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公募基金因其簡單便捷的投資方式,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結果就是規模和只數雙雙擴大。按主代碼計算,自從2001年中國第一支開放式公募基金——華安創新成立以來,目前共有10898款公募基金正在存續中,總規模達到21.1萬億人民幣,當中百億級別的基金已經超過200只,更是不乏天弘餘額寶、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亦或華安黃金ETF這種現象級的基金產品。可以説,公募基金如今的地位及其作用,已經不止單一的“投資工具”概念所能描述。

但問題是,與國外的基金動輒擁有幾十年甚至近百年曆史(目前公認的第一隻公募基金是1924年創立於美國的馬薩諸塞投資信託基金)相比,中國的公募基金還相當年輕,正處在成長中的“青春期”。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有養育子女經驗的讀者可能會知道,處於青春期的兒女難免面臨成長中的煩惱,基金業在中國誕生時間尚短,眼下也在面對不少問題。重要的事,基金業某種程度上已是泰山壓頂,而“山”還不止一座。

“大山”之一:賣不動了

顧名思義,公募基金的特性就是集合大量投資者的零散資金進行投資,發行環節的成敗自然直接決定基金能否成立。根據現行的管理規定,普通公募基金的成立門檻為“募資2億元+持有人200人”,發起式基金的成立門檻則是低到只要5000萬元(其中高管和基金經理等至少持有1000萬,並至少鎖定3年)即可,意味着成立單隻公募基金的難度並不算高。但就算這樣,基金成立失敗的案例仍然屢見不鮮。

按東財Choice主代碼計算,最近2年共有53只基金未能按時成立,其中絕大多數是募集失敗,僅有2只推遲募集。按投資種類劃分,這些基金可以分為11類,其中偏股和偏債混合的數量居前。如果按照財聯社的統計口徑,單是今年6月就有3只基金募集失敗,今年以來已有6只,月內募集失敗基金只數已與前五月持平。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盈米基金蜂鳥研究員李兆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就指出,基金髮行市場遇冷有一定歷史規律,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震盪市場,只有市場再次走牛或者出現明顯投資機會,發行端才會“熱到發燙”。此外理財魔方金融研究院也認為,新基金銷售遇冷主要與近期股市表現不佳,基民對基金產品尤其是權益基金的賺錢能力信心不足有關。

在小編看來,考慮到“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已成市場怪圈,機構人士上述判斷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追漲殺跌已是不少投資者下意識的操作,他們確實很難習慣逆向買賣,畢竟比起下跌時買入攤平成本,上漲時看到獲利更能讓投資者心安。

但話説回來,高位引導新資金進入公募基金固然簡單,但卻等同於讓基民“高位站崗”,所帶來的投資體驗恐怕並不好。

“大山”之二:不賺錢了

假設公募基金能夠順利成立,投資又將成為基金面臨的第二個難題,因為投資者的目標是能獲得合理且穩定(某些時候甚至跑贏市場)的回報,這意味着基金經理需要在基金合同的約束下,儘可能為投資者獲取利潤。

誠然,完全沒有風險的投資並不存在,公募基金既然入市,就必然要面對虧損的可能性,這一點大眾都能接受,但是經常跑不贏大市表現,恐怕也並非投資者的本意。

根據東財Choice數據的統計,衡量股票型基金整體表現的中證股票型基金指數最近3年的累計上漲9.94%,比起滬深300指數下跌2.81%的表現要好得多。但如果將統計範圍縮短後可以發現,股基指數最近2年跑贏滬深300的幅度只有3.59個百分點,最近1年則是勉強打平。

説得明確一點,如果股基指數的成分基金全以滬深300作為比較基準,它們最近2年的超額收益可能還不如買國債,因為上證國債指數同期漲幅還有8%。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在主動管理股基面對諸多問題的情況下,有人可能會直接“傻瓜式”買指基,或者是買指增基金,因為二者都屬於被動管理股基,意味着會緊密跟蹤市場表現,其中後者在基金經理水平較高的情況下,還可能獲得部分“意外之喜”。但問題是,跟蹤指數表現不佳,指基也會被“拖下水”,至於指增基金更不可能倖免。

同樣是以上文表格中的5個統計期限為例,按照東財自己編制的基金指數計算,不論被動指基還是指增基金,最近3個月和半年的表現都和滬深300指數大致打平,最近1年的表現也是如此。哪怕只説指增基金也可發現,它本來要為投資者獲取超過基準指數的回報,但這一功能近1年似乎失靈了。

很明顯,基金表現整體跑輸大盤的情況下,帶給投資者的體驗,恐怕也不會太好。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大山”之三:做不大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公募基金能夠順利成立,回報率也不算太差,但在市場競爭者眾多,“馬太效應”明顯的情況下,想要做大也是件難事,這也導致市場上出現了眾多的“迷你基金”,並且數量增速驚人。

還是根據東財Choice數據的統計,按主代碼計算,全市場規模小於等於5000萬元的基金共有1741只,已經是3年前(2020年)的四倍多,並且這一數字在近3年內保持了明顯的上升趨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基金卻一直維持在200~300只之間,未有明顯變化。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值得關注的是,某些基金公司並不希望輕易將迷你基金清盤,在這種情況下,找幫忙資金保殼,亦或是押注單一賽道個股也就成了常用“法寶”之一,部分媒體在報道時也有提及這一點。但問題是,引入幫忙資金似乎簡單方便,但並非毫無代價,大量且頻繁進出不僅會讓數據失真,也難免影響基金運轉;至於押注單一賽道看似能讓基金短期“鹹魚翻生”,但風險卻好比大峽谷上踩鋼絲,踩對絕處逢生,踩錯萬劫不復,並且原有的投資者可能承擔他們並不想要的風險,並不公平。

破局之法何在?

那麼,面對基金業眼下的“三座大山”,專業人士有何看法?他們又開出了什麼樣的“藥方”?

在證券時報看來,公募基金行業似乎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亟需改革創新,對傳統的發展模式進行升級。盈米基金CEO肖雯認為,基金行業此前一直關注提升投資端能力與效率,但負債端的挑戰眼下似乎更大,全行業需要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户為中心”,從“以產品規模為目標”向“以客户賬户收益為目標”轉型。有公募基金的總經理在接受該報採訪時頗為直接,認為可以加強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因為公募基金的初心就是讓居民的財富保值增值,所以基金考核指標也應該從持有人利益出發,比如除了管理規模等常見指標以外,還可以加大對盈利客户佔比、人均盈利額的考核,如果有扣分項,還可以考核回撤控制、客户投訴情況。

證基風雲在發表於澎湃新聞的文章中,則是給出了另外一種觀點:要讓基民有信心。該媒體引述螞蟻基金有關負責人的觀點指出,基民投資信心的修復,不光要依靠基金自身的賺錢效應迴歸,也需要財富管理平台、資產管理機構在內的全行業努力,幫助投資者進行更合理的投資決策,從而提升穿越週期的能力。

總結起來,不論是賺錢也好,還是修復投資信心也好,公募基金想要讓投資者重拾信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投資者相信基金有能力獲得合理回報,基金管理人能夠同甘共苦,而不是靠天天搞花活來吸引眼球。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投資者將自己的錢交給別人管理,結果管理者賺得盆滿缽滿,自己卻虧得慘兮兮,恐怕沒人能接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05 字。

轉載請註明: 發不動,不賺錢,做不大!“三座大山”壓頂,公募基金怎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