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信用卡用户出現被降額、鎖卡等情況。不少人對此表示焦慮:銀行為啥要收緊信用卡?為何偏偏是自己被銀行“盯上”了?還有許多沒被降額的人則擔心,這事會不會落在自己身上?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業人士,一起來看看——
降額意在防控風險
“對信用卡降額,是銀行主動開展風險防控的考慮。”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隨着銀行徵信數據範圍擴大,銀行可以對客户的真實借款與信用狀況作出更加全面的評估。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信用卡不良壓力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地主動降額是銀行實施風險防控的一種手段。
不僅如此,分析多家銀行近期發佈的公告可以發現,主動降額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避免信用卡資金流到其他領域。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發佈公告,對信用卡資金用途作出明確,即個人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投資、理財、股票、其他權益性投資及禁止性領域等。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也分別發出公告,提示個人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現、欺詐、惡意刷單等違法或虛假消費行為,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獎品或增值服務等。
“個人信用卡是用於滿足個人日常消費使用。個人信用卡用於買房、炒股,或者用於生產經營,已經不屬於日常消費,改變資金用途會直接加大相關風險。因此,銀行需要對違規使用個人信用卡客户實施控制。”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要及時停止不當用卡行為
對於信用卡持卡人來説,銀行主動控制信用卡風險的舉措,是否會影響到自己?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機構規範持卡人消費行為,只是針對有不當用卡行為的持卡人,並非針對所有持卡人。
如果持卡人在正常使用情況下被降額,該怎麼辦呢?
婁飛鵬表示,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髮卡行了解具體情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是,如果本人違規使用信用卡導致降額,要及時停止違規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要及時配合銀行解決問題。
專家建議,個人使用信用卡應該有合理規劃,要謹記“四不”原則:不惡意透支、不參與套現、不違規使用、不過度消費。
只有做到合理規劃,量入為出,理性消費,才能讓生活更美好。反之,如果因違規行為導致逾期還款,會計入個人徵信報告,很有可能對以後貸款、出國、購車、購房等造成不良影響。
大數據識別違規用卡
有些人認為,“持卡人到底把錢用到哪裏去了,銀行也不知道,只要按時把錢還上就好。”
對此,曾剛表示,信用卡資金流向是可以監控的。這是由於信用卡消費多半有交易場景,基於場景就可以控制相關風險。
大數據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髮卡機構更加清晰地瞭解持卡人的消費習慣、資金流水等,從而為信用卡風險防控提供保證和支持。對於違規風險較大的行為,系統也可以自動警示。
需要鄭重提醒的是,信用卡違規使用,輕則影響個人徵信記錄,重則可能會導致違法犯罪,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惡意透支行為有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記者:錢箐旎
統籌:週末工作室 劉佳 郎冰
編輯:閆偉奇
監製:喬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