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還款需求相比峯值下降了不少” “存量房貸調整會有新的下行壓力”……8月24日在建設銀行2023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針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提前還款等熱門話題,該行董事長田國立、行長張金良、副行長李運、首席財務官生柳榮等管理層一一進行了解答。
談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會有一定下行壓力
8月23日,建設銀行發佈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作為首家發佈業績的國有大行,該行經營表現備受市場關注。上半年,建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002.55億元,同比下降0.59%,實現淨利潤1672.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2%。
受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等因素影響,貸款收益率下降;債券投資收益率因市場利率整體走低下行;存款受市場競爭加劇和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付息水平高於上年同期。截至上半年末,建設銀行淨利差為1.6%,淨利息收益率為1.79%,同比均下降30個基點。
“LPR下調引導貸款利率下行,對於各家銀行都會有一定的壓力。”生柳榮指出,“各家銀行產品期限結構不太一樣,影響估計也不太一樣。具體到建設銀行來説,因為貸款的重定價,特別是個貸的重定價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所以今年來看,下半年 LPR下行的影響對我們相對會小一些。初步測算LPR下行的影響跟存款利率下行的影響大致能夠相互抵消。”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助於降低銀行整體負債成本。同時,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將帶動銀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不斷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以提升經營質效。下半年,預計銀行淨息差有望邊際改善。
此前人民銀行提到,指導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生柳榮表示,“存量按揭貸款利率按市場化原則進行重新商定,但現在具體細則還沒出來,各家銀行也在溝通,這個測算還是有一定難度,總體上肯定會有一定的新下行壓力”。
對建設銀行而言,生柳榮指出,“一方面保持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負債資金的來源,另一方面合理控制負債成本,也通過加強貸款端定價管理,特別是控制低利率長期性貸款,注意利率風險防範,確保貸款利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談提前還貸:相比峯值下降了不少
建設銀行是國內住房按揭貸款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6.41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729.04億元,降幅1.13%,在半年報中,建設銀行對此解釋:主要是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量增加,抵銷了投放量增加的影響。
談及提前還款,李運指出,“我們也觀察到近幾個月新受理的提前還款需求總體上已經趨於穩定,相比4月的峯值下降了不少,建設銀行也將繼續做好相關的服務,同時多措並舉來推動零售信貸的高質量發展”。
“提前還貸需要現期大筆閒置資金支撐,有提前還貸的購房者佔比不高。”周茂華指出,隨着經濟復甦,樓市需求和價格逐步恢復,金融市場迴歸常態,多元化投資理財市場回暖,提前還貸將逐漸減少。
近年來,建設銀行以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為始,開展系統性、戰略性的規劃佈局和創新實踐。談及住房租賃業務的發展,田國立信心滿滿,他稱,“一開始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有人以為建設銀行會成為一個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恰恰相反”。
“現在看着今天的情況,我們更慶幸六年前建設銀行主動的戰略性,我們確實選擇了一個非常難的事情來做。” 田國立説道。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建設銀行公司類住房租賃貸款餘額3064.95億元。支持住房租賃企業超1600家、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超600個。市場端,“CCB建融家園”平台個人用户超4700萬户,建信住房管理房源16.5萬間,開業運營“CCB建融家園”長租社區272個;政務端,支持住建部門打造保障性租賃住房App、公租房公眾端App,分別推廣至234個、158個城市。依託服務場景提升客羣觸達和經營能力,累計為該行帶來新轉化個人客户超1300萬户。
談發展:要從兩個方面下功夫
除了談及市場較為火熱的房貸話題,建設銀行管理層還就下一步的經營管理方面作出了展望。張金良介紹稱,要從提升經營性收入、控制經營成本兩個方面來下功夫。
在提升經營收入方面,張金良稱,經營收入主要包括淨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首先要穩住淨利息收入的基本盤,從量的方面按照宏觀政策要求,保持信用投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為實體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提供有力、穩固、可持續的金融支撐。價的方面堅持商業可持續基本邏輯,加強存貸款定價的精細化管理,努力保持一個合理的淨息差水平,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下半年建設銀行將繼續圍繞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消費、金融顧問諮詢、交易業務等重點領域,發揮集團綜合化經營優勢,持續鞏固中收優勢地位。張金良強調,同時將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持續做好股權、債權等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加強波動性管理,努力提升手續費之外的其他非利息收入的穩定性和貢獻度。
在控制經營成本方面,張金良表示,“上半年建設銀行的成本收入比是23.72%,這個費用開支有保有壓,我們持續壓縮行政性支出和一般性開支,將更多的財務資源配置在保障新金融行動、推進數字化經營等戰略性領域,培育新的業務動能。同時積極運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工具,持續推動業務流程的再造,提高集團集約化、智能化運營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