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程靚
編輯 | 楊潔
日前,安踏體育發佈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5%-40%;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0%-35%;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70%-75%。2021年上半年,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增長35%-40%;FILA品牌產品零售金額同比增長50%-55%;其他品牌產品零售金額同比增長90%-95%。
截至7月12日收盤,安踏體育每股報價184.4港元,市值達到4984.94億港元(約合642億美元)。而年初的時候,其市值還在300億-400億美元之間。
得益於國潮經濟熱和全民健身運動概念普及,近年來,國產體育品牌鞋服產品市場需求不斷高漲,相關公司的股價也水漲船高。數據顯示,較2021年年初,安踏體育的股價漲幅達46%;李寧股價漲幅達64%,市值目前已經超過2200億港元。
近日,多家機構上調安踏體育目標價,麥格里發佈研究報告稱將維持安踏體育“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182港元升16.5%至212港元。此前,安踏體育總市值曾一度突破5000億港元(約合647億美元),超越了阿迪達斯的市值。
在2009年,李寧曾佔據了國內運動品牌9.8%的市場份額。但在2010年,李寧正式開始全面進攻高端市場,但面對換口號、提價格的李寧,市場並不買賬,反而給予李寧沉重一擊。2012年-2014年,李寧連續三年歸母淨利潤為負,合計虧損30億元。同時面對庫存積壓、營收走低、市場份額丟失的行業困境,李寧走下“一哥”寶座。這也給了安踏日後與其競爭的機會。
與李寧不同,安踏主要以多品牌、全渠道戰略,來滿足不同消費人羣和消費層級的需求。而2009年收購FILA,對其更是具有重要意義。這之後,安踏一路收購Sprandi、Descente、Kolon Sport等國外品牌,以安踏主品牌面向大眾市場,FILA品牌則主打中高端市場,是其增長的核心。
FILA撐起了安踏業績的“半邊天”。目前的FILA品牌業績增長,已經超越安踏主品牌,成為安踏體育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安踏市值上超越阿迪達斯,也離不開FILA品牌的運營。
根據安踏財報顯示,2020年,FILA實現營收174.5億元,佔比高達49.1%;而安踏主品牌的營收佔比則為44.3%。毛利率方面,2020年,FILA的毛利率為69.3%,而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僅為44.7%,集團其他所有品牌的平均毛利率為65.9%。受益於FILA的帶動,2020年安踏整體毛利率同比上升3.2個百分點至58.2%。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FILA品牌的高速增長,安踏主品牌增速放緩,逐漸見頂。並且除了FILA和安踏主品牌,其他品牌營收貢獻極少,由此看來,即便是如今坐擁超20個品牌,安踏恐怕也難以再複製下一個FILA。同時,面對目前掀起的國潮風,安踏現在也不得不開始思考主打“大眾、專業、新國貨”的主品牌的未來發展。
7月8日,安踏體育針對安踏主品牌發佈了未來5年戰略目標及未來24個月快速增長計劃。據悉,未來5年安踏宣佈要實現流水年複合增長18%-25%;線上業務年複合增長30%以上,2025年佔比達到40%;持續加強一至三線城市佈局,流水佔比超過50%;購物中心店數翻倍;總體市場份額增加3到5個百分點,保持中國運動品牌領導者地位。而關於未來兩年的“贏領計劃”,安踏則主要立足於六件事,“贏領Z時代”、“贏領雙奧戰役”、“贏領核心渠道”、“贏領數字化變革”、“鞏固兒童市場”和“推動可持續發展”。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運動鞋服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858億元。中國體育鞋服賽道依舊寬闊,同時相比之前,產業鏈愈發完整,消費人羣也愈加成熟,但對於既要做好中國領先品牌,又要邁進世界級品牌門檻的安踏來説,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除了李寧和阿迪,還有一大批虎視眈眈的模仿者正在試圖複製“安踏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