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業漸復甦期貨期權避險需求增加

  □本報記者 周璐璐 

  

  6月份的化工行業褪去了此前的寒意。需求回暖、復產鏈條順暢運轉,整個化工行業吹響了復甦的“集結號”。

  後疫情時期,化工行業較之前有着怎樣變化,又有着怎樣的“新氣象”?化工產業鏈各個環節對風險防範有了怎樣新的認知,又有怎樣新的訴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三個化工期權上市後,將對化工行業帶來怎樣影響?帶着上述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走訪寧波、杭州、宜賓多地,對化工產業生產商、製造商進行了調研。

  行業逐漸復甦

  春節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原油“黑天鵝”事件疊加使得上半年整個化工市場劇烈波動,尤其是3月份企業承受了巨大的庫存風險,“太難了”這三個字也成為石化圈中的高頻詞彙。不過,隨着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及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目前整個化工產業也走向逐漸復甦之路。

  位於寧波的中基石化有限公司是化工行業內的一家大型貿易商,在產業鏈中起着鏈接上下游的作用。中基石化研究部經理王林表示,“4月份後,聚烯烴行業的復甦表現較搶眼。我們觀測到,4月份和5月份彈性較好,原因是前期因疫情停滯和延後的國內與國外出口訂單在這兩個月出現了集中回補,該階段的需求增速同比達到了近20%的水平。”王林認為,當前聚烯烴產業鏈上游石化廠和中間環節社會庫存的壓力已經大大緩解,石化庫存回到了五年來均值水平,中間貿易商的貿易量也回到了年均正常水平,“應該説,聚烯烴產業鏈漸漸走出了疫情影響”。

  同樣作為化工產業貿易商的嘉悦物產有限公司亦對產業鏈上下游復甦感受頗深。嘉悦物產旗下杭州中菁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柴鐵松表示,隨着國內聚烯烴行業需求的恢復,庫存(包括兩油庫存和社會庫存)基本已經恢復到往年的正常水平。一季度因疫情影響,部分上游開工受到影響,國內上游為完成全年生產任務將會在後期開足馬力生產。

  天原集團副總裁李劍偉介紹,“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下游工廠開工逐步達到正常水平,以促進市場庫存正常消耗。國內聚烯烴生產企業進入集中檢修期,5月份聚烯烴價格出現一定的回升。整體下游需求比預計略好,疫情穩定好轉過程中預計外貿訂單也將緩慢恢復。”

  天原集團是集氯鹼化工、精細化工、建築材料、煤化工於一體的企業集團,也是西南最大氯鹼化工企業。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天原集團生產廠區看到,各個車間均在有序而忙碌地運轉,不同型號和規格的板材及管材也分區整齊擺放着。

  銀河期貨能化投研部分析師隋斐表示,從產業鏈的庫存結構來看,聚烯烴的社會庫存已經從疫情緊張時期的高位下降到了偏低的水平,產業鏈全方位復產,上下游利潤良好,海外疫情解封后刺激了下游的訂單需求,不過目前全球的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對後期的下游需求仍需繼續跟蹤。

  避險需求強烈

  記者在調研中瞭解到,儘管疫情對行業的衝擊已得到緩解,但疫情過後化工行業面臨全新的全球經濟和貿易新形勢,波動、風險並存將成為新常態。這對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於後疫情時期化工產業發展狀態,李劍偉表示,疫情過後,化工企業面臨全新的局面,聚烯烴市場也需進一步改善產業結構。“今後將進入‘微利、高波動、高風險’時代,不僅是生產和銷售的競爭,還有企業走出國門的全方位競爭。”李劍偉説道。

  李劍偉指出,在風險防範上,企業可以靈活利用期貨和期權工具,鎖定銷售利潤和成本。例如預計原油價格在經歷暴跌後即將反彈,但由於石油化工期貨市場風險較大,此時可以利用期權進行買入套保操作。同時,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和現貨市場,靈活管理風險頭寸。

  柴鐵松也認為,行情判斷難度加大、價格波動加劇將成為化工行業的新常態,正是在這種新常態下,企業的風險管理也變得至關重要。

  “此次疫情給聚烯烴行業帶來了巨大波動,更多企業開始以套期保值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的經營管理,而非如從前那般博弈絕對價格。但對於嘉悦物產這樣的綜合服務商來説,除了要做到利用期貨套保功能規避自身現貨價格極端變動的風險外,還要運用各種金融工具,期貨、期權等衍生品,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價格管理服務,併為其創造更多穩定持續的價值。”柴鐵松表示。

  王林任職的中基石化已有10年參與期貨市場的經驗,他表示,“此次疫情給貿易企業再次敲響警鐘,在春節後傳統下游需求的旺季,疫情影響給整個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陣痛,如果沒有常態化套期保值的企業,很難度過這段危機時間。經過這次疫情,我們進一步堅定了套保常態化的思路,時刻注意防備黑天鵝事件的衝擊。”

  化工期權新品將上市

  春節以來,化工產業鏈企業中有不少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等方式參與期貨市場並順利規避風險的企業。業內人士表示,產融結合是各個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特別是對於化工這種高波動的行業,若能將期貨工具的應用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將會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一大“利器”。

  對於7月6日將在大商所掛牌上市的三個化工期權,中大期貨分析師張駿表示,當前在聚烯烴貿易市場,含權貿易已經較為普遍。此時推出場內期權,將對場外期權定價形成指導規範,降低貿易商對沖和貿易成本。

  柴鐵松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於相對常態化的價格波動來説,現有的期貨套保、基差貿易基本能夠覆蓋大部分風險管理的需求。但是如果像今年年初這樣的極端行情,不僅要面臨價格極端波動的風險,還要面臨資金風險、信用風險等,僅靠期貨工具往往不能真正有效的管理風險。此時,非線性收益結構的期權便為產業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的避險手段。

  “塑化企業對這三個化工期權的上市充滿期待。上市後,企業的套保策略更加立體化,企業在傳統對下游點價預售之外,可以探索開展含權貿易,以更好的服務產業鏈。”王林説道。

  據瞭解,嘉悦物產近些年一直持續參與場外期權市場,研究和嘗試不同的期權策略。柴鐵松也表示,場內期權和場外期權必然是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目前場外規模相比場內更高。對於提升場內期權的流動性,柴鐵松建議,相關市場機構要加強培訓與引導,提升產業整體的金融度,增強產業客户對於期權基礎知識以及應用的瞭解,並通過一些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做市商與產業客户參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74 字。

轉載請註明: 化工業漸復甦期貨期權避險需求增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