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告訴你:數字經濟跑出加速度需要哪些催化劑

由 鹹春葉 發佈於 財經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黃浩)未來五年,數字經濟如何才能跑出加速度?

  3月20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峯會在京舉行。在“數字技術革命:走向大規模應用”分論壇上,多位與會專家表示,相較人口紅利,數據紅利體現出了極大的發展潛力,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正不斷提升。但有專家也同時指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仍面臨數字人才結構、數字資本市場建設等多重問題。

  談數字基建——擴大數字紅利效應

  “中國前瞻性地採用了超前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正將人口紅利和超大市場規模優勢轉化為數據紅利。”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表示,不同於資本的規模收益遞減效應,數據要素存在非常強的規模收益遞增效應,數據量越大越豐富,數據的潛在價值就越高。

  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已佔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達70.4%,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陳煜波認為,不斷擴大的數字基礎設施和互聯網普及率為我國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他認為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另一原因是,中國本土企業家,在中國沒有走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就迎來信息化的背景下,根據“四化同步”的市場環境探索出了一系列的創新模式,解決了工業化時期沒有完全解決的基礎設施的問題,真正提出了適應新興市場發展的商業模式。

  他舉例,阿里巴巴、京東等本土的互聯網企業,根據市場環境,推出了支付寶、京東自營物流等獨特的商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數字經濟的手段解決了需要長時間工業化進程才能解決的市場信任和營商環境問題。“這些適應‘四化同步’市場環境生長出的商業模式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數字化和工業化的同步進程 。”

  談數字人才——交叉性技術人才緊缺

  數字化時代,傳統行業沒有數據怎麼辦?

  “未來既懂行業又具有數字化素養的人才將會成為下一階段中國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陳煜波認為,需求側、消費端的數字化轉型主要依靠海量用户帶來的數據紅利,而供給側、產業端的數字化轉型更加依賴數字人才對產業鏈上下游數據的採集、整合、分析與應用。

  此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和全球職場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經濟圖譜團隊曾聯合啓動了一項數字人才調查。陳煜波援引調查數據表示,“目前,中國數字人才結構性問題非常突出,95%都在研發和運營環節,並且數字人才還存在從傳統行業流回互聯網和軟件行業的現象。”他認為,這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敲響了警鐘。未來,需要加強數字技術與生物、材料、能源等技術的交叉融合,加強對顛覆性數字技能的培養。

  談資本——數字化創新的槓桿

  除了人才,資本是影響數字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當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披露,資本市場極大地支持了數字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在全國4200多家上市公司中,和數字產業相關的大概佔到了17%。2020年A股新上的396家上市公司中,有33%的企業與數字產業相關。

  深交所數據顯示,其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台服務的數字經濟企業已經超過2800餘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私募基金投向互聯網零售、互聯網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數字經濟領域在投本金1.15萬億元……

  “資本不僅是創新的槓桿,也是數字創新的槓桿。”宋志平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應該更加積極地發揮推動作用,要不斷地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有效引導投融資方向,加強金融資本賦能,融合實體經濟,推動結構轉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