資產配置的優化。近10年數據表明,納斯達克 100 指數與寬基指數之間的相關性較低,同時納斯達克 100指數與中債-新綜合財富(總值)指數相關係數為負,與滬深 300、中證 500、中證 1000 之間的相關係數為正,但數值較低,均在 0.2 以下。若在寬基組合中加入納斯達克 100 指數,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組合的風險。

編輯:喬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87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公司扎堆佈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