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迫使美國的汽車及其他製造行業削減產能,美國總統拜登24日表示,他將尋求37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立法,以加強美國的芯片製造業。路透社24日報道稱,拜登當天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解決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對美國工業的衝擊。“我將指示本屆政府的高級官員與工業領袖合作,尋找解決半導體短缺問題的辦法。”
拜登力推芯片國產
“就是這樣一枚小小的芯片阻斷了主要汽車工廠的生產。”在24日結束同國會議員關於芯片供應問題的討論後,拜登在記者會上拿起一塊芯片這樣説道。(上圖)路透社24日稱,白宮方面表示,拜登的計劃旨在提高美國芯片生產能力,今年的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已經包含相關內容,但需要一個單獨的撥款程序來籌集資金。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作為最近通過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一部分,國會授權為投資美國的半導體公司提供聯邦補貼,併為芯片研究提供更多聯邦資金,但國會尚未為這些項目撥款。
根據拜登的命令,白宮將通過大力發展國內生產,並在國內無法生產產品時,加強與亞洲和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合作,來使得美國對某些產品供應鏈的依賴變得多樣化。另一方面,美國的芯片行業已敦促拜登政府和國會採取行動,為該法案提供資金。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週三稍早時候表示,已敦促拜登和國會投資國內芯片製造和研究。根據該協會的數據,美國半導體公司佔據了全球芯片銷量的47%,但只有12%的全球芯片製造是在美國完成的。SIA在給拜登的一封信中稱,提高國內製造的芯片產量有助於提高國家安全,確保美國不會缺少芯片供應。
據路透社報道,拜登的行政命令啓動了一項為期100天的供應鏈審查,涵蓋半導體芯片、電動汽車用大容量電池、稀土礦物和藥品四種關鍵產品。有分析認為此舉是為擺脱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5日表示,人為推動產業“轉移”、“脱鈎”,以政治力量強行改變經濟規律,是不現實的,無法解決本國自身面臨的問題,也會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美國汽車行業焦急“等芯”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一直受到多種工業零部件供應短缺的困擾,這導致口罩、手套和其他個人防護設備供應不足,而芯片短缺是美國遭遇供應瓶頸的最新例證。本月早些時候,大約15名代表汽車製造州的參議員開始呼籲為美國國內芯片製造增加數十億美元的額外資金。
路透社24日援引美國通用汽車近期的聲明稱,由於芯片供應不足,該公司被迫削減其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廠的產能,並將在3月中旬重新評估生產計劃。福特汽車也表示第一季度產量最多將減少20%,並決定削減芝加哥工廠的產能(下圖)。拜登的計劃得到福特的認可,該公司24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對我們的工人、客户和企業來説非常重要,我們承諾儘快結束這種零部件工業短缺的狀態。”
英國《金融時報》24日的文章認為,汽車芯片短缺凸顯美國供應鏈的脆弱性。文章稱,這場危機加劇了美國對國際半導體供應鏈的審查,並暴露出美國製造基地的各個環節對海外芯片的依賴程度。《華盛頓郵報》援引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的話稱,美國目前缺乏芯片生產能力是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的一個危險弱點。
但分析人士指出,兩個問題被混為一談:保護國家安全通常是指製造用於高端計算以及軍隊所需的芯片,但並不會解決汽車製造商所需的芯片短缺問題。貝恩公司合夥人彼得·漢伯裏表示,如果是為了要提高美國製造業水平,以及確保用於國家安全的芯片供應安全,需要對最前沿的技術進行投資,然而汽車芯片使用的是老技術,和前者是完全不同的芯片。彼得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表示,導致汽車製造商面臨危機的供需因素與芯片的產地無關。
能否短期解決存疑
《華盛頓郵報》24日的文章介紹稱,隨着1990年後美國芯片公司開始在海外大規模建廠,美國產芯片在行業中所佔的份額已經下降。美國之音24日報道稱,美國的英偉達、高通、AMD以及蘋果等公司的芯片都依賴台積電的晶圓加工。“也就是説,美國市場上大約65%的半導體供應需求由台積電來滿足。”據法新社報道,由於台灣地區近期遭遇乾旱,這個芯片代工廠正面臨缺水的問題。
美國之音援引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全球創新政策副總裁史蒂芬·伊澤爾的話稱,美國這麼多家高科技公司完全依賴台積電的確存在戰略風險。報道還援引來自行業研究公司IDC的半導體分析師馬里奧·莫拉萊斯表示,目前還沒有緩解芯片短缺的短期解決方案。韓國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在過去數十年間對芯片製造業進行大規模投資,才形成如今的產業實力。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總經理兼半導體分析師斯泰西·拉斯根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現在在美國建設新的半導體工廠,需要的投資規模堪比阿波羅太空計劃。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芯片產業在一段時間以來經歷了人才流失、資本市場支持不夠,以及基礎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不是拜登在4年的時間裏就能解決的。美國想要解決芯片荒,應該持有一個更開放的心態,放下意識形態成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更多國家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