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成立僅4年的AI芯片獨角獸寒武紀(688256)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此次發行價為每股64.39元,開盤大漲288%至每股250元,市值達到10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AI芯片研發商,致力於打造各類智能雲服務器、智能終端以及智能機器人的核心處理器芯片,同時還為用户提供IP授權、芯片服務、智能子卡和智能平台等服務。
六輪融資,IPO前估值超200億元
發展至今,寒武紀完成了6輪融資。天眼查信息顯示,2016年5月,寒武紀完成天使輪融資,吸引了元禾原點、科大訊飛以及湧鏵投資。
2017年8月,寒武紀宣佈完成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聯想創投、阿里創投、國投創業,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湧鏵投資聯合投資。
2018年6月,寒武紀又宣佈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啓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聯合領投。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進行的B輪融資時估值已達25億美元。
最近一輪股權融資是在2019年9月,股東之一納什均衡從陳天石處受讓了0.86%股權,耗資1.8億元。據此計算,寒武紀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後的估值超過200億元。
寒武紀股東背景也十分強大,既有阿里巴巴、聯想、科大訊飛等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以及中科院,還出現了國投基金、國新資本等“國家隊”基金的身影。
據公司股權結構圖顯示,陳天石個人持股比例為33.19%,中科院計算所全資持有的中科算源持股18.24%,國投基金持股3.92%,阿里創投持股1.94%,科大訊飛持股1.19%。
三年累計虧損16億,研發費用高企
資本市場的風光背後,寒武紀也在面臨收益困境。
據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寒武紀營業收入分別為784.33萬元、11707.52萬元、44393.85萬元。可見,2017-2019年,寒武紀營收增長超過50倍,營收實現高速增長。
但是,寒武紀近三年持續虧損,虧損金額合計約16億元。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寒武紀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3.8億元、-4104.65萬元和-11.79億元。
招股書顯示,報告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公司研發支出較大,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二是“報告期內因員工激勵股份支付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紀在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986.19萬元、2.4億元、5.43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80.73%、205.18%和122.32%,累計投入8.13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高研發高投入高成本,是科技公司的命脈,但也意味着高風險。在大環境不景氣、需求乏力或技術跟不上的時候,將會十分危險。照此看來,如何在盈利與研發投入之間實現平衡值得仔細思量。
未與華為續簽合作,營收重心寄望於下半年
從今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寒武紀2020年1-3月營收為1155.26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91%,主要系從華為海思取得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較大,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營業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紀一度與華為是緊密合作關係。而由於華為海思選擇自主研發智能處理器,這對於寒武紀的業績是不小的衝擊。其中,寒武紀終端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一季度同比下降76.56%至316.18萬元,原因是從海思取得的IP授權業務收入下降較大。除海思外,其IP授權業務在手訂單客户包括北京智芯微、展訊通信等。
寒武紀2020年一季度淨虧損1.08億元,主要系公司研發投入大幅增加。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因素的影響後,公司2020年一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公司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由於華為撤出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寒武紀預計2020年上半年營收約在8200萬元至8600萬元之間,預計同比下降約12.24%至16.32%;淨利潤預計在虧損2.1億元至虧損2.3億元之間。
寒武紀預計2020年營收為6億元至9億元,同比增35.15%至102.73%。而國元證券認為,預計寒武紀2020-2022年三年營收分別為6.27億元、9.12億元和 13.2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7億元、-1.91億元和0.85億元,到2022年有望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