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的中報終於披露了,不少小夥伴們期望我們出來簡評幾句。其實關於海康財報,我們已於第一時間在價投圈進行點評,不過基於後台小夥伴對於海康關注度也相當高的,那麼在此就再來聊一聊我們對海康財報的最新看法。
以下正文:
又崩了一隻大白馬
上文回顧了海康威視Q1點評,並在此前的一波AI炒作退潮時表明了我們當前對於海康的觀點,試下來看我們覺得觀點依舊沒有變化:
現階段的宏觀形勢和融資形勢對海康還是壓力較大的。目前更像創新成長股投資,短期安全邊際是不太足的。
全年業績壓力都有,但10年維度看成長值得期待(向下也有底,因為海康的硬件更換週期並不是特別久,服務也每年需要修修補補)。這樣有成長潛力的公司目前階段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就行了,有多少還需要階段性看看估值。目前看公司的業務和估值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並不算很誘人。
上半年財報解讀:
單Q2營收和利潤能相對有3%、1%的增長,我覺得公司已經挺努力克服壓力讓公司上半年下行壓力顯得沒那麼慘。
之前説過,海康要支撐這些星辰大海的業務,其三表表現出的狀態就是缺錢。好在公司還算有一定的造血能力,面對有潛力的機器視覺業務,能佔着自己在攝像頭和機器視覺企業服務的一畝三分地自我造血持續投入研發,已經是個很好的狀態了。海康在自己的業務範圍內已經拿到了AI自動化的門票。因為海康這樣繁瑣積累的碎片化場景是屬於海康的穩固基本盤,而這個基本盤是AI服務明確可以變現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下海康有護城河也有規模化需求。除了自研,後期還有合作和併購來可靠的技術來靈活變現。你可以理解為金山就埋在腳下較深的地下,但能挖出多少金子得靠公司自己努力。
業績説明會上公司表示:“從我們內部的實踐來看,我們重要的投入是在行業數據和用户數據的訓練層面,在通用大模型基礎上構建行業專用、用户專用的一些模型和算法。不管是從模型的數量、籌建AI開放平台的時間、積累的用户基礎,甚至是我們軟硬件結合、算法結合的方案落地上來講,我們都比較領先,我們是一直在行業應用的層面開展迭代。
接下來我們還是會保持這樣的常規做法,廣告我們仍然會打的相對少一點,因為大模型本身與宣傳沒有直接關係,大模型我們不太多宣傳,不代表海康沒有大模型,更大的挑戰仍然是如何把模型落地,算法落地,降低開發的成本,同時更好的滿足用户的期望,在更多的行業做落地應用,針對這些方面我們會投入更多的資源。”
作為海康的股東從公司的各方面信息中可以感受到,海康在有前景業務上的持續投入提升競爭力,這個是比單純幾年業績更重要的東西,我看海康圖的就是未來業務的星辰大海,而結合我對海康最關鍵的定性:公司擁有積極進取的優秀企業文化,我對公司長期前景樂觀。
雖然我們看到半年報移動入股後的大華表現得比海康好一些,而且移動在2022年總營收中與視覺緊密相關的業務估計就在280億左右,在中移動家庭和中小企業市場開拓22年相關業務規模也有大約80億左右,相對未來大華這一塊大業務發展比較確定。但長期我還是相信骨子裏更加積極進取的公司,雖然大華靜態估值一直比海康便宜。但我一向喜歡內生基因更強的公司。這也是判斷公司長期發展空間更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看單期的財務報表。公司成長的本質就是在某一需求上持續投入做出更有競爭力和較強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的過程。
我們看上圖,海康機器人是我最看好的,在這樣的年份下依然有不錯的增速是可見潛力。其他的創新類業務也還可以。PBG同比-10%、SMBG同比-8.5%壓力還是大符合我們的判斷。而且我們看到因為海康業務性質的原因,應收賬款和存貨繼續增長。我對新增的應收款倒是不怎麼擔心公司自己也在強調會挑客户,但老的訂單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海康參與的一些傳統行業數字化改造應該是存在回款困難的情況,這樣的風險也是明確存在的。
另一方面,海康有意識地減少美國業務且嘗試儘可能少用美元結算,算是對潛藏風險的一個預演。
綜合各方面,海康依然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甚至在AI視覺上有明確的變現增長潛力。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看招商鄢凡對於海康的業績預測:(數據來源:價投圈-靠譜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