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無霸”中國移動即將上會,新股頻繁破發下如何“獨善其身”?

刷新A股近十年IPO募資額、9億人都在用的中國移動,與A股市場漸行漸近。

據證監會發審委公告,中國移動將於11月4日首發上會,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繼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相繼在A股上市後,若本次順利過會,中國移動的迴歸意味着三大運營商將齊聚A股。

除了中國移動之外,近期先正達和中海油也在向資本市場進軍,兩家的募資總額達到千億元。在新股頻繁破發的當下,大型公司IPO對市場將產生什麼影響?這些企業會否遭遇破發?

半數募資額用於5G項目

據中國移動8月18日披露的招股書,公司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65億股,擬募集資金560億元。一旦發行成功,將創下A股近十年以來最大規模IPO募資紀錄。

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收入為6486億元,同比增長12.9%;歸母淨利潤為872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通信服務收入為5729億元,同比增長9%。

截至9月末,中國移動的客户總數約9.56億户,第三季度淨增移動客户1020萬户;5G套餐客户達3.31億户,5G網絡客户達1.6億户。有線寬帶方面,公司客户總數達2.35億户。

據招股書,中國移動本次募資將分別用於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雲資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千兆智家建設項目、智慧中台建設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

其中,中國移動計劃募資280億元用於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新建5G基站不少於50萬個”,其建設的5G SA核心網及網絡雲資源池可滿足3.5億5G SA用户業務需求及0.2億行業用户需求。

國泰君安研報稱,預計5G用户佔比的增加可以提高移動業務的ARPU,2021年第四季度移動ARPU將繼續改善。此外,與中國廣電網絡推進5G共建共享預計將擴大公司收入來源的多樣性,並改善公司網絡的競爭力。然而,預計由於5G的大規模投資,相關的折舊和電費支出將顯著增加,這將對淨利潤率產生負面影響。

不過,大規模投資也意味着中國移動未來很可能會穩居領跑位置。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5G時代,三大運營商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基本類似,但中國移動因為資金、用户資源、運營效率更有優勢。

他認為,從上下游來看,在運營商5G網絡覆蓋不斷擴大的情況下,5G手機會在未來2-3年實現普及,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的5G業務也會在網絡優化和終端豐富的基礎上,有實質性發展。同時,5G在社會生產方面的支撐作用也會進一步凸顯。

除了5G外,中國移動計劃募投的其他項目佈局也頗有看點。有通信行業人士指出,這些項目與5G共同組成了中國移動“雲-管-端-台-邊”的一體化生態體系。近期,中國移動在其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反覆強調了算力網絡和智慧中台業務。這些都形成了中國移動“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希望通過這一體系支撐數字經濟不斷做大做強。

如何定價引人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回A的中國電信(601728.SZ)此前遭遇破發,而近期A股罕見出現新股連續破發的情形,中國移動是否也面臨着同樣的挑戰?

今年8月,中國電信成功登陸A股,並啓動綠鞋機制為股價“保駕護航”,公司控股股東也宣佈增持不低於40億元。但中國電信上市後走勢不如人意。

中國電信除了上市首日有明顯的漲幅外,隨後股價便開始下挫。2021年9月24日,在登陸A股市場剛“滿月”之時,中國電信最終破發。中國電信最新股價收於4.21元/股,仍處破發狀態。目前中國電信AH股溢價率約為90.76%。

實際上,不只是中國電信,近期A股新股上市破發的現象頻發,涉及新股包括華蘭股份、深城交、成大生物、戎美股份、新鋭股份、中科微至、凱爾達、可孚醫療、中自科技等。

一方面,受IPO詢價新規的影響,市場與發行人博弈更趨複雜,另一方面,打新不再“包賺不賠”,投資者打新也愈發謹慎。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對於任何一個市場來説,新股破發都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投資者熟悉的香港股市,新股破發幾乎是伴隨着新股發行的始終,只要存在新股發行,就存在新股破發,甚至在某些時期,新股破發的比例可以達到80%甚至更高。不少新股上市首日即破發,讓參與打新的投資者倍感尷尬,以致打新中籤的投資者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他認為,對於A股市場來説,隨着市場規模越來越大,隨着新股發行越來越多,新股破發現象必然也會增多,並最終也會成為一種常態。只有投資者理性打新了,新股發行才會變得理性起來,比如一些高價發行的新股會遭到投資者的拋棄,一些業績平庸、成長性平庸的公司新股也會遭到投資者的用腳投票。

而在具體估值方面,有不少投行人士指出,中國移動估值方面未來或將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靠近。

有投資機構人士表示,其發行模式和定價邏輯預計和中國電信較為接近。發行價格會高於每股淨資產,同時預計大概率會推出綠鞋機制,但是由於企業市值規模較大,後市炒作空間或許有限。

仍有大型IPO在路上

記者注意到,在衝刺IPO的企業中,農化巨頭先正達和中海油的計劃募資金額也較為龐大。

其中,先正達計劃募資650億元,一旦成功IPO將超越中國移動的募資金額,成為A股近十年來規模最大的IPO。此前9月30日,先正達曾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審核中止。10月12日,上交所恢復先正達發行上市審核。

據公開信息,先正達集團中國業務包括植保、種子、作物營養和MAP及數字農業,是中國最大農業投入品供應商。今年三季度,先正達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達到210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65億美元,同比增長27%。

據招股書顯示,先正達擬申請公開發行不超過27.86億股。據招股書,先正達此次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尖端農業科技研發、擴大生產和業務、支付進行中的重大併購項目等。

而中海油所在的油氣行業,則較為幸運地趕上了油氣行業景氣反轉的時期。目前從國際大行的研報來看,多家大行認為中海油港股價格被低估。

瑞銀認為中海油目前被低估,目前市場對其優於預期的基本面沒有反應,催化劑似乎不確定。不過,該行仍然相信中海油估值具有吸引力,最終來自內地投資者的額外資金流將為其股價提供支持。在此之前,相信只要布蘭特原油價格達到或超過每桶60美元,投資者可實現該行估計的9%的股息率。

國際油價不斷走高,有望成為公司A股上市的利好因素。

對於大型IPO後二級市場的表現,華西證券認為,A股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幅擴容、引入外資以後,對於大規模IPO的短期衝擊已經正在逐漸弱化。隨着A股市場的日趨成熟,基本面和景氣度將是決定個股長期價值的核心要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72 字。

轉載請註明: “巨無霸”中國移動即將上會,新股頻繁破發下如何“獨善其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