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固收+的投資者,主要分兩類人:一是傳統理財產品減少,收益降低。想買收益高於傳統理財的產品;二是經歷偏股基金的大波動洗禮,想找一些更加穩健的產品。
那麼結合上述兩類投資者,那麼就是買固收+的本質:收益多一點,波動小一點。當然這裏的收益和波動是相對的。從理論上講,收益和波動是不可兼得的,而固收+做的就是平衡兩種指標,動態平衡下,兼顧收益和波動。
正如下面的走勢圖,紅線就是類似固收+產品,而另一根線類似偏股基金。長期看,固收+產品收益上不一定會太差,而是波動更小,這樣的產品持有體驗是很不錯的。
基於固收+產品的特點,在基金產品裏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和穩健策略類的FOF都可以稱之為固收+。這類產品基本以債券等固收產品為主要投資標的,輔以股票、打新、套路等策略增強收益。
固收+的產品收益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固收投資收益,另一部分是股票等收益。任何一部分投資不佳的話,都是可能會出現虧損的。尤其是股債雙殺的時候,這兩部分投資雙雙虧損,那基本連“固收”部分的收益都沒有了。心裏要印上這句話:並非固收+就一定會賺更多。
某個平台列出了12只固收+產品來進行評測。我就喜歡做命題作文了。總體上,這12只基金基本上是各細分裏的佼佼者了。
先整體把12只基金大致分類一下,我自己大致可以分類三類:
①前4只為一類,是投資標的幾乎只有債券的基金。其中中歐、廣發這兩隻為中短債基金,投資的標的集中在短期債券上。收益上基本就是貨幣基金的增強版。另外招商產業債和富國產業債幾乎也只投債券,偏重長期債券,收益上會稍高於中短債基金。
②5-10為第二類,既可投資債券,又可投資少量股票。包括了二級債基和偏債混合型基金。雖然這6只基金涉及債券型和混合型基金,但本質上基金主投債券,少部分(不超過20%)投資股票。
③11-12為第三類,就是穩健類的FOF,由於這兩隻基金主要的投資標的為基金,所以單獨分出來。
理論上,第一類都算不上固收+,最多就是固收產品。真正的固收+是第二類和第三類。
核心指標一:收益/回撤
我們最關注的基金產品,就是收益和回撤的問題。收益上,就簡單把近幾年的年度收益平均一下。回撤上,就以近1年最大回撤為準。第二三類產品裏,平均收益率在6%~10%這個區間內,這個收益率要高於傳統理財產品。其中,有隻基金在2018年出現的幅度較大的暴漲,這是因為規模較小,鉅額贖回導致的淨值波動。現在這隻基金規模上來了,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近1年最大回撤上,區間也在1%-5%左右,這個波動也遠遠小於偏股基金的波動。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收益除以最大回撤,這個數值還有個專業的名詞——卡瑪比率,這個數值越大越好。
核心指標二:基金經理及團隊
固收+產品,無論是債券策略還是股票策略,本質都屬於主動管理範疇。既然是主動管理,就考驗基金經理、團隊和基金管理人的投研實力。主要對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背景、管理過往產品業績、規模等考量。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也可以從基金季報,平時訪談中瞭解。這裏我們就不做展開。
既然是評測,我們就挖一點細節的東西。
其他指標之費用情況
基金的費用包括申購費(銷售服務費)、管理費、託管費和贖回費。評測的12只基金大部分是C類基金,這類基金沒有申購費,只有銷售服務費。債券基金的總體費用要低於混合型基金。比如中歐短債債券C,管理費率0.30%/每年、託管費率0.10%\每年、銷售服務費率0.20%/每年,暫時不計算贖回費,合計就是一年0.60%的費用成本。交銀新回報靈活配置混合C費用總計=0.80%+0.20%+0.10%=1.10%。這樣一比,債券基金費用上少了近一半。同樣是混合基金,費用也有差距。比如安信穩健混合C費用總計為1.3%。
這幾隻基金隨時可以贖回。但是非貨幣基金7天內贖回,是有1.5%的懲罰性贖回費的。有的基金7天后無贖回費,有的30天后有贖回費。比如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B,持有時間7~30天贖回的話,是有0.75%的贖回費的。這個費用相較於收益也不少。
其他指標之規模
基金的規模,對偏股基金來説可能是負影響。但對於偏債的基金來説,規模大了,反而對債券有更高的議價權;規模大,也説明業績不錯,有資金追逐。我個人覺得,規模對固收+產品影響不大,基本是偏正面的。
篩選固收+產品,基本就是靠上面兩個核心指標和一些其他指標。還是那句老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