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時評:中國擴大開放“連下三城”不尋常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題:中國擴大開放“連下三城”不尋常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到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再到與新西蘭簽署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裏中國高水平開放“連下三城”。進展之快、質量之高,令人矚目。

在全球戰疫處於關鍵時刻,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前景不明之時,這些成果意義不同尋常。

這是中國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有效助力。

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成為關係中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

通過打造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塑造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有助於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推動中國國內產業利用全球市場、全球資源“更上一層樓”。

這是中國開放決心的有力證明。不管外界如何“滄海橫流”,中國都會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擴大對外開放。

中國已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將始終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近期一系列行動更是表明,逆全球化越是來勢洶洶,中國越是會堅守全球化道路;貿易投資保護主義越是高漲,中國越是會加速開放。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始終立足自身、擁抱世界,以開放的心態生存和發展下去。

作為疫情之下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堅持擴大開放不僅將利好自身,也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創造新機遇、注入新動力,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這是對搞“去全球化”、封閉脱鈎的最好回擊。

廣闊的融通空間向來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面對幾十年不遇的大衰退,人為豎起高牆壁壘,割裂貿易、投資、技術的自由流動,只會使國與國正常經貿合作空間被進一步擠壓,經濟復甦雪上加霜。

唯有堅持多邊主義,加強開放合作,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才是應對全球性經濟困局的正確選項。

疫情之下,中國與主要經貿夥伴重大合作成果頻出,足見各方對這一點都有充分共識,也表明互利共贏仍是世界潮流、人心所向。

順大勢,才能成大事。有理由相信,在中國的身體力行之下,同舟共濟、團結合作的呼聲和力量將越來越大,推動世界早日春回。(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新時評:中國擴大開放“連下三城”不尋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