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選擇題:“暖男”、“渣男”還是“酒鬼”?
“暖男”、“渣男”還是“酒鬼”?2020年即將走過,目前“成績”不錯的A股,該如何做好2021年這道選擇題?
截至11月27日,汽車指數、半導體指數、酒類指數今年分別上漲了79%、83%和75%,醫療保健指數、餐飲旅遊指數漲幅分別為51%和63%,而多元金融指數、能源設備指數、石油天然氣指數跌幅超過10%,航空、機場、房地產、電信板塊同樣表現不佳。大盤同樣出現分化,上證指數截至11月27日上漲11%,而科創50和創業板指分別錄得40%和46%的漲幅。
自2019年以來,A股結構化行情充分演繹。市場上也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投資者在“渣男”和“暖男”之間搖擺,只有“酒鬼”才是永遠的陪伴。所謂渣男股,就是以科技、新能源車等漲得猛跌得兇的板塊;而暖男股指醫藥、消費等長期業績優異能夠穿越牛熊的板塊,酒鬼則是以貴州茅台和五糧液為首的白酒板塊。
在美國大選落地、疫苗研發有突破進展之際,全球經濟明年將走向共振復甦,宏觀經濟環境和流動性的改變之下,A股明年的最優選項是什麼?歲末年關之際,各家券商和國際投行都紛紛發表2021宏觀經濟及策略展望。
某機構投資者最近正在將更多資金配置在“暖男”股上。其背後的邏輯是,在經濟逐步恢復之下,機構投資者會優先看每股收益(EPS)的增長,同時流動性不寬鬆,高估值的股票就會面臨調整。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在下降,市場大概率會轉向“暖男”多一點,但創新和轉型的希望還是寄託在“渣男”身上,所以還是要精選“渣男”。作為機構資金,還是會綜合考慮EPS和PE(市盈率),在科技股和價值股之間切換,消費板塊除了貴沒有其它缺點,所以一直會有一個底倉的配置。
中金公司策略首席王漢鋒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明年的大類資產配置和今年有很大差異,2021年疫情影響將“漸行漸遠”,也意味着增長修復與政策退出“一進一退”。所以指數級別難有很大的行情,可能現在到一季度或者上半年會有一波行情。明年根據疫情影響、增長與政策節奏把握階段性與結構性機會是關鍵。
儘管宏觀經濟向好,但2021年A股策略或許均衡為宜——選擇新老配置?
宏觀經濟向好
低基數疊加經濟復甦預期,各家機構普遍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給出了較高的預期。
摩根士丹利(以下簡稱大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達到9%,主要由強勁的出口和消費推動。隨着就業率逐步上升,以及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進一步被釋放,消費有望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儲蓄率在前三季度達到37.2%,高於2017-2019年同期的32.2%。而強勁的出口也有望能對沖基建放緩帶來的衝擊。邢自強預期,如果十四五規劃的目標能夠順利達成,2022-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維持在4.8%左右。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2021年疫情繼續緩和,在乘數效應作用下,需求會加速追趕供給。各行業受到疫情的衝擊不同,行業利潤和員工收入分化明顯。由於疫情加劇貧富差距而抑制需求,疫情緩和階段,需求擴張的乘數可能小於其在疫情衝擊階段下滑的乘數。
流動性收緊也成為各家機構的共識。二季度以來,中國利率政策和LPR利率保持穩定,與當前經濟基本面和通脹水平相適合,貨幣政策已經從應對疫情衝擊迴歸到常態。邢自強表示,未來貨幣政策的收緊可能會採取放緩信貸增長、減少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等方式,最早可能在2021年一季度開始實施。
彭文生則認為,從金融週期來看,或出現“緊信用”動能。從資金供給看,2020年信貸擴張不少是用於彌補經營性現金流的不足,而非生產性投資,2021年企業還本付息負擔上升,或現內生性“緊信用”。2020年投資性購房動機上升,信貸擴張結合疫情加大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進一步推升房價,使得金融週期延長。但房地產價格已處於歷史高位,加上信用條件緊縮,2021年尤其是下半年,金融週期或有調整壓力,不利於需求擴張。緊信用呼喚松貨幣,鑑於2020年通過信貸擴張應對疫情帶來金融週期延長的弊端,2021年財政政策仍需發力。
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是什麼?邢自強在18日的媒體電話會上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疫情在海外再次爆發引發的封鎖政策會對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中國央行如果過早地收緊貨幣政策也可能會拖累經濟的增長。
結構性機會
資產配置的考量上,景順預計,股市上行業輪動將有利傳統週期性行業,傳統週期性行業將受惠於面對面行業的逐步重啓、估值吸引以及債券收益率上升;固收方面,持續的經濟擴張、積極的基本面和寬鬆的政策將在明年繼續產生有利的信貸條件,儘管收益率可能會受制於持續收窄的利差。在多個宏觀經濟情景下,增長和風險類別預計均會繼續跑贏大市。
瑞銀在11月20日發佈的2021年年度展望報告《復興之年》以及投資亞太《2021年展望-為亞洲復興佈局》研報中指出,投資者應考慮擴大投資組合範圍,不再侷限於美國大型企業、低收益率債券和美元。瑞銀預期部分在2020年表現落後的股票在2021年有最大的上升空間,尤其是週期股和中型股。
瑞銀看好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和高收益債券,以及從戰術角度看好亞洲的週期性科技股和補漲板塊。投資者若想捕捉“下個黃金機遇”,應從金融科技、綠色科技、醫療科技或5G等板塊着手。
在資產類別上,相比國債和現金,大摩更偏好股票和債券等風險資產,並認為風險資產的估值依舊在合理區間內。大摩首席跨資產策略師AndrewSheets在18日的媒體會上表示,全球投資者對於明年市場樂觀的預期是一致的,而分歧的焦點在於究竟是新興市場還是發達國家市場表現會更好,以及對明年全球通脹的水平也存在分歧。
人民幣走上升值通道已經成為海外機構投資者的共識。邢自強預期,2021年底人民幣匯率預期6.4,中國可能會放鬆資本的雙向流動來對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王漢鋒表示,明年結構性機會為主。今年黃金是大年,但是隨着全球經濟增長更有信心,黃金明年表現可能不一定有今年好。全球債券在經濟復甦、通脹抬頭的預期下,表現可能也不一定有今年這麼好。中國的股市是結構性機會。
中金預期,A股盈利在2021年將增長15-20%。目前滬深300遠期市盈率12.6倍,市淨率1.3倍,均接近歷史均值,所隱含的風險溢價水平處於近年中低位,對增長復甦有一定的預期。
對於2021年,李迅雷同樣認為,明年的市場面臨的一種均值迴歸,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公募基金的業績回報率的中位數都在30%以上,這樣一種高回報從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所以2021年恐怕收益率的回落是難以避免的。投資機會來講,恐怕也是不能夠遵循當前這樣一種選好賽道的模式,今後好賽道上面要選的是優秀的企業和龍頭企業。市場層面,要選擇那些相對被低估的那些好企業。比如香港H股,其總體估值在這兩年沒有得到相對提升,折價率在港股通背景下反而擴大,因此,2021年可能會有更多的均值迴歸機會。
在具體的行業配置上,大摩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股票策略師JonathanGarner表示,對中國股市低配能源和金融,高配新經濟板塊,包括互聯網、傳媒、可選消費、醫療保健,因為政策原因低配房地產。鑑於今年中國股市大幅上漲,Jonathan認為,明年中國股市的表現或不及今年。
中信證券策略研報認為,2021年A股的慢漲將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上行期。首先,歐美經濟緩慢修復,中美博弈趨於緩和。其次,A股盈利明確好轉,打開行業輪動空間。再次,貨幣財政迴歸常態,規劃落地催化主題。最後,外部流動性依然寬鬆,國內流動性整體穩健。預計明年A股將吸引淨流入資金約7000億元。以上述研判為基礎,中信證券預計明年A股將經歷慢漲“三部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一真
內容來自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