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想讓通脹回到2%,一方面要避免經濟陷入衰退。美聯儲可能得思考下2%的通脹目標還要不要了……
有人否認通脹——要麼是投資者,要麼是美聯儲政策制定者。但無論結果如何,這種脱節表明美聯儲已經失去了信譽。或者也許它從一開始就沒有信譽可言。如果是這樣的話,無論經濟是軟着陸還是硬着陸,美國經濟的一個犧牲品可能是美聯儲的通脹目標制。
在經歷了幾代無效或破壞性的貨幣政策工具之後,我們終於找到了答案。可信的溝通之前是美聯儲最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如果美聯儲承諾設定通脹目標,它就會自我實現,因為市場會在定價中反映通脹目標,薪資合同也會相應調整。這將給政策制定者以紀律,以保持通脹的穩定和可預測性。在經歷了以前那麼多年的錯誤之後,我們以為已經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
理論上聽起來不錯。但通脹目標以往的歷史並不好。在2012年,美聯儲正式將2%作為官方的公開通脹目標。不久之後,通脹率就跌破了這一水平,並在新冠疫情之前大多保持在2%以下。現在,儘管美聯儲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通脹似乎不會很快回落到2%,這可能是對該目標在市場中的可靠性敲響最後的喪鐘。
誠然,貨幣政策有很長一段滯後期,但一年多來,美聯儲一直在認真應對通脹,迄今為止,它一直在預測通脹將以比實際速度快得多的速度下降。美聯儲目前的預測是今年2.8%,明年2.5%,之後2%,這看起來非常樂觀,除非其計劃再大幅加息幾次,或者出現衰退,這似乎與美聯儲對於未來兩年失業率將僅達到4.6%的峯值,經濟將保持正增長的預測不一致。
或許美聯儲仍在發佈樂觀的預測,是因為它看到債券市場預計未來幾年通脹將處於低水平。他們應該意識到,從歷史上看,債券市場並不能很好地預測通脹,也沒有反映出達到2%通脹所需的大幅加息。2年期債券收益率仍低於5%,1年期債券收益率略高於5%,而聯邦基金利率可能至少要達到6%才能解決通脹問題。無論如何,消費者對通脹是否會回到2%持懷疑態度。
在這個階段有四種可能的情況:
1. 美聯儲再加息幾次,市場和美聯儲就會實現他們顯然指望的軟着陸,通脹將下降,最終穩定在2%左右,失業率不會大幅上升,經濟增長也不會大幅下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看起來像是拯救了美國經濟的英雄。
2. 美聯儲再加息幾次,通脹下降但不會回到2%。美聯儲假裝看不見,所有人都學會了接受更高的通脹。
3. 迄今為止的加息加上再一次50個基點的加息,這足以引起經濟衰退,通脹回到2%。貨幣政策將因通脹回落而受到讚譽,但也將因疫情後經濟的普遍扭曲而受到指責。
4. 無論勞動力市場發生什麼變化,美聯儲都會繼續加息,直到通脹回落至2%。所有人都討厭美聯儲,但它的信譽保住了。
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第二種,這基本上是一種由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促成的經濟軟着陸的更現實版本。然而,軟着陸可能正是扼殺通脹目標制的原因。降低通脹和使通脹回到2%是兩碼事。預計軟着陸將包含一個新的,但更高水平的通脹,比如3%或4%,而不會出現經濟衰退或大量失業。這似乎比通脹回到2%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在現階段,通脹來源於工資上漲和服務業這兩個因素,而這兩方面問題很難緩解。從長期來看,有結構性理由預期通脹將會處於更高水平。
在這一點上,美聯儲陷入了困境。3%或4%的通脹率可以使經濟處於健康狀態。一些經濟學家聲稱,這些水平本來是一個更好的目標。十年前,2%似乎是一個可行的目標,它使經濟得以增長,同時仍然提供一定程度的確定性,但現在可能不適合。要讓通脹再低那麼一點,可能需要美聯儲採取強硬措施,將利率提高到遠高於5%的水平,並損害勞動力市場和原本健康的經濟——只是為了堅持2%的通脹承諾,而這是在經濟處於完全不同的狀況時設定的。
根據目前的利率水平,市場似乎不相信美聯儲會將政策利率提高到遠高於5%的水平。因此,市場似乎正在排除第四種情況。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是最不可能的。當失業率為3.4%時,美聯儲發表強硬言論很容易。美聯儲40多年前就沒有實施過對經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的緊縮政策。它真的有勇氣為了達到大多數人甚至不理解的目標而損害原本良好的經濟嗎?
一些經濟學家可能認為,為了維護美聯儲的信譽,引發經濟衰退是值得的,但美國人不會容忍因為一些模糊的央行政策而失去工作。無法想象美聯儲將如何在下一次的美聯儲傾聽活動上向公眾解釋這樣的政策選擇。所以市場仍未消化美聯儲激進政策的影響就不足為奇了。
但如果美聯儲不能讓通脹達到2%,那通脹目標制又將何去何從?如果美聯儲將目標調整為4%並宣佈勝利,那麼這麼做的原因似乎很明顯,因為美聯儲無法使通脹達到2%。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目標就沒有意義了,因為整個機制依賴於美聯儲的信譽來實現它所説的。
第一情況實現的可能性很小——史無前例的軟着陸,通脹一路下降到2%而不會出現衰退。或者我們看到第三種情況——美聯儲的加息已經完成任務,經濟衰退已經醖釀,將通脹帶回2%。否則,通脹目標制的前景不容樂觀。
這將是一件大事。通脹目標制和可信的溝通已成為良好貨幣政策的標誌。如果我們承認信譽不存在,或許從來就不存在,就需要徹底反思央行如何實施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