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乾貨不少,3月末市場進入”自省期“

週末乾貨不少,3月末市場進入”自省期“

週末重要的信息,我覺得還是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圓桌會上發表的演講,演講乾貨不少,差不多涉及10個方面,其中有2個我認為切中了當下市場過分情緒化表現的要害:

一個是關於基金的

他説這兩年公募基金髮展比較迅速,趨勢是很好的,但是資管行業能否適應財富管理的新趨勢新要求,需要認真的評判……重點來了,他説”今後重點要立足國情,促進行業端正文化理念,提升專業能力,改善業績考核,優化業務結構,體現差異化發展路徑,真正取得投資者信任,做到自身價值和投資者價值共成長,為投資者結構改善作出更大貢獻。“

我把上面重要的部分加粗了一下,我認為提到點上了,因為資金增量大幅進場,大家把資金交到操盤人手裏,操盤人理應把投資者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否則我把資金交到你手裏打理圖的什麼呢,以往”業績排名“的詬病因為資金相對小還並不明顯,去年和今年年初資金大幅度擠進市場,“業績排名”問題明顯地暴露出來了,有些基金為了業績排名而排名,等於把應該放在首位的投資者的利益讓位於”業績排名“,卻用投資者的利益來染紅自己的頂戴花翎,這絕對是制度缺陷和隱患,所以説是投資者利益重要還是業績排名重要,應該好好想一想,否則你拿別人的資金想的是自己的算盤,那叫投資者如何信任你,所以”業績考核“制度應該重新放到制度建設中來,重新思考制度能不能更大程度的服務於投資者,否則投資者提錢進場不就進了”肉聯廠“了嗎?

第二是關於市場熱點的

他説市場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部分學者,分析師關注外部因素遠遠超過國內因素,對美債收益率的關注超過LPR、Shibor和中國國債收益率,對境外通脹預期的關注超過國內CPI。

首先資金是沒有國境的,但是市場是有國境的,在談論觀點時的確應該以自家市場為出發點先看外部環境,然後再看我們的市場自身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優勢,能否抵禦外部市場的衝擊,現在有種聲音張口美股美債,閉口不提國內情況,有時候急得比人家美聯儲還着急,這種現象應該去研究一下,有些人不能嘴上”不吃這一套“,暗地裏愛着關心着,你説這是啥心理?我也是搞不懂。

從咱們率先恢復經濟,加快生產這一環節上, 我認為國內的經濟週期和海外的市場在節奏上明顯不同,存在經濟搶跑的現象,經濟率先恢復的確是好事,但是一個傳統上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來講,在當前投資有減速、消費提振緩慢的大提前下,國內市場有結構性見頂的可能,企業超賣的“勁兒”已經過了,企業超賣伴隨着前期市場基金超買其實是遙相呼應的,如今市場歸於平靜,投資市場內也必然跟着平靜,我們看前期市場的調整就説明了這個問題,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基金超買掩蓋了另一個問題,即容易忽略的被掩蓋下的”滯脹“現象。

國內的滯漲問題往往是以一種隱性的方式出現的,並不易令人察覺。比如對市場原生態的破壞,在我家附近還有露天菜市場,因為疫情關係被”無限期“停業整頓,沒説什麼時候開業也沒説不營業了,那麼這就出現了隱性失業的問題,賣菜為生也是一種職業,不讓上崗就是所謂的”在職失業“,這種情況大家要是細心發現還是不少的,比如健身行業、空姐職業、線下的培訓行業都或多或少的有此類”在職失業“的存在,在職失業其實就是典型的”滯脹現象“之一。

另外,滯脹現象往往又是膨脹政策和緊縮政策並行的結果,貨幣政策不輕言轉彎持續搞寬鬆,然後結構上又存在緊縮手段,這其實是矛盾的,這就像一家工廠,機器轉着商品生產着,怕員工沒了工作,但是商品又賣不出去,供需之間都出現了失衡,最後只能靠拉長時間來消化這種不平衡。

反映到市場來講,我認為以上問題都會以波動的形式在市場中表現出來,而空間極限壓縮的弊病肯定還會通過時間來消化各種”庫存“,這個庫存當中有市場情緒、供應、需求等

有情緒,説明情緒沒釋放完,庫存仍多,需要繼續的釋放;

供應過多,説明庫存過多,需要各種的”特價“,來釋放庫存;(觀察各類平台的相關銷售手段)

需求過多,説明慾望過多,一旦供應不足,那麼價格上會以一種通脹現象來進行補償,比如家電、電子產品的價格上升;

簡而言之,我的觀點很明確:

市場存在病症,有結構性高燒和結構性低燒現象,所以調整不會輕易結束,它將伴隨整個3月份,而對於最後一週的時間裏,很重要,我們還是以分批分步加倉的方法來進行投資操作,輕倉不空倉,邊走邊看,在四個關鍵板塊上(飲料消費、新能源車、醫藥、軍工板塊)投入更多的關注,雖然説市場的抄底區域還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已經很接近這個區域或者已經在這個區域了,而你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充足的糧草,保證充裕的時間,保持好節奏去捕捉市場裏的結構性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5 字。

轉載請註明: 週末乾貨不少,3月末市場進入”自省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