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科技的“野心”遠不止一家混合雲公司
3月16日上午,“混合雲第一股”青雲科技在科創板正式上市,開盤價76元較63.7元的發行價上漲19.3%。截至上午收盤,該公司股價上漲37.83%至88.65元,市值為41.67億元。
對於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來説, “盈利”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自2012年成立以來,青雲科技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該公司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青雲科技的營收分別為2.39億元、2.82億元、3.77億元。同期虧損分別為9647萬元、1.49億元、1.91億元,虧損額持續擴大。
但在2020年,該公司營收增長至4.29億元,但虧損額卻減少16.3%至1.6億元。雖然虧損已開始收窄,但累計虧損總額依舊龐大。
談及虧損,青雲科技CEO黃允松卻並不擔心。就在上市後不久,黃允松與包括億歐在內的核心媒體進行了一輪溝通。他在溝通中表示,青雲科技的主要投資機構其實並不在意企業當前的虧損額度和毛利率等數據,他們更在乎企業能夠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青雲科技的這種未盈利的狀態在業界是早被預知且被理解的,”青雲科技第一大外部股東藍馳創投管理合夥人陳維廣表示,“青雲科技所開發的是當今世界的前沿科技,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長週期、持續且大量的研發投入。如果我們相信並堅持中國在雲系統需要自主創新,那麼這種量級和長期的投入就是正確的。”
此外,陳廣維還稱,從長遠角度看,一旦我們擁有完全自主創新且穩定的雲端產品,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盈利只是時間問題。
在黃允松看來,這個時間已經不遠了:“在接下來的兩年,最多不超過三年的時間內,青雲科技就有望實現盈利。”
青雲科技的信心究竟來自哪裏?
青雲科技只是“工具”
黃允松表示,青雲科技主要虧損在於公有云。作為全球最早在公有云、私有云、託管雲、混合雲提供一體化架構的雲服務商,青雲科技最開始佈局的便是長期虧損的公有云業務。
為何優先佈局虧損的公有云業務?
“雲計算實際上是很基礎性的,IT行業的價值就是當工具。”黃允松表示,“作為工具,我們自身並不具備價值,我們通過解決客户的問題來為客户創造社會價值而服務,這是我們行業的立身之本。”
信息科技最需要的驗證方案就是規模化實踐,而公有云業務可以幫助該公司更快速地獲取大量實踐。經過大量的驗證後,青雲科技才能更好地提升技術能力、服務能力,為私有云等其他服務打好基礎。
目前,雲計算在國內的滲透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所以在此期間能夠真正做到盈利的公司少之又少。據黃允松介紹,青雲科技在公有云之外的其他業務上,例如在銀行、保險、能源、交通等行業上雲解決方案的收入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業績,年增長率達到50%及以上的。這也是其有信心最快在兩年內實現盈利的原因。
此外,相較於其他雲計算企業,青雲科技的資產更輕。據黃允松透露,青雲科技做的是軟件的生意。在其看來,服務器的壽命是3到6年,到期之後要下架,企業決策層這時就要決定,究竟再買一批新服務器代替下架的老服務器還是換虛擬機?因此,只要物理服務器不死,虛擬機就一直有市場。
目前,包括青雲科技在內的混合雲系統在未來的發展是較為明朗的。從規模上來看,根據IBM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混合雲的市場機會約為1萬億美元,其中,雲基礎設施的市場規模有2300億美元,雲端軟件和平台的市場規模有4500億美元,基於雲技術的轉化服務的市場規模有3000億美元。
IBM調查還顯示,企業在混合雲平台的每投入1美元,就能為雲基礎設施能帶來1到2美元的經濟價值,為軟件帶來3到5美元的經濟價值,為雲轉化服務帶來6到8美元的經濟價值。
黃允松在溝通會上稱,混合雲未來的發展是不可限量的。
不止是混合雲公司
雖然混合雲是青雲科技當前發展的重點,但黃允松並不認為該公司是一家混合雲公司,混合雲只是其服務的一部分。
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户,青雲科技計劃搭建起包括計算平台、存儲平台、網絡及安全平台、數據平台、物聯網及邊緣平台在內的五大產品矩陣。通過上述產品矩陣的搭建,該公司將為企業提供可靈活組建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黃允松表示,在上市之後,青雲科技短期內將要完成的三件事:
第一,青雲科技將向外擴張組織。目前,該公司的大部分業務還是集中在北上廣深,接下來,青雲科技將向外拓展,短期目標內要覆蓋到中國以省會城市為代表的二線城市,此後可能還會將業務拓展到三線城市。
第二,青雲科技不再僅關注技術創新,會更加關注行業創新。黃允松表示,在青雲科技掛牌以後,公司擬成立一個研究院,該研究院的任務不是研究技術,而是研究商業的價值及架構。在未來,青雲科技將會為社會主行業免費貢獻研究成果。
第三,青雲科技要更加的開放。在上市後,青雲將不再有任何閉源的產品,所有的產品都將會向基金會(主要以Linux基金會或者Apache基金會)及向全世界公開。
“我超級無敵討厭‘閉環’!”黃允松表示,“我從小被教育解耦合和低耦合,我從小受到的計算機科技這個行業的教育,所有老師都告訴我耦合度一定要低,最好是沒有耦合度。搞‘閉環’顯示和這一邏輯背道而馳的。”
針對更加久遠的中長期的發展,青雲科技將要進行另外三大方面的發展:
第一個是雲原生。青雲科技目前在操作系統層面的雲原生能力較為成熟,但這還不夠完整。該公司未來將在終端側、邊緣側、應用側管理平台等方面繼續發力。
第二,堅持去中心化、分散化。青雲科技旗下的iFCloud統一多雲管理平台在資源層,OpenPitrix多雲應用管理平台、KubeSphere容器平台在應用層,都在打造去中心化和分散化。在其看來,這有利於最大程度保護用户的價值,進而推動社會接近於零成本的創新迭代。
第三,青雲科技還要發力AIoT物聯網及邊緣平台。
“我們的目的是打造一個全軟件定義的廣域網,”黃允松介紹道,“簡單來説,以後再也沒有人關心物理網絡是什麼樣子的,所有人的網絡都是互聯互通的,不再存在省界之別,不再存在運營商之別,所有的網絡邊界都被模糊掉了。安全問題也將會在應用層Overlay Network上得到完善解決。”
黃允松的最終“野心”是,當整個人類社會完全數字化之後,讓青雲科技變成整個數字化社會的基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