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氫能產業規劃落地,有望為板塊帶來政策催化劑。規劃方案量化目標明確、應用場景豐富,有助於氫能產業產值擴張及下游需求的拓展,也利好市場對氫能市場前景的預期。繼續推薦氫能產業鏈有先發優勢的龍頭,同時也可關注在京津冀區域有產業佈局的相關公司。
▍政策目標明確,規劃路徑清晰,產業落地可期。
8月16日,《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公佈,方案對北京氫能產業做了明確的定位,對氫能產業鏈核心環節的產量和產值目標做了規劃,詳細説明了氫能產業佈局、京津冀產業鏈協同以及產業重點任務。政策規劃路徑清晰,產業應用場景多元豐富,有利於政策的落地和產業的快速發展。
▍量化目標清晰,區域產值空間增長明確。
按照方案提出的目標,北京市2023年擬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燃料電池車3000輛,全面降低終端應用成本超過30%。2025年再新建成37座加氫站,推廣車輛超過1萬輛,累計推廣分佈式發電系統裝機規模10MW以上。2023/2025年,全市氫氣用量每天達到50/130噸,我們預計上述規劃在2025年對應燃料電池車銷售收入在120~150億元,加氫站建設的資本開支在8~10億元,氫氣終端銷售收入在17~18億元。同時,方案也考慮了京津冀的區域產業鏈協同,規劃2025年三地氫能產值達到1000億元,市場增長空間明確,利好區域企業成長。
▍規劃多元應用場景,凸顯氫能優勢。
規劃內容的亮點之一是明確了氫能多種應用場景,除了傳統的燃料電池車之外,提出“構建京津冀燃料電池重卡貨運走廊”,推廣氫燃料車替換柴油車4400輛,預計可以充分發揮氫燃料車在環保及續航里程上的優勢;“以生鮮和醫藥市場等冷鏈物流、流通配送和工廠作業倉庫為重點,推動5000輛氫燃料叉車替換”,預計可以有效發揮氫燃料車在低温環境下的工作優勢。“推動建設5個兆瓦級以上、若干百千瓦級分佈式發電示範項目”,為後續氫能在分佈式能源和大規模儲能的應用奠定基礎。方案還鼓勵“探索氫能在軌道交通、船舶、無人機、醫療、農業及食品等領域的示範應用”。氫能場景應用的規劃,既顯示出氫能作為能源轉換載體的靈活特性,也體現出“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氫能在交通領域之外的廣闊應用空間。
▍風險因素:
關鍵技術進展速度低於預期;產業鏈成本下降幅度低於預期。
▍投資策略:
目前各地方氫能產業規劃或政策陸續落地,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催化劑,同時國產化推進和技術進步也帶動了產業鏈成本不斷下降,氫能產業化正在加速推進,市場規模擴張在即,行業實現盈利也為期不遠。
我們推薦在氫能產業鏈各環節積極佈局、有先發優勢的公司:燃料電池系統龍頭億華通、全產業鏈佈局的美錦能源、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質子交換膜有突破的東嶽集團、在氫能壓縮設備上有充分儲備的冰輪環境,以及綠氫先行者寶豐能源。同時可關注在京津冀區域產業鏈有佈局的港股中國旭陽集團(焦爐尾氣制氫)及中集安瑞科(加氫站建造服務及儲氫瓶生產)。
(文章來源:中信證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