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老品牌加速佈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自瑞幸咖啡被爆財務造假之後,一線城市咖啡市場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北京為例,有瑞幸員工向媒體透露,2020年瑞幸咖啡將關閉1/5的北京門店,約80家。而這被一些品牌視作自身的發展機遇,開始佈局北京市場。

日前,中藥企業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就推出了咖啡和中藥相搭配的特色飲品。一直專注開拓非一線市場的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Tims)中國公司也悄然開始佈局北京市場。

業內認為,當前咖啡消費場景已由精緻化向便利化轉變,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一線市場空間仍大,且是各大品牌競爭的主戰場,這也註定會有不少品牌參與佈局。經過導入期的大海撈針後,還有幾家品牌能長久留下,依然有待觀望。

新品牌入局北京咖啡市場

今年7月底,Tims中國在北京長楹天街開出一家試營業店,由此進入北京市場。從裝修來看,這家門店牆面、裝飾等設計風格融入了不少北京元素,除了咖啡、甜甜圈、糕點等常規產品外,還推出了北京限定產品,包括京韻澳白和糖葫蘆天趣球。

Tims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將在中國市場開設1500家門店,還會嘗試 Tims Lab 和 Tims Go 等不同類型門店。2020年Tims 咖啡將在北京市場開設 20 家門店。

在Tims緊鑼密鼓佈局北京市場的同時,中藥老字號品牌北京同仁堂也開始了在咖啡領域的佈局。

日前,北京同仁堂旗下新零售企業知嘛健康在社交平台大火,原因是其開設的知嘛健康線下門店推出了中西合璧的飲品,咖啡與中藥的特殊搭配極具特色。根據規劃,下半年知嘛健康的門店數量將可達到20家,包括社區店、寫字樓店和商場店。

老品牌不放鬆一線市場

事實上,包括星巴克在內的老牌咖啡企業,對於北京這樣的一線市場也仍未放鬆。星巴克近期將中國內地的首家旗艦店——三里屯旗艦店進行了翻新升級。星巴克副總裁、北區總經理吳曉雷表示:“北京是星巴克與中國顧客第一次見面的地方。21年來,我們見證並參與了北京咖啡市場的飛速發展和城市文化的繁榮變遷。希望全新升級的三里屯太古裏旗艦店,能成為北京又一處咖啡地標和城市文化目的地,為更多顧客帶來精彩和難忘的體驗。”

自2018年起,星巴克在北京市場先後開業並升級了北京坊、嘉裏中心、三里屯太古裏3家臻選旗艦店,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也落地北京,足以看出星巴克對於北京市場的重視。

消費品行業資深投資人吳曉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近兩年,瑞幸咖啡利用線上下單+線下門店自提或外賣的新興咖啡售賣模式迅速切入市場,推出“無限場景”概念,進一步培養了咖啡的日常消費習慣。瑞幸咖啡今年4月自爆財務造假問題,為其他品牌主動讓渡了空間。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Tims等紛紛借勢而起,在產品和渠道方面形成新的特色,期望在新場景、新產品和新人羣下,對咖啡消費行業秩序進行重構。

一線仍是競爭主戰場

諮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則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巨大。

隨着消費升級,我國咖啡市場呈現增長趨勢。艾媒諮詢顯示,自2015年以來,中國咖啡產業市場規模增長明顯,2015年規模較小,僅700億元,但預計2020年底將達3000億元。

在營銷專家路勝貞看來,隨着輕餐咖啡、快餐咖啡店的興起以及後來瑞幸的加入,咖啡的消費場景由精緻化開始向便利店、互聯網、寫字樓、外賣化轉變,咖啡的消費者由精英消費向平民消費轉化。整體來講,咖啡市場會像茶市場一樣,變成中國一種司空見慣的消費形式。

近年來,將市場下沉是許多連鎖咖啡企業的主要動作。但在一線市場,咖啡品牌的競爭仍然呈現白熱化,誰也不想拱手相讓。在這一背景下,尋找得力盟友的幫助也成為許多咖啡品牌的選擇。

今年5月,Tims宣佈獲得來自騰訊的數億元投資。這個目前在中國市場僅有近50家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2018年9月,可口可樂也收購了知名連鎖咖啡品牌咖世家(COSTA)。同在2018年,星巴克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雙方基於天貓新零售方案,橫向打通星巴克和阿里生態系統的多個數字化消費者運營平台。

吳曉鵬表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家庭、休閒、社交、辦公等多元場景的消費需求旺盛,咖啡品牌競爭激烈,且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競爭的主戰場,成敗與否更多的是品牌能力之間的較量。此外,中國的消費分級現象突出,在咖啡普及度依舊不高的下沉市場,存在很大增長機會,且具有更加明顯的行業紅利,也必將引發咖啡行業激烈的爭奪戰。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劉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2 字。

轉載請註明: 咖啡新老品牌加速佈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