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證券報】;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5月29日在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春季會議上表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呈現復甦的態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全球經濟有望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增長6%和4.4%,復甦的勢頭高於預期,但與此同時,當今世界仍面臨着諸多挑戰。
具體來看,梁濤表示,一是全球貨幣政策在寬鬆的基調下分化加速,西方發達經濟體政策寬鬆幅度前所未有,決策的獨立性明顯下降,手段工具突破傳統底線,不但導致財政可持續風險,而且產生巨大外溢效應,推高全球債務規模,推升金融市場泡沫和通脹預期。在發達經濟體堅持低利率政策的同時,近期一些新興經濟體也立即宣佈加息,可能引起全球金融資產重新定價,甚至造成資產泡沫的破滅。
二是全球經濟復甦勢頭依然不穩定、不平衡。由於疫苗接種速度、自身經濟結構與政策力度的差異,不同經濟體的復甦呈現了梯度效應。經濟增長趨勢出現分化,有的國家疫苗接種速度相對更快,經濟刺激政策力度更大,率先復甦。但還有部分國家由於疫情二次反彈,經濟復甦勢頭戛然而止。
三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頻繁,伴隨實體經濟復甦,市場通脹預期和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升温,金融市場波動加大,脆弱性有所上升。2月份以來,美債收益率快速上升,近期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等,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
“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金融發展面臨新的形勢、新機遇,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不斷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建後疫情時代全球復甦和發展新格局。”梁濤稱。
為此他提出了四點倡議。一是深化抗疫協作,加強政策協調。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主要取決於各國疫情防控行動的效果,多國應深入開展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加強防疫信息的共享和經驗交流,協調防控措施,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衞生安全。在金融領域應有效利用金融資源,服務國際抗疫合作,全力滿足衞生防疫、藥品製造、科技研發、疫苗生產等方面的合理融資需求。同時,綜合使用各類政策工具,推動主要經濟體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從供需兩個方面穩住世界經濟,共同維護全球金融穩定。
二是聚焦“碳達峯、碳中和”,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分享可持續金融最佳實踐,共同完善可持續金融標準產品創新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不斷豐富監管的工具箱,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能,加大對低排放產業的金融支持,真正讓金融改善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增長。
三是加強金融監管合作,共同防範金融風險。風險無國界,應進一步加強多雙邊監管合作,共同加強風險監測力度,提升風險監測手段,完善跨境資本管理政策工具,健全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體系,防範熱錢大進大出,對新興市場帶來擾動。在防範金融危機,管控國際金融風險溢出效應方面,加強國際監管合作,促進全球經濟恢復和金融安全穩定。
四是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構成了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主要框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在這一背景下,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應不斷適應世界經濟結構變化,更多反映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包括提高新興市場的代表性,使全球治理機制更具平衡性和包容性。同時,可充分發揮G20在協調全球宏觀政策,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內的國際多邊機構共同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