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核電專家:污染海洋環境並非是處理核廢水的“唯一選項”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財經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大海。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的資深核電專家Shaun Burnie認為,將要排放到大海的多種放射性核素會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有可能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DNA造成損害。他認為,處理核廢水並非只有污染海洋環境這一“唯一選項”。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資深核電專家Shaun Burnie。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輻射超標的魚類一再被捕獲

新京報: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大海,這一事件是否會對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造成影響?

Shaun Burnie:我們首先關注的是福島縣各個社區的狀況,其中包括當地漁業,因為日本一旦決定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他們首當其衝會受到最大影響。

與此同時,放射性物質將通過洋流擴散。早在2012年,即福島核災發生後的第二年,根據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一項研究,當地近海放射性銫的濃度在當年四月初曾高達10萬貝克勒爾每立方米,比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後在黑海檢測到的最高濃度還高約100倍。

2011年3月日本福島開始發生的大規模泄漏事件,可能已經導致放射性銫(Cs)擴散到了中國東海,這可參考南京理工大學2018年發佈的一份研究模型。此前人們認為中國東海沒有受到顯著的銫污染,但在此模型中發現,東海受到了福島放射性物質污染,2011年福島排放到太平洋的銫廣泛擴散,並於2013年到達東海,2019年達到峯值。

2021年2月,據日媒報道,福島縣漁業聯合會表示,在福島縣新地町外海8.8公里、水深24米處捕獲的許氏平鮋檢驗出放射性物質超標。這種魚含有放射性物質銫的濃度平均每千克含500貝克勒爾,是日本國家食品標準的5倍。這是2019年10月,福島縣魚聯在水深62米的海域中捕獲到放射性魚兩年後的又一起個案。當時被捕獲的具有放射性的“斑甕鰩”,其銫元素含量達到每千克161貝克勒爾,同樣超過標準。

這兩個個案無法比較下結論説,福島海域的魚類在過去兩年,放射性物質增加了,但輻射超標的魚類一再被捕獲,是令人擔憂的狀況。儘管與日本沿海相比,未來中國東海來自福島的放射性物質水平不會很顯著,但沒有理由讓其污染任何海洋環境。

集體輻射劑量能夠產生相應的健康影響

新京報:食用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海洋產品,是否會危害人類健康?

Shaun Burnie:將要排放到大海的多種放射性核素都有可能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DNA造成損害。目前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存儲的超過123萬噸具有放射性廢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鍶90(Sr-90),放射性氚(超重水),碳14(C-14)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質,如碘129(I-129)和鈷16(Co-16)。為了冷卻受損核電站內部的核反應堆,這些廢水還在不斷持續增加。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設施水處理技術(ALPA)不能去除放射性氚(超重水)或碳14(C-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Sr-90)、碘129(I-129)和鈷16(Co-16)。接觸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攝入受到污染的海洋食品,這些物質會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時間甚至超過千年以上,並且有可能已經通過食物鏈回到陸地上的人類社區,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當人羣暴露在核輻射中,集體輻射劑量能夠產生相應的健康影響,而碳14(C-14)的半衰期長達5730年,會成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元素。它會融入到蛋白質、核酸,特別是DNA等細胞組成當中,由此造成的DNA損傷可能導致細胞死亡或潛在的遺傳突變。

就集中在骨骼中的鍶90(Sr-90)而言,根據2017年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上發佈的一篇研究報告,接觸鍶90可導致DNA雙鏈斷裂。由於其在水中的高溶解度和長半衰期(29年),這種放射性核素在環境中能夠長期存在,並逐漸進入食物鏈。

將核廢水長期儲存在堅固儲罐中是目前最為環保的選擇

新京報:有媒體指出,除了將核廢水排入大海外,“大型儲存罐在陸地上保管”或“用灰漿凝固處理”是現有技術下解決核廢水問題的最佳方式。這是否有可行性?有何其他途徑儲存核廢水?

Shaun Burnie:“大型儲存罐在陸地上保管”或“用灰漿凝固處理”技術,的確是廢水排放的替代選擇。我們建議,將核廢水長期儲存在堅固的儲罐中,並應用包括除氚在內的最佳可行技術(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BAT),是目前最為環保的選擇。

東京電力公司在2019年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地點仍有儲存空間。而我們對日本經濟產業省廢水處理對策專家小組委員會報告的分析表明,後者曾經認可2022年後,在第一核電站內部和外部進行額外的核廢水儲存是可能的,但最終仍排除了這一方式,原因是其需要“大量的協調與時間”。

小組委員會確認,通過延長經ALPS處理的核廢水的儲存時間,至少可以減少氚帶來的輻射危害。氚的半衰期很短(12.3年),以年22TBq(放射性活度單位)的排放量計算,根據經濟產業省自己的數據顯示,推遲核廢水排放入海將使氚自然減少。因此,如果在2035年開始排放核廢水,其完成時間(2055)將只比2020年晚3年。

日本經濟產業省小組委員會將受污染的水排放到環境中的建議,顯然不是基於科學數據,而是基於日本政府的政治利益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未來生存能力而做出的。

日本政府做出最省成本的選擇,無視保護海洋的義務

新京報:核廢水排入海洋會影響到全球魚類遷徙、遠洋漁業、人類健康、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這一問題絕不僅僅是日本國內的問題,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的國際問題。針對這一事件,國際組織如何看待?

Shaun Burnie:日本政府故意排放核廢水的決定,違反了基本的環境原則。其對海洋環境的威脅不僅是日本政府的國內問題,更關係到共同的海洋環境和國際問題。

事實上,要處理核廢水,並非只有污染海洋環境的“唯一選項”。東電和日本政府委員會已經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場址以及福島縣周邊地區有足夠的儲存空間,可以建設更多的儲存設施。事實上並不存在2022年這一最後期限,這只是被用來證明其排放廢水決定的合理性。

日本政府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因為其認為這是最省成本的選擇,無視保護海洋環境的法律義務。

海洋是屬於人類的共同區域,福島核電站的廢水一旦排入太平洋,受影響的將不僅是福島和日本附近海域,也將對亞洲周邊甚至整個太平洋地區海域產生影響。日本政府的這一決定,有違國際海洋法律公約,而且無視人類健康安全,是不尊重人權的做法。

我們強烈譴責並呼籲,日本政府應以廣大民眾安全健康為先,停止以任何形式將具有放射性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