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萬億成交沒了,矛頭指向量化私募“收縮戰線”,多家頭部表態
財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國慶節前後,市場行情低迷成交量持續下降。截止10月10日收盤,上證指數尾盤收於3600之下,兩市成交額再度降至萬億關口下方。在此背景下,不少投資者開始質疑市場在變冷,亦有觀點認為這背後是量化轉弱,稱其正在逐漸收縮“戰線”。
財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家頭部量化私募,他們均認為這一説法過於牽強附會,表示“不背鍋”。“市場漲跌和成交量多少有點週期性,成交量不可能一直在萬億之上,今天市場屬正常波動,和量化轉弱、收縮戰線沒有太大關係。”華東一家百億量化私募人士稱。
另有量化研究人士認為,如今量化不再像以往那樣依賴成交量,量化增量規模變小也屬於正常規律。加之近期市場主線還不是很明確,量化的換手偏低也很正常。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透露,與量化有關的監管政策出台將近,這將進一步規範量化交易,並促進量化的良性發展。
又是量化的“鍋”?
國慶節後,資金似乎仍處於“休假”模式。10月11日,上證指數全天維持震盪態勢,最終收於3600之下,創業板、科創板則受醫療板塊拖累表現低迷,市場合計成交9921.7億元,再度跌回萬億之下;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出266.75億元,其中2550只個股主力資金淨流出。
從板塊表現看,資金似乎並未找到主線目標。水、電、燃氣、環保、特高壓板塊帶頭調整,浙富控股、中國西電、許繼電氣、新天然氣、國網英大等跌停。同日,保險、銀行力撐指數,軍工、科技、農業等多個題材輪番上攻卻都無功而返。
由此,不少投資者開始質疑市場在變冷,亦有人認為這背後是量化的轉弱,並其正在逐漸收縮“戰線”。
財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家頭部量化私募,他們均認為這一説法過於牽強附會,表示“不背鍋”。
一位百億量化私募人士直言,之前一直有説法認為過去一段時間的萬億成交量中,有很多都是頻繁的量化交易出來的成交量,但實際上量化對市場的影響真的沒有大家想象中大,成交量跌到萬億的“鍋”,不應由量化來背。
通過他的觀察,如今較大規模的量化私募大都有走向中低頻交易的趨勢,市場無需將成交量的起伏與量化過度關聯。
“市場漲跌和成交量多少有點週期性,成交量不可能一直在萬億之上,今天的市場屬正常波動,和量化轉弱、收縮戰線沒有太大關係。”華東一家百億量化私募人士也表示。
增量規模變小的趨勢
9月中旬之後,A股開始逐漸縮量,已成不爭的事實。
有量化研究人士認為,不否認今年量化發展很迅猛,對市場成交規模起了一定助推作用,但如今量化不再像以往那樣依賴成交量,量化增量規模變小是正常規律。
“一般來説,不是量化資金主導這個市場,而是先有投資的方向,再有量化資金進入以提供流動性。近期市場主線還不是很明確,小市值股票也沒有之前表一,量化換手偏低也很正常。”一家第三方平台量化研究總監告訴記者。
在他看來,目前市場降温未必是一件壞事,“成交量不太可能一直在萬億以上,應該給板塊的輪動和價值投資主線迴歸一些時間和機會。”
另一家在9月份宣佈“封盤”的知名量化私募市場人士透露,今年公司產品業績較好,規模也迎來了迅速擴張,為此,公司主動放緩了產品發行的步伐,將更多的時間用於長遠發展上,如保證收益穩健、招募研究人才、研究新策略以避免策略同質化帶來的風險等,“一家量化私募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面臨平衡業績、長遠發展與規模的關係。”
行業預期監管規範或在不遠
在監管層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今年9月初的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到,“在成熟市場,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比較普遍,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最近幾年,中國市場的量化交易發展較快。交易所對入市資金結構和新型交易工具怎麼看?希望大家做些思考。”
這無疑引發了市場關於“監管規範量化發展”的聯想,每有風吹草動,都有觀點將其與監管動向聯繫起來。
事實如何呢?據財聯社記者獲悉,今年下半年,監管已和多家頭部量化私募主動進行了溝通交流,這無疑顯示出監管層對高速發展的量化交易的重視。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與量化有關的監管政策出台將近,這將進一步規範量化交易,並促進量化的良性發展。
“從這個層面看,嚴監管將是這個行業的趨勢,量化交易近期保持‘剋制’也並非不可能。但這也不意味着量化會裹足不前,其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廣闊的。”深圳一家量化研究人士稱。
他同時認為,不排除近來有少量前期“賺翻了”的量化產品“收手”。“不過,這只是少有的現象,不算主流,不是量化交易規模主要影響因素。”
核心資產在“迴歸”?
對於近期行情的調整,公私募究竟如何看待,他們又將向何處亮劍?
中歐基金認為,國慶節後三季報行情即將展開,資源品和券商等行業存在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依舊建議予以關注。
總體來看,在經濟大方向向下的情形下,企業盈利整體往往是向下的,能夠找到與經濟週期相關性低或者逆週期性的板塊就是未來市場主要的方向。“這些方向大概率會集中在必選消費(食品、農業、醫藥)和政府投資(新基建)。”中歐基金稱。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表示,根據中歐瑞博“春夏秋冬”四季理論,當下市場“水温”不低,但還沒到泡沫區間,處於均衡區,即“夏季”階段。
對於四季度投資策略,吳偉志認為:第一,要聚焦賽道與好公司;第二,堅持自下而上地聚焦細分賽道中基本面優秀、估值合理的公司;第三,長期看好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和科技自主三個新經濟賽道的優質成長股;第四,對於週期景氣上行的行業、低估值的價值股,可以持續跟蹤,積極把握投資機會。
重陽投資董事長王慶表示,股市的風格特徵趨於收斂,宜均衡配置,將繼續專注於自下而上選股,尤其青睞估值與業績匹配度高的個股。
“我們未來會深挖尚未被市場充分定價的優質中小企業,‘茅指數’中已經回調較多、估值與長期業績匹配度較好的公司也值得重點關注。此外,被市場貼上傳統行業標籤的長期業績穩定的龍頭公司也具有較大的投資機會。”王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